【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血管涂层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造血管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造血管涂层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各类疾病中居于首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上升,导致人造血管的需求量在逐年上升。但目前我国人造血管市场完全由外资把控。
[0003]大口径人造血管在市面上比较成熟,国内也有很多企业、机构在研发大口径人造血管,其中纺织型人造血管就是其中的一种。然而纺织型人造血管有不同程度的孔隙,充满孔隙的人造血管植入人体时可导致大量血液从管壁渗漏至组织间隙,必须经过术前预凝或涂层处理才能进行移植。目前市面上并没有现存的人造血管涂层装置,专利CN111068113有涉及人造血管涂层制备装置,但它的缺点是:蠕动泵是脉冲式的,并不能保证涂层压力的稳定性。对于纺织型多孔隙人造血管,未涂层前渗漏量在300ml/cm2·
min左右,初始渗漏量比较大,无法实现加压涂层。此外,此装置不能加热涂层液体,对于明胶类需要加热的涂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血管涂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1)和加压涂层系统(2);所述控制系统(1)和加压涂层系统(2)电连接,用于设置和控制加压涂层系统(2)涂层压力值、涂层时间和涂层液加热温度;所述加压涂层系统包括底座(2
‑
1);供液泵(2
‑
2)、回液泵(2
‑
10)、第一稳压罐(2
‑
3)、第二稳压罐(2
‑
9)、加热装置(2
‑
11)分别固定在底座(2
‑
1)上;第一压力传感器(2
‑
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
‑
8)分别安装在第一稳压罐(2
‑
3)和第二稳压罐(2
‑
9)上;储液槽(2
‑
13)设置在加热装置(2
‑
11)上,用于将储液槽(2
‑
13)内部涂层液加热;储液槽(2
‑
13)内部设置第一直接管接头(2
‑
5)和第二直接管接头(2
‑
7),用于夹持人造血管(2
‑
6)的两端;所述的供液泵(2
‑
2)、第一稳压罐(2
‑
3)、第一直接管接头(2
‑
5)之间通过软管依次连通;第二直接管接头(2
‑
7)、第二稳压罐(2
‑
9)、回液泵(2
‑
10)、储液槽(2
‑
13)依次通过软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血管涂层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2
‑
1)上固定安装第一导向杆(2
‑
14)和第二导向杆(2
‑
17);升降板(2
‑
16)通过第一固定环(2
‑
15)和第二固定环(2
‑
18)安装在第一导向杆(2
‑
14)和第二导向杆(2
‑
17)上,第一固定环(2
‑
15)和第二固定环(2
‑
18)能够分别在一导向杆(2
‑
14)和第二导向杆(2
‑
17)上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升降板(2
‑
16)上下移动;升降板(2
‑
16)是L型结构,两端设有圆孔,第一直接管接头(2
‑
5)和第二直接管接头(2
‑
7)通过圆孔安装在升降板(2
‑
16)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血管涂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直接管接头(2
‑
5)和第二直接管接头(2
‑
7)直径可调,可调范围为6mm
‑
3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血管涂层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液槽(2
‑
13)上设有排液口(2
‑
12),用于涂层液的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涵,房宽峻,杨毅,刘玉杰,朱蕾,李屹杭,李学忠,马飞,高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