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结构和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相关技术中门槛梁与A柱的连接方式而言,通常为A柱的下部与门槛梁的前端连接,或者,A柱的下部与门槛梁的上部连接且A柱的前端与门槛梁的前端平齐,这样,在车辆遭受小偏置碰撞时,A柱或者A柱与门槛梁一同会受到车轮后退的冲击,这样会导致A柱形变量增大,从而不利于保持车身后部的完整性,影响碰撞力的传递和分散,增大乘员舱的入侵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包括门槛梁和A柱,所述A柱的下部与所述门槛梁连接,所述门槛梁的前端向前延伸并形成凸出于所述A柱的前端的凸出部。
[0005]可选地,所述凸出部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范围为20mm
‑
40mm。
[0006]可选地,所述A柱包括A柱内板和A柱外板,所述A柱内板的上部和所述A柱外板的上部连接,所述A柱内板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槛梁;A柱,所述A柱的下部与所述门槛梁连接,所述门槛梁的前端向前延伸并形成凸出于所述A柱的前端的凸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范围为20mm
‑
4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包括A柱内板和A柱外板,所述A柱内板的上部和所述A柱外板的上部连接,所述A柱内板的下部的前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所述A柱外板的下部的前端形成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贴设在所述门槛梁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贴设在所述门槛梁的外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包括门槛梁主体和安装在所述门槛梁主体上部的垫块;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垫块连接部和第一主体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垫块连接部和第二主体连接部;所述第一垫块连接部贴设在所述垫块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垫块连接部贴设在所述垫块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主体连接部贴设在所述门槛梁主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主体连接部贴设在所述门槛梁主体的外侧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内侧面与所述垫块的外侧面构成顶角朝上的倒V形,所述第一垫块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垫块连接部构成顶角朝上的倒V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主体的内侧面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涛,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