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灾逃生舱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火灾逃生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高层建筑林立,火灾逃生成为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适合大众或能够普及的技术方案。
[0003]现在通常使用速降绳索或安装楼梯间速滑通道等,此类技术方案存在较大大的局限性,由于其对逃生人员和火灾环境要求过高无法大范围普及实施。比如高空速降对于逃生人员的年龄、身体素质、心里素质和专业性要求较高,并且在发生火灾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楼宇外墙燃烧以及自下而上的浓烟,故而速降是非常危险的操作;另外,采用此类技术方案时,室内逃生人员只能依次逃生,而火灾逃生的时间紧迫,多数人员来不及撤离,存在很大的隐患,不适合普及大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灾逃生舱,以解决目前技术方案局限性较大,对逃生人员身体素质等各方面要求较高,多数人员不能够及时撤离火灾现场,不适合普及大众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火灾逃生舱,安装在室内,包括逃生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灾逃生舱,安装在室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舱主舱(100)、排烟系统(106)、空气循环系统(116)、喷淋系统(133)、照明系统(139)、控制面板(114)、防火罩(132)、增压水泵(137)和应急电源(143);所述控制面板(114)与所述照明系统(139)安装在所述逃生舱主舱(100)内部,所述控制面板(114)包括控制系统(115)、通讯装置(144)和空气检测装置(148),所述控制系统(115)分别与所述排烟系统(106)、所述空气循环系统(116)、所述喷淋系统(133)、所述照明系统(139)和所述应急电源(143)相连接;所述防火罩(132)安装在所述逃生舱主舱(100)顶部,所述喷淋系统(133)安装在所述防火罩(132)上方,所述增压水泵(137)安装在所述逃生舱主舱(100)外部并为所述喷淋系统(133)提供水压;所述排烟系统(106)与所述空气循环系统(116)安装在所述逃生舱主舱(100)的外部,所述排烟系统(106)能够将室内的浓烟排出室外;所述空气循环系统(116)与所述排烟系统(106)和所述逃生舱主舱(100)相连接,能够将室外的空气导入所述逃生舱主舱(100)内,并将所述逃生舱主舱(100)内的空气排出室外;所述应急电源(143)安装在所述逃生舱主舱(100)外部,并与所述控制系统(115)和所述增压水泵(137)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系统(106)包括烟雾报警器(107)、排烟机(109)、排烟管道(110)和烟雾止回阀(113);所述排烟管道(11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进烟口(111)和第一出烟口(112),所述第一进烟口(111)位于安装所述逃生舱主舱(100)的室内,所述第一出烟口(112)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排烟机(109)安装在所述第一进烟口(111)与所述第一出烟口(112)之间;所述烟雾报警器(107)装设在所述第一进烟口(111)处,所述第一出烟口(112)处装设有所述烟雾止回阀(1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灾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报警器(107)处设有第一联动开关(108),所述空气循环系统(116)设有第二联动开关(123),所述第二联动开关(123)与所述第一联动开关(108)相连接,所述烟雾报警器(107)检测到烟雾后,所述第一联动开关(108)打开以开启所述排烟系统(106),所述第二联动开关(123)打开以开启所述空气循环系统(1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系统(116)包括排风单元(117)和空气导入单元(118);所述排风单元(117)将所述逃生舱主舱(100)与所述排烟系统(106)相连接,并将所述逃生舱主舱(100)内的空气排出到外界;所述空气导入单元(118)将所述逃生舱主舱(100)与外界相连通,并将外界的空气导入所述逃生舱主舱(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