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式自锁髓内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0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锚式自锁髓内钉,具有空心管状外钉,其内针装于外钉内,且与外钉内壁间形成两对称空腔,于空腔内对应装有翼针,翼针经外钉钉头伸出并借助于伸于外钉钉头的内钉钉头张开为两翼,止动垫与外针尾部和锁钉螺母构成固定连接,内钉尾部与锁针螺帽连接,整体形成多钉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弯曲性能,以及抗旋转、抗短缩性能和轴间加压能力,安装简便,手术操作时间短,而且拆取容易。(*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长管骨骨折的医用骨科内固定器械,主要适用于股骨、肱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长管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较普遍的应用。现有技术专利号为94248505的髓内扩张自锁钉,其结构主要由内钉和外钉组成,外钉为长柱形状,柱身两侧具有燕尾形轨道,在轨道下端构成一定坡度的滑道,其内钉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其上端沿三角形高的方向增宽成宽刃状,其下端呈扁平状,当内钉从外钉两侧轨道插入后,内钉扁平的下端经外钉轨道下端的滑道向外形成向两侧扩张的两翼,这一结构起到了防止骨折部旋转和短缩的作用,具有安装简便,固定牢靠的特点,但没有借助于调整,在轴向实现加压的能力,特别是内钉出口处的连接结构使内钉拔出时较为困难,因而为临床应用带来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锁髓内钉,其不仅操作方便,安装容易,而且也方便于取出,在固定性能上,不仅具有抗弯曲性,抗旋转性和抗短缩性,而且具有轴向加压能力。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自锁髓内钉具有外钉和内钉,外钉为其尾部带有防旋转体的空心管,内钉为带有钉头的实心柱状体,该柱状体的侧面由4个面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锚式自锁髓内钉,包括外钉(1)和内钉(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钉(1)是一其尾部带有防旋转体(1-1)的空心管,内钉(2)为一带有钉头(2-1)的实心柱状体,其柱状体的侧面由4个面组成,两个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另外两个面为相互对称的圆柱面,内钉(2)套装于外钉(1)内,内钉(2)的两侧圆柱面与外钉(1)空心管内壁圆柱面相吻合,内钉(2)的两侧平面与外钉(1)的圆柱面内壁之间构成两个对称的空腔,两空腔内对应插装有翼针(3),翼针(3)横截面的形状与空腔横截面形状相吻合;翼针(3)一端伸出于外钉(1)头部,并被同样伸出于外钉(1)头部的内钉(2)钉头(2-1)所支撑而向外张开;在外钉(1)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