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的智能道路安全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26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的智能道路安全监控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一侧外壁上均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过条形槽孔与固定夹板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包括L型安装板、清理刷、监控摄像头、第二壳体、通风孔、第二转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减速电机、电器箱和散热翅片。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便于将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到路灯灯杆上,还便于对监控摄像头的表面进行清理,操作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智能道路安全监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安全
,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用的智能道路安全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道路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交通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道路交通系统作为动态的开放系统,其安全既受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又受系统外部环境的干扰,并与人、车辆及道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3279839U公开一种道路安全用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监控装置,所述安装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监控装置外部的防护罩,所述安装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防护罩右端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腔右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
[0004]现有的市政工程用的智能道路安全监控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0005]1、现有的市政工程用的智能道路安全监控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工作人员将设备安装到路灯灯杆或其它可夹持的物体上,安装繁琐,效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的智能道路安全监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的外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移动板(13)和第二移动板(18),所述第一移动板(13)和第二移动板(18)的一侧外壁上均安装有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的另一端穿过条形槽孔(11)与固定夹板(2)连接,所述第一壳体(6)的底部安装有监控机构(9),所述监控机构(9)包括L型安装板(901)、清理刷(902)、监控摄像头(903)、第二壳体(904)、通风孔(905)、第二转轴(906)、第一锥形齿轮(907)、第二锥形齿轮(908)、减速电机(909)、电器箱(910)和散热翅片(911),所述第二壳体(904)的内部安装有减速电机(909)和电器箱(910),所述第二壳体(904)的底部安装有监控摄像头(903),所述L型安装板(901)的外壁上设置有清理刷(9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的智能道路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6)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壳体(6)两侧外壁上的轴承并延伸到外部与旋转调节板(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的智能道路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13)和第二移动板(18)的外壁中心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14),所述第一转轴(16)的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旋螺纹(15)和右旋螺纹(17),所述第一移动板(13)上的螺纹孔(14)与第一转轴(16)外壁上的左旋螺纹(15)之间为螺纹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18)上的螺纹孔(14)与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琴王毓东王玉龙王永睿赵磊和鑫王玉玲贾永刚李宁崔新旺李微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呼图壁华翼市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