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33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实验器具,旨在提供一种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管体以及管体螺纹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和管体之间设有用于调节透气性的调节环管,该调节环管包括设置有若干透气孔的空心环管以及设置于空心环管内的透气性调节颗粒,该透气性调节颗粒被配置为在未受压时,能够通过颗粒间的间隙继续透气;在受到压力时,则使颗粒间的间隙封闭,进而封闭空心环管的透气孔。相较于现有的流式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可以在不泄漏的情况下,实现透气性,并且可以实现三种状态,分别为完全透气状态、半透气状态以及密封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细胞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细胞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细胞实验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胞实验器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流式管,是一种专门应用于流式细胞术的细胞容器,有5ml和14ml两个规格。广泛应用于流式检测、分选等流式细胞术实验中。
[0003]现有的流式管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现有的流式管都是通过盖子和管体直接连接,密封性是具备的,但是要实现流式管透气性,就必须拧开盖子或者拧松盖子,但是在拧松盖子时就容易造成管体内的液体泄漏,影响实验结果。流式管本身无法在不泄漏的情况下具备透气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管体以及管体螺纹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和管体之间设有用于调节透气性的调节环管,该调节环管包括设置有若干透气孔的空心环管以及设置于空心环管内的透气性调节颗粒,该透气性调节颗粒被配置为在未受压时,能够通过颗粒间的间隙继续透气;在受到压力时,则使颗粒间的间隙封闭,进而封闭空心环管的透气孔。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和管体之间设有压板结构,所述压板结构包括与盖体连接的上压板、与管体端面连接的下压板,各所述透气性调节颗粒构成可调节透气层,各透气性调节颗粒之间形成为,在未受压时,能够继续透气;在受到压力时,则能封闭空心环管的透气孔。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下压板上还设有透气结构,该透气结构包括设置于上压板上的透气通道、设置于透气通道下侧面上的内嵌槽以及设置于透气通道上侧面上且与内嵌槽相适配密封球体,所述上压板上设有用于在密封球体受力后与内嵌槽贴合,且未受力时打开透气通道的弹性结构。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结构包括设置于上压板内且与上压板滑动连接的活动压板、设置活动压板和上压板之间的弹性支撑件以及设置于活动压板上的受力体,所述受力体在受到盖体拧紧下压时对密封球体进行下压密封内嵌槽,且在失去下压作用力时,受到弹性支撑件的反向作用力,形成复位。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压板的结构与上压板的结构相同,且上、下压板为镜像结构设置。
[0010]一种流式管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完全透气阶段:将盖体与管体进行拧动,使得管体上的下压板与盖体内的调节环管结构刚处于抵触位置,形成盖体和管体之间的完全透气状态;S2、半透气阶段:再将盖体与管体进行拧动,使得管体上的下压板与盖体内的调节
环管结构进行挤压,按动盖体,确保盖体仍处于可轴向运动的状态,形成盖体和管体之间的半透气状态;S3、密封状态:再将盖体与管体进行拧动,使得对上、下压板进行再挤压,按动盖体,确保盖体处于不可轴向运动的状态,形成盖体和管体之间的密封状态。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相较于现有的流式管,本专利技术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可以在不泄漏的情况下,实现透气性,并且可以实现三种状态,分别为完全透气状态、半透气状态以及密封状态。
[0012]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环管,调节环管包括设置有若干透气孔的空心环管以及设置于空心环管内的透气性调节颗粒,该透气性调节颗粒被配置为在未受压时,能够通过颗粒间的间隙使得继续透气;在受到压力时,则使颗粒间的间隙封闭,进而封闭空心环管的透气孔,保证密封性。
[0013]3.通过设置上、下压板可以进一步和调节环管配合使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三种状态,在实现透气的同时,也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可能会出现泄漏的可能性。
[0014]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便,适合推广实施应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的结构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上压板的结构图。
[0017]图1

2附图标记:1、管体;2、盖体;3、调节环管;4、空心环管;5、透气性调节颗粒;6、上压板;7、下压板;8、透气通道;9、内嵌槽;10、密封球体;11、活动压板;12、弹性支撑件;13、受力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

2对本专利技术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9]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0020]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1]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有管体1以及管体1螺纹连接的盖体2,所述盖体2和管体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透气性的调节环管3,该调节环管3包括设置有若干透气孔的空心环管4以及设置于空心环管4内的透气性调节颗粒5,该透气性调节颗粒5被配置为在未受压时,能够通过颗粒间的间隙继续透气;在受到压力时,则使颗粒间的间隙封闭,进而封闭空心环管的透气孔,相较于现有的流式管,本专利技术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可以在不泄漏的情况下,实现透气性,并且可以实现三种状态,分别为完全透气状态、半透气状态
以及密封状态;盖体2和管体1之间设有压板结构,所述压板结构包括与盖体2连接的上压板6、与管体1端面连接的下压板7,各所述透气性调节颗粒5构成可调节透气层,各透气性调节颗粒5之间形成为,在未受压时,能够继续透气;在受到压力时,则能封闭空心环管4的透气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环管3,调节环管3包括设置有若干透气孔的空心环管4以及设置于空心环管4内的透气性调节颗粒5,该透气性调节颗粒5被配置为在未受压时,能够通过颗粒间的间隙使得继续透气;在受到压力时,则使颗粒间的间隙封闭,进而封闭空心环管4的透气孔,保证密封性;上、下压板6、7上还设有透气结构,该透气结构包括设置于上压板6上的透气通道8、设置于透气通道8下侧面上的内嵌槽9以及设置于透气通道8上侧面上且与内嵌槽9相适配密封球体10,所述上压板6上设有用于在密封球体10受力后与内嵌槽9贴合,且未受力时打开透气通道8的弹性结构;弹性结构包括设置于上压板6内且与上压板6滑动连接的活动压板11、设置活动压板11和上压板6之间的弹性支撑件12以及设置于活动压板11上的受力体13,所述受力体13在受到盖体2拧紧下压时对密封球体10进行下压密封内嵌槽9,且在失去下压作用力时,受到弹性支撑件12的反向作用力,形成复位;下压板7的结构与上压板6的结构相同,且上、下压板6、7为镜像结构设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管体(1)以及管体(1)螺纹连接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和管体(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透气性的调节环管(3),该调节环管(3)包括设置有若干透气孔的空心环管(4)以及设置于空心环管(4)内的透气性调节颗粒(5),该透气性调节颗粒(5)被配置为在未受压时,能够通过颗粒间的间隙继续透气;在受到压力时,则使颗粒间的间隙封闭,进而封闭空心环管(4)的透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和管体(1)之间设有压板结构,所述压板结构包括与盖体(2)连接的上压板(6)、与管体(1)端面连接的下压板(7),各所述透气性调节颗粒(5)构成可调节透气层,各透气性调节颗粒(5)之间形成为,在未受压时,能够继续透气;在受到压力时,则能封闭空心环管(4)的透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压板(6、7)上还设有透气结构,该透气结构包括设置于上压板(6)上的透气通道(8)、设置于透气通道(8)下侧面上的内嵌槽(9)以及设置于透气通道(8)上侧面上且与内嵌槽(9)相适配密封球体(10),所述上压板(6)上设有用于在密封球体(10)受力后与内嵌槽(9)贴合,且未受力时打开透气通道(8)的弹性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式管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贤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