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内瘘渗血的监测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13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内瘘渗血的监测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带、防渗感应部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渗感应部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弹性气囊,所述防渗感应部的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湿敏感应机构和凸扣,另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湿敏感应机构相连,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有警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湿敏感应机构与抗菌棉相接触,血液流到抗菌棉中使抗菌棉内的湿度发生变化,当湿敏感应机构检测到湿度变化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发送信息给警报机构,警报机构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内瘘渗血的监测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内瘘渗血的监测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静脉内瘘是肢体邻近动静脉血管通过手术吻合起来建立的血管通路,经过这个通路动脉血传流至静脉,静脉由于血流量增多、压力增高、静脉扩张形成动脉化血管,透析时直接穿刺,能获得足够的血流量。
[0003]对于透析患者,需要长期对内瘘进行穿刺治疗,在对内瘘进行穿刺透析治疗时,经常会发生内瘘渗血的状况,倘若没有及时被发现或处理,可能会导致患者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但是,目前在对患者进行内瘘进行穿刺透析治疗时,不能很好的对内瘘渗血进行监测,经常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观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内瘘渗血进行监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内瘘渗血的监测报警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防止内瘘渗血的监测报警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带、防渗感应部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渗感应部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弹性气囊,所述防渗感应部的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湿敏感应机构和凸扣,另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湿敏感应机构相连,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有警报机构。
[0007]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当患者进行透析时,先将患者的穿刺口覆盖抗菌棉,然后将防渗感应部对准抗菌棉,凸扣将抗菌棉抵接住,防止其滑动,影响监测效果,通过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配合将渗血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套设在患者的穿刺部,然后向弹性气囊内充气,使弹性气囊胀大对穿刺口进行压迫,减小渗血几率,由于湿敏感应机构与抗菌棉相接触,那么当发生渗血时,血液流到抗菌棉中,使抗菌棉内的湿度发生变化,当湿敏感应机构检测到湿度变化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发送信息给警报机构,警报机构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
[0008]作为优选,所述湿敏感应机构通过导线与控制机构相连,所述导线的长度大于所述弹性气囊的最大膨胀直径。
[0009]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导线的长度足够长,用于配合弹性气囊的胀大和缩小。
[0010]作为优选,所述湿敏感应机构为湿敏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为控制器,所述警报机构为声光警报器。
[0011]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当湿敏传感器检测到湿度发生变化时,将信息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将信息传递到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提醒医护人员处理。
[0012]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微型蓄电池,所述微型蓄电池与警报机构和湿敏感应机构相连。
[0013]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微型蓄电池为控制器、湿敏传感器和声光警报器提供电源。
[0014]作为优选,所述凸扣有4个,所述4个凸扣均匀的设置在所述防渗感应部靠近人体的一侧。
[001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两个凸扣防止设置在防渗感应部和穿刺口之间的抗菌棉滑动。
[0016]作为优选,所述湿敏感应机构的感应头设置在凸扣的中部,所述湿敏感应机构的一端从凸扣的中部伸出2

4毫米。
[0017]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将湿敏感应机构的感应头设置在凸扣的中部,保证感应头与抗菌棉抵接,伸出长度为2

4毫米避免引起患者不适。
[0018]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气囊上设置有充放气管,所述充放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和放气阀,所述防渗感应部上设置有与弹性气囊相配合的开合机构和与充放气相配合的开孔。
[0019]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当弹性气囊损坏时,可以通过开合机构对弹性气囊进行更换,通过开孔将弹性气囊的充放气管与外部充放气装置相连,为弹性气囊充气,通过单向阀防止弹性气囊泄气,当需要对弹性气囊进行泄气时开启放气阀即可。
[0020]作为优选,所述开合机构为拉链。
[0021]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拉链将防渗感应部打开,简单易操作。
[002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带上设置有毛面魔术贴,所述第二连接带上设置有与毛面魔术贴相配合的勾面魔术贴。
[0023]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毛面魔术贴和勾面魔术贴配合将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相连。
[002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带、防渗感应部和第二连接带均为弹性透气布材质,所述第一连接带、防渗感应部和第二连接带与人体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002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当发生漏液时,通过防水透气膜防止患者血液将渗血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弄脏,第一连接带、防渗感应部和第二连接带均为弹性透气材质,配合弹性气囊收缩胀大,透气避免患者穿刺口感染。
[00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通过充放气管向弹性气囊内充气,使弹性气囊胀大对穿刺口进行压迫,减小渗血几率。
[0028]2.由于湿敏感应机构与抗菌棉相接触,那么当发生渗血时,血液流到抗菌棉中,使抗菌棉内的湿度发生变化,当湿敏感应机构检测到湿度变化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发送信息给警报机构,警报机构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
[0029]3.不需要再通过人力监测是否渗血,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0030]4.监测报警装置可消毒后反复利用,降低成本。
相配合的开孔。
[0044]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合机构5为拉链。
[004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带2上设置有毛面魔术贴1,所述第二连接带9上设置有与毛面魔术贴1相配合的勾面魔术贴10。
[004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带2、防渗感应部3和第二连接带9均为弹性透气布材质,所述第一连接带2、防渗感应部3和第二连接带9与人体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0047]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0048]当患者进行透析时,现在患者的穿刺口覆盖抗菌棉,然后将防渗感应部3对准抗菌棉,凸扣12将抗菌棉抵接住,防止其滑动,影响监测效果,通过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9 上的勾面魔术贴10和毛面魔术贴1配合将渗血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安装在患者的穿刺部,然后将充放气管13与外部充气装置相连,通过充放气管13向弹性气囊6内充气,单向阀防止弹性气囊6泄气,使弹性气囊6胀大对穿刺口进行压迫,减小渗血几率,由于设置在凸扣12上的湿敏传感器与抗菌棉相接触,那么当发生渗血时,血液流到抗菌棉中,使抗菌棉内的湿度发生变化,当敏传感器检测到湿度变化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信息给声光警报器,声光警报器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当透析技术后,通过放气阀对弹性气囊6进行泄气后将监测报警装置取下即可。当弹性气囊6 损坏时,打开拉链,对弹性气囊6进行更换。
[0049]本技术相较于现有的渗血感应报警监测方法,通过充放气管向弹性气囊内充气,使弹性气囊胀大对对穿刺口进行压迫,减小渗血几率,同时若还是发生了渗血,可以通过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内瘘渗血的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带(2)、防渗感应部(3)和第二连接带(9),所述第一连接带(2)与第二连接带(9)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渗感应部(3)内设置有空腔(4),所述空腔(4)内设置有弹性气囊(6),所述防渗感应部(3)的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湿敏感应机构(11)和凸扣(12),另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7),所述控制机构(7)与湿敏感应机构(11)相连,所述控制机构(7)连接有警报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内瘘渗血的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敏感应机构(11)通过导线与控制机构(7)相连,所述导线的长度大于所述弹性气囊(6)的最大膨胀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内瘘渗血的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湿敏感应机构(11)为湿敏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7)为控制器,所述警报机构(8)为声光警报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内瘘渗血的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7)内设置有微型蓄电池,所述微型蓄电池与警报机构(8)和湿敏感应机构(11)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内瘘渗血的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扣(12)有4个,所述4个凸扣(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