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生儿的胸部物理治疗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18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胸部物理治疗衣,旨在解决现有的胸部物理治疗背心无法对新生儿的手臂进行约束的问题。用于新生儿的胸部物理治疗衣,包括衣身本体以及设置在衣身本体上的衣袖,衣身本体后襟的内表面上设有按摩治疗结构;衣袖靠近衣身本体的侧部设置有第一约束件,衣身本体上设有能够与第一约束件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约束件。该胸部物理治疗衣用于对新生儿肺炎患儿护理时,通过将第一约束件与第二约束件可拆卸地连接,能够将患儿的手臂通过衣袖与穿在患儿躯干上的衣身本体固定在一起进行约束,避免了护理过程中患儿手臂乱动,保证了排痰效果,并可防止造成患儿手臂医源性皮肤损伤。并可防止造成患儿手臂医源性皮肤损伤。并可防止造成患儿手臂医源性皮肤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生儿的胸部物理治疗衣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胸部物理治疗衣。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肺炎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占新生儿疾病发病率的前三之列,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者出生后,由细菌、病毒或原虫引起。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且不能进行有效咳嗽,对于痰液的清除能力弱,肺部痰液易堆积,影响气体交换,造成呼吸困难。除药物治疗外,气道护理是新生儿肺炎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0003]目前,治疗新生儿肺炎过程中的护理方案主要有:
[0004](1)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传统的手扣背法,即五指并拢,手背拱起,呈空心掌,利用腕关节力度快速地叩击新生儿的背部。但由于新生儿的背部面积较小,成人手掌面积相对较大,当成人用手为其叩背时,往往不能全手掌叩击患儿背部,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容易引起患儿不适,且排痰效果不佳。
[0005](2)对于重症新生儿,临床主要采用机械辅助排痰仪排痰;医务人员将振动排痰仪调节好振动频率,振动排痰仪的前端用一次性PE手套包裹好,打开患儿暖箱门,采用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方式进行排痰。此法弊端在于:每次进行机械排痰时,都需要打开暖箱门,会造成新生儿体温波动,且打开暖箱门增加了患儿坠床的风险;振动排痰仪前端振动,医务人员举着机械排痰仪,会出现手麻等问题,造成不适感以及护理工作量的增加;另外,现有的机械排痰仪均为成人使用的尺寸,缺少适合新生儿使用的前端治疗头,现有的前端治疗对于新生儿来说太大,易造成患儿不适,且治疗效果不好。
[0006](3)采用复苏球囊面罩扣背法护理;面罩分为足月儿面罩和早产儿面罩,虽然在尺寸上比医务人员手掌更适合于新生儿,但叩击力量及频率需要医务人员凭经验进行操作,且时间超过2分钟操作者就容易疲劳,排痰效果也不理想。
[0007](4)采用胸部物理治疗背心护理;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5274420U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胸部物理治疗背心,包括前襟、后襟、连接条、约束带和魔术贴,前襟与后襟的第一侧身通过连接条缝合连接,前襟与后襟的第二侧身通过魔术贴贴合,位于前襟与后襟的肩颈处设置有约束带;后襟的内部设置有基板、外接口和控制系统,外接口与外接电源相连用于给基板供电,位于基板上设置有多个振动头;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开关、报警器和档位调节键,开关、报警器、档位调节键、振动头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但现有的胸部物理治疗背心主要针对于成人及儿童设计,缺乏相应的手臂约束机构,不适用于新生儿,新生儿哭闹、乱动时无法将其手臂束缚住,易导致排痰效果降低,甚至造成其医源性皮肤损伤。同时,现有的胸部物理治疗背心振动端由导向管连接,导向管无法穿入患儿暖箱中。另外,成人以及儿童具有自主卧位能力,而新生儿属于被动卧位,现有的胸部物理治疗背心不能使新生儿保持在侧卧位进行有效排痰。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胸部物理治疗衣,旨在解决现有的胸部物理治疗背心无法对新生儿的手臂进行约束的问题。
[0009]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新生儿的胸部物理治疗衣,包括衣身本体以及设置在衣身本体上的衣袖,衣身本体后襟的内表面上设有按摩治疗结构;衣袖靠近衣身本体的侧部设置有第一约束件,衣身本体上设有能够与第一约束件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约束件。
[0010]进一步的是,按摩治疗结构包括至少四个呈“八”字形分布的振动头。
[0011]进一步的是,衣身本体的前襟上设有对开襟结构。
[0012]进一步的是,对开襟结构包括将衣身本体的前襟分割为左前襟和右前襟的对开线,以及设置在右前襟上的纽扣和开设在左前襟上的扣子口;纽扣至少为两个并沿右前襟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扣子口至少为沿左前襟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两列,且每列都包括有与纽扣数量相等并与之一一对应分布的扣子口。
[0013]进一步的是,第一约束件为毛面魔术贴条或勾面魔术贴条,并沿衣袖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约束件为勾面魔术贴条或毛面魔术贴条,并沿衣身本体的侧部边缘设置。
[0014]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按摩控制系统;按摩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按摩频率调节器和电源。
[0015]进一步的是,电源为蓄电池,按摩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
[0016]进一步的是,充电接口为设置在衣身本体下部边缘的USB接口。
[0017]进一步的是,衣身本体的前后襟相连部位处设置有侧卧垫。
[0018]进一步的是,侧卧垫包括设置在衣身本体内的椭圆形套子,以及填充在椭圆形套子内的柔软填料。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该胸部物理治疗衣通过在衣袖靠近衣身本体的侧部设置第一约束件,并在衣身本体上设置能够与第一约束件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约束件,用于对新生儿肺炎患儿护理时,通过将第一约束件与第二约束件可拆卸地连接,能够将患儿的手臂通过衣袖与穿在患儿躯干上的衣身本体固定在一起进行约束,避免了护理过程中患儿手臂乱动,保证了排痰效果,并可防止造成患儿手臂医源性皮肤损伤。
[0021](2)呈“八”字形分布的振动头是与新生儿肺部位置相对应的结构,可以避开脊柱并能有效地将振动传递至患儿肺部和呼吸道,使患儿肺部和呼吸道粘膜表面的粘液、代谢物等松动和液化,利于外排。
[0022](3)通过操控按摩频率调节器能够调节振动头按摩振动的频率,利于根据患儿病情适应性调整按摩治疗结构的工作状态,提高治疗能力并保证治疗效果。
[0023](4)以蓄电池作为电源,能够保证该胸部物理治疗衣无需外接电源线,便于暖箱中的患儿使用,且使用过程中不用打开暖箱门,就能进行机械辅助排痰,不仅可以保证患儿体温恒定,还可以避免患儿坠床的意外发生。
[0024](5)通过在衣身本体的前后襟相连部位处设置的侧卧垫,能够使患儿排痰过程中保持在侧卧位,确保操作时患儿的正确体位,利于顺利排痰,也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敞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记为:衣身本体100、按摩治疗结构110、振动头111、对开襟结构120、纽扣121、扣子口122、左前襟130、右前襟140、衣袖200、第一约束件310、第二约束件320、控制器410、充电接口420、侧卧垫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是以患儿穿上该胸部物理治疗衣时正面朝向的方向作为前方向进行确定的;术语“内”、“外”等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新生儿的胸部物理治疗衣,包括衣身本体(100)以及设置在衣身本体(100)上的衣袖(200),衣身本体(100)后襟的内表面上设有按摩治疗结构(110);其特征在于:衣袖(200)靠近衣身本体(100)的侧部设置有第一约束件(310),衣身本体(100)上设有能够与第一约束件(310)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约束件(3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生儿的胸部物理治疗衣,其特征在于:按摩治疗结构(110)包括至少四个呈“八”字形分布的振动头(1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生儿的胸部物理治疗衣,其特征在于:衣身本体(100)的前襟上设有对开襟结构(12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新生儿的胸部物理治疗衣,其特征在于:对开襟结构(120)包括将衣身本体(100)的前襟分割为左前襟(130)和右前襟(140)的对开线,以及设置在右前襟(140)上的纽扣(121)和开设在左前襟(130)上的扣子口(122);纽扣(121)至少为两个并沿右前襟(14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扣子口(122)至少为沿左前襟(13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两列,且每列都包括有与纽扣(121)数量相等并与之一一对应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芮含李小文宋艳罗玲颜静王碧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