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框架以及用以移除或维修电子组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11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支撑框架以及用以移除或维修电子组件的方法,此支撑框架包括后侧、底部区域、连接器支架、第一周围区域、第二周围区域、以及可旋转支架。底部区域界定支撑框架的宽度。连接器支架从底部区域直立延伸。第一周围区域以及第二周围区域从底部区域的相反端直立延伸。第一周围区域以及第二周围区域实质上平行于连接器支架。可旋转支架在一端可旋转地耦接到第一周围区域。可旋转支架配置在另一端,以可移除地耦接到连接器支架,由此在可旋转支架在封闭配置时围起开口。开口由第一周围区域、底部区域的一部分、连接器支架、以及可旋转支架所界定。转支架所界定。转支架所界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框架以及用以移除或维修电子组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框架,且更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组件的不需要工具的支撑框架。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传统的服务器机箱包括组件框架,组件框架可耦接到容纳在服务器机箱中的电子组件(例如,电子卡)。例如,图1A是现有
的组件框架10的前视图。组件框架10包括四个外支架:下支架12、上支架14、左侧支架16、以及右侧支架18。组件框架10还包括中间支架20,中间支架20可为电子组件40(图1B)用的输入输出支架。如图1A中所显示,在组件框架10的这种传统设计中,构成组件框架10的所有部件(换句话说,下支架12、上支架14、左侧支架16、以及右侧支架18)被模制(molded)到中间支架20,作为一体件(integral piece)。此外,组件框架10为封闭的结构,保证组件框架10的整体强度。组件框架10形成第一窗口30以及第二窗口32。
[0003]参照图1B,组件框架10的等角视图被显示为耦接到电子组件40。在此示例中,电子组件40包括多个线材50,延伸通过第一窗口30以及第二窗口32。多个线材50将电子组件40连接到其他组件以及/或装置(未显示),例如一个或多个电源供应单元、显示卡(graphic cards)、网络计算卡等等。由于组件框架10是封闭的结构,电子组件40必须在方向60移除,而不可避免地拉扯来自其他组件的多个线材50以及/或电子组件40可连接到的装置。如果出于任何原因必须暂时地移除电子组件40,则多个线材50的这种突然的解除连接可能造成服务器系统的运作中断。
[0004]因此,需要一种改善的支撑框架,不仅增强服务器机箱的强度,且允许容易地移除以及/或更换耦接到支撑框架的电子组件。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这些问题且满足其他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实施例的用语以及相似的用语(例如,实施方式、配置、特点、示例、以及选项)意在广义地泛指所有本专利技术的标的以及附上的权利要求。数个包含这些用语的陈述项应被理解为不限制在此所述的标的或限制附上的权利要求的含义或范围。在此所涵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附上的权利要求定义,而非本
技术实现思路
。此
技术实现思路
是本专利技术多种特点的上位(high

level)概述,且介绍以下的实施方式段落中所更描述的一些概念。此
技术实现思路
非意在确认权利要求标的的关键或必要组件,也非意在被独立使用以决定权利要求标的的范围。本标的经由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完整说明书,包括适当比例的所有附图以及每一权利要求应当被理解。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特点,一种支撑框架包括后侧、底部区域、连接器支架、第一周围区域、第二周围区域、以及可旋转支架。后侧配置以接收电子组件。底部区域界定支撑框架的宽度。连接器支架从底部区域直立延伸。第一周围区域以及第二周围区域从底部区域的相反端直立延伸。第一周围区域以及第二周围区域实质上平行于连接器支架。可旋转支
架在一端可旋转地耦接到第一周围区域。可旋转支架配置在另一端,以可移除地耦接到连接器支架,由此在可旋转支架在封闭配置时围起开口。开口由第一周围区域、底部区域的一部分、连接器支架、以及可旋转支架所界定。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还包括接收腔,接收腔定位在连接器支架内。接收腔包括突部,突部用以经由干涉配合或卡扣配合卡合可旋转支架的孔。在一些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可旋转支架为第一可旋转支架,且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二可旋转支架。接收腔的突部为第一突部,且接收腔还包括第二突部,第二突部用以经由干涉配合或卡扣配合卡合第二可旋转支架的另一孔,使得第二可旋转支架可移除地耦接到连接器支架。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还包括铰链,铰链将第一周围区域耦接到可旋转支架,使得可旋转支架配置以绕铰链旋转。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旋转支架为第一可旋转支架,且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二可旋转支架,第二可旋转支架耦接到第二周围区域。第二可旋转支架配置以可移除地耦接到连接器支架,由此在第二可旋转支架在封闭配置时围起另一开口。另一开口由第二周围区域、底部区域的另一部分、连接器支架、以及第二可旋转支架所界定。在一些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可旋转支架为第一可旋转支架的镜像。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可安装在服务器机箱上,且其中连接器支架配置以将电子组件连接到与服务器机箱相关联的服务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可安装在电脑机壳上,且其中连接器支架配置以将电子组件连接到与电脑机壳相关联的电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可安装在绕线器外壳上,且其中连接器支架配置以将电子组件连接到与绕线器外壳相关联的绕线器。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配置以将从电子组件向外延伸的一对翼部容纳在连接器支架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周围区域以及第二周围区域配置以耦接电子组件且固定电子组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器支架在沿着底部区域的大约中点从底部区域直立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口配置以允许耦接到电子组件的线材穿过开口到支撑框架的前侧,前侧相反于后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组件包括电子卡。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特点,一种用以移除或维修被容纳在服务器机箱中的电子组件的方法如以下所揭露。支撑框架被提供。支撑框架沿着服务器机箱的前端定位。支撑框架包括可旋转支架,可旋转支架可移除地耦接到连接器支架。可旋转支架从连接器支架被解除耦接。可旋转支架从封闭配置被旋转到开放配置。电子组件从支撑框架被移除。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可旋转支架从连接器支架解除耦接包括抬起可旋转支架的一端,此端靠近连接器支架。在一些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还包括接收腔,接收腔定位在连接器支架内。接收腔包括突部,用以经由干涉配合或卡扣配合卡合可旋转支架的孔。将可旋转支架从连接器支架解除耦接还包括将接收腔的突部从可旋转支架的孔解除卡合。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还包括底部区域以及周围区域。在可旋转支架的封闭配置,电子组件经由通过开口的线材连接到计算装置,开口由周围区域、底部区域的一部分、连接器支架、以及可旋转支架所界定。从支撑框架移除电子组件包括保持电子组件以及计算装置之间的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旋转支架为第一可旋转支架。支撑框架还包括底部区域、周围区域、以及第二可旋转支架,第二可旋转支架可移除地耦接到连接器支架。此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可旋转支架从封闭配置旋转到开放配置。在第二可旋转支架的封闭配置,第二可旋转支架围起开口,开口由周围区域、底部区域的一部分、连接器支架、以及第二可旋转支架所界定。在一些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可旋转支架的封闭配置,电子组件经由穿过开口的线材连接到计算装置。从支撑框架移除电子组件包括保持电子组件以及计算装置之间的连接。
[0016]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并非旨在代表每一实施例或本专利技术的每一特点。而是,前述
技术实现思路
仅提供在此阐述的一些新颖特点以及特征的示例。当结合附图以及所附权利要求时,从代表性实施例以及模式的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框架,包括:后侧,配置以接收电子组件;底部区域,界定该支撑框架的宽度;连接器支架,从该底部区域直立延伸;第一周围区域以及第二周围区域,从该底部区域的数个相反端直立延伸,该第一周围区域以及该第二周围区域实质上平行于该连接器支架;以及可旋转支架,在一端可旋转地耦接到该第一周围区域,该可旋转支架配置在另一端,以可移除地耦接到该连接器支架,由此在该可旋转支架在封闭配置时围起开口,该开口由该第一周围区域、该底部区域的一部分、该连接器支架、以及该可旋转支架所界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框架,还包括接收腔,定位在该连接器支架内,该接收腔包括突部,用以经由干涉配合或卡扣配合卡合该可旋转支架的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框架,其中,该可旋转支架为第一可旋转支架,且该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二可旋转支架,以及其中,该接收腔的该突部为第一突部,且该接收腔还包括第二突部,用以经由该干涉配合或该卡扣配合卡合该第二可旋转支架的另一孔,使得该第二可旋转支架可移除地耦接到该连接器支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框架,还包括铰链,将该第一周围区域耦接到该可旋转支架,使得该可旋转支架配置以绕该铰链旋转。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耀宗王铭龙陈弘伟林亮儒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