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17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电的供应线路连接到内燃机的排气设备的排气加热器上的连接单元,包括:沿纵轴线的方向延伸的、导电的连接元件,其在第一轴向端部区域中具有排气加热器连接区域且在第二轴向端部区域中具有供应线路连接区域;具有连接元件容纳开口的连接元件支架,连接元件以处于第一轴向端部区域与第二轴向端部区域之间的支承区域贯穿连接元件容纳开口;在其中设置的、包围支承区域的第一绝缘元件;在连接元件支架的第一端侧上设置的第二绝缘元件,连接元件经由第二绝缘元件沿轴向关于连接元件支架的第一端侧被支撑;和在连接元件支架的第二端侧上设置的第三绝缘元件,连接元件经由第三绝缘元件沿轴向关于连接元件支架的第二端侧被支撑。架的第二端侧被支撑。架的第二端侧被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可以用于将在内燃机的排气设备中设置的排气加热器与引导到电源的电的供应线路导电连接。

技术介绍

[0002]这样的连接单元由US10941688B2已知。这个已知的连接单元的导电的且沿纵轴线的方向延伸的连接元件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套筒状支架包围。为了电绝缘,在套筒状支架与连接元件之间设置有套筒状的绝缘元件,所述绝缘元件的轴向延伸尺寸大于套筒状支架的轴向延伸尺寸,使得绝缘元件以在绝缘元件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包围连接元件的方式沿轴向突出于套筒状支架。通过轴向不中断地覆盖连接元件超过套筒状支架的轴向延展尺寸地,应避免泄漏电流的出现,而同时实现连接元件与套筒状支架之间的稳定的、适用于接收转矩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规定一种用于将电的供应线路连接到内燃机的排气设备的排气加热器上的连接单元,利用该连接单元在简单的结构设计中可以规定对抵抗该连接单元的不同部件的在排气设备中出现的热负载的电绝缘实施。
[0004]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任务通过一种用于将电的供应线路连接到内燃机的排气设备的排气加热器上的连接单元解决,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0005]沿纵轴线的方向延伸的、导电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在第一轴向端部区域中具有排气加热器连接区域并且在第二轴向端部区域中具有供应线路连接区域,
[0006]具有连接元件容纳开口的连接元件支架,所述连接元件以处于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区域与所述第二轴向端部区域之间的支承区域贯穿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开口,
[0007]在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开口中设置的、包围所述支承区域的第一绝缘元件,
[0008]在所述连接元件支架的面对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轴向端部区域的第一端侧上设置的第二绝缘元件,所述连接元件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元件沿轴向关于所述连接元件支架的第一端侧被支撑,
[0009]在所述连接元件支架的面对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轴向端部区域的第二端侧上设置的第三绝缘元件,所述连接元件通过所述第三绝缘元件沿轴向关于所述连接元件支架的第二端侧被支撑。
[0010]在按照本专利技术构造的连接单元中,设置有连接元件与连接元件支架之间的电绝缘的多件式的或夹层状的构造,其中,连接元件与连接元件支架之间的固定结合基本上通过关于连接元件支架的端侧支撑的两个绝缘元件之间的轴向夹紧进行。这导致允许不同热膨胀的结合,所述结合例如使连接单元的各个部件相互的材料锁合连接变得不必需。
[0011]为了允许由热决定的相对运动而提出:所述第一绝缘元件、所述第二绝缘元件和所述第三绝缘元件构造为分开的构件。
[0012]为了实现连接元件与连接元件支架之间的有效电绝缘,所述第一绝缘元件可以构造为绝缘套,或/和所述第二绝缘元件可以构造为绝缘盘,或/和所述第三绝缘元件可以构造为绝缘盘。关于这一点要指出:在连接单元的这种环状设计的且由连接元件贯穿的部件中,如果所观察的部件的径向壁厚小于这些部件的轴向延伸长度,则可以从套筒状结构出发,而如果所观察的部件的径向壁厚处于径向壁厚的范围内或小于所述壁厚,则可以从盘状结构出发。
[0013]为了避免第一绝缘元件的轴向卡死而提出:所述第一绝缘元件的轴向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绝缘元件与所述第三绝缘元件的轴向距离,或/和在所述第一绝缘元件与第二绝缘元件和第三绝缘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元件之间构成轴向间隙,或/和所述第一绝缘元件的轴向延伸长度小于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开口的轴向延伸长度。
[0014]为了关于连接元件支架在其轴向端侧上轴向地支撑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可以经由第一支座布置结构轴向地支撑在所述第二绝缘元件上并且经由第二支座布置结构轴向地支撑在所述第三绝缘元件上。
[0015]为了在简单的结构构造中能实现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单元的装配而提出:所述第一支座布置结构和所述第二支座布置结构中的一个支座布置结构、优选所述第一支座布置结构包括在所述连接元件上固定地设置的、向径向外部突出的支座突出部,或/和第一支座布置结构和第二支座布置结构中的一个支座布置结构、优选所述第二支座布置结构包括与所述连接元件关于该连接元件轴向可移位地耦联的支座元件。
[0016]在此,为了产生定义的轴向夹紧力,所述支座元件可以与所述连接元件通过螺纹啮合进行耦联。
[0017]为了能实现不同热膨胀,第一支座布置结构和第二支座布置结构中的至少一个支座布置结构、优选所述第二支座布置结构可以在所述连接元件与连接元件支架之间的支撑路径中包括至少一个轴向弹性的支撑元件。
[0018]所述至少一个轴向弹性的支撑元件例如可以构造为盘形弹簧或波形弹簧。
[0019]为了确保连接单元在排气引导部件的与其要连接的外壁上的定义的定位而提出:在所述连接元件支架的轴向的第一端侧上设置有包围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开口的定心突出部。这样的定心突出部可以嵌接到这样的壁中的由连接单元贯穿的开口中并且由此以定心所述连接单元的方式定位。
[0020]所述第二绝缘元件可以轴向地支撑在所述定心突出部上,因为所述定心突出部构成连接元件支架的轴向最远地突出的区域。
[0021]为了能够建立与引导到电源的供应线路的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可以包括与所述连接元件在其供应线路连接区域中耦联的或能耦联的供应线路连接元件。
[0022]为了规定在这样的供应线路与连接单元之间的定义的相对定位,所述供应线路连接元件可以通过形锁合定位成形部关于所述供应线路连接区域保持在绕纵轴线的预定的位置中。
[0023]为了也对于连接元件实现关于连接元件支架的定义的定位而提出:所述连接元件通过摩擦锁合或/和形锁合关于所述连接元件支架无相对转动地保持。在此特别有利的是:这样的摩擦锁合或/和形锁合仅设置或基本上仅设置在例如盘状构造的第二绝缘元件和第三绝缘元件的区域中,而第一绝缘元件基本上用于将连接元件定心在连接元件容纳开口中
并且将所述连接元件电绝缘地保持,然而部在连接元件与连接元件支架之间传递显著的力、特别是沿周向方向作用的力。
[0024]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排气引导元件、排气加热器和至少一个具有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的连接单元,所述排气引导元件具有外壁和由所述外壁包围的排气流动空间,所述排气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排气流动空间中,所述连接单元固定在所述外壁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单元的排气加热器连接区域与所述排气加热器导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25]随后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
[0026]图1示出在排气设备的排气引导元件的外壁上设置的连接单元;
[0027]图2示出图1的连接单元沿着图1中的线II

II剖切的纵剖图;
[0028]图3示出图1的连接单元沿图2中的线III

III剖切的横剖图;
[0029]图4示出图1的连接单元的连接元件的透视图;
[0030]图5示出图1的连接单元的供应线路连接元件的透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将电的供应线路连接到内燃机的排气设备的排气加热器上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沿纵轴线(L)的方向延伸的、导电的连接元件(34),所述连接元件(34)在第一轴向端部区域(38)中具有排气加热器连接区域(40)并且在第二轴向端部区域(44)中具有供应线路连接区域(46),具有连接元件容纳开口(26)的连接元件支架(24),所述连接元件(34)以处于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区域(38)与所述第二轴向端部区域(44)之间的支承区域(62)贯穿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开口(26),在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开口(26)中设置的、包围所述支承区域(62)的第一绝缘元件(64),在所述连接元件支架(24)的面对所述连接元件(34)的第一轴向端部区域(38)的第一端侧(28)上设置的第二绝缘元件(66),所述连接元件(34)经由所述第二绝缘元件(66)沿轴向关于所述连接元件支架(24)的第一端侧(28)被支撑,在所述连接元件支架(24)的面对所述连接元件(34)的第二轴向端部区域(44)的第二端侧(30)上设置的第三绝缘元件(72),所述连接元件(34)经由所述第三绝缘元件(72)沿轴向关于所述连接元件支架的第二端侧被支撑。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元件(64)、所述第二绝缘元件(66)和所述第三绝缘元件(72)构造为分开的构件。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元件(64)构造为绝缘套,或/和所述第二绝缘元件(66)构造为绝缘盘,或/和所述第三绝缘元件(72)构造为绝缘盘。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元件(64)的轴向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绝缘元件(66)与所述第三绝缘元件(72)的轴向距离,或/和在所述第一绝缘元件(64)与第二绝缘元件(66)和第三绝缘元件(72)中的至少一个绝缘元件之间构成轴向间隙(82、84),或/和所述第一绝缘元件(64)的轴向延伸长度小于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开口(26)的轴向延伸长度。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34)经由第一支座布置结构(68)轴向地支撑在所述第二绝缘元件(66)上并且经由第二支座布置结构(73)轴向地支撑在所述第三绝缘元件(72)上。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支座布置结构(68)和第二支座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普瑞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