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产生太赫兹波和可调谐激光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红外激光
,具体涉及同时产生太赫兹波和可调谐激光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5μm中红外波段激光处于大气窗口区、高温物体热辐射能量集中区及水分子强吸收区,在遥感探测、光电对抗及医疗诊断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与普通波长固定的单峰中红外激光相比,多峰、宽谱及宽调谐中红外激光在一些特殊场合有着更为重要的应用,譬如太赫兹产生,CARS光谱测温技术、相干脉冲合成、量子光学、多组分气体同步检测等,因此中红外激光光源的光谱调控技术一直以来都是非线性变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中红外波段激光主要应用在以下领域:(1)光谱分析中红外3
‑
5 μm波段被称为分子的“指纹谱”,该波段峰多且复杂,涵盖了大部分分子的吸收谱线,甲烷、乙烷、丙烷、氯化氢、硫化氢、氟化氢、水蒸气等气体可以用中红外波段检测。因此该波段激光可以更广泛的探测大气成分、大气污染、生化毒剂以及臭氧、水蒸气分布等。
[0003](2)医疗诊断中红外波段包含了水的吸收峰,辐射生物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产生太赫兹波和可调谐激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浦源(1)和第二泵浦源(3),第一APPLN晶体(13),第二APPLN晶体(18),合束镜(10),相位延迟系统以及用于改变光路的第五反射镜(9),第一抛物面镜(15),第二抛物面镜(20);从第一泵浦源(1)出射的第一泵浦光(2)进入合束镜(10);从第二泵浦源(3)出射的第二泵浦光(4)经过相位延迟系统与第五反射镜(9)后进入合束镜(10);第一泵浦光(2)与第二泵浦光(4)在合束镜(10)中合为一束第一混频光(11);第一混频光(11)直接或者经过望远镜系统(12)后入射到第一APPLN晶体(13)中,第一混频光(11)中的第一泵浦光(2)与第二泵浦光(4)在第一APPLN晶体(13)中通过级联光学差频效应产生第二混频光(14);第二混频光(14)中的太赫兹波(16)经过第一抛物面镜(15)后反射射出,第二混频光(14)中的多阶级联光(17)经过第一抛物面镜(15)后透射,然后入射至第二APPLN晶体(18)中,经过级联光学差频得到第三混频光(19),第三混频光(19)经第二抛物面镜(20)分为中红外激光(22)和第四混频光(21),经过第二抛物面镜(20)反射得到第四混频光(21),经过第二抛物面镜(20)透射得到红外激光(22);第一泵浦光(2)和第二泵浦光(4)的频率差为0.5
‑
2 THz;光束传播的平面为X轴和Y轴所确定的平面,Z轴垂直于光束传播的平面;从第一泵浦源(1)出射的第一泵浦光(2)与从第二泵浦源(3)出射的第二泵浦光(4)的初始传播方向均与为X轴正向,第一混频光(11)、第二混频光(14)、多阶级联光(17)、第三混频光(19)以及中红外激光(22)的传播方向均为X轴正向,太赫兹波(16)与第四混频光(21)的传播方向为Y轴正向;第一泵浦光(2)与第二泵浦光(4)的偏振方向均为Z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产生太赫兹波和可调谐激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位延迟系统由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第三反射镜(7)和第四反射镜(8)组成;从第二泵浦源(3)出射的第二泵浦光(4)依次经过由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第三反射镜(7)和第四反射镜(8)组成的相位延迟系统,然后经第五反射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洋,姚建铨,钟凯,徐德刚,张红涛,陈治良,谭联,邴丕彬,袁胜,王凯伍,史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