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003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属于医疗化验设备领域。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包括保温箱,还包括:制冷装置连接于保温箱侧壁,制冷装置输出端与保温箱内部相连通;转动组件,连接于动力舱底壁;翻转组件,设置于保温箱内壁,翻转组件输出端连接有弹性试管夹,翻转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和滑动块,滑动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动槽内壁,滑动块侧壁连接有连接板,第二滑动槽内壁滑动连接有翻转杆,连接板转动连接于翻转杆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快速批量的对采血试管中的抗凝剂和血液进行混合并保存,有效可有效的减缓血液凝固的时间,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人员工作强度。人员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化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临床血液检测可分为血液一般检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测、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可以检测出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持征。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血常规化验常作为疾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等。血常规检查可以通过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目,来发现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来诊断贫血、血液系统疾病、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0003]现有的医院的常规血液检查时常常会因为检查人数很多,抽血后难以立刻检验,而当血液流出体外时,正常情况下几分钟就会凝固,为防止血凝,采血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抗凝剂,血液进入采血试管后需要与抗凝剂充分的混合,此外外界温度等也会影响待检测的血液中的微量元素或其他细胞数据,影响检验结果,而当采血试管较多时,使每个试管中的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的工作量会较大,且如果不及时摇晃可能会影响后续检测数据,因此需要一种保存装置来改进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待检测的采血试管较多,保证每个试管中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的工作量较大且不易保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包括保温箱,还包括:
[0007]动力舱,连接于保温箱底壁,所述动力舱与保温箱内部相连通;
[0008]制冷装置连接于保温箱侧壁,所述制冷装置输出端与保温箱内部相连通,所述保温箱顶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保温盖;
[0009]转动组件,连接于动力舱底壁;
[0010]翻转组件,设置于保温箱内壁,所述翻转组件与转动组件相配合,所述翻转组件输出端连接有弹性试管夹,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均开设于保温箱内壁,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动槽内壁,所述滑动块侧壁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壁滑动连接有翻转杆,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于翻转杆外壁。
[0011]优选的,所述翻转杆外壁连接有翻转拨块,所述翻转拨块底壁开设有拨动槽,所述
保温箱内壁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槽与拨动杆相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保温箱内壁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与第二滑动槽相连通,所述翻转拨块靠近保温箱的一侧连接有弧形限位块,所述弧形限位块滑动连接于弧形滑槽内壁。
[0013]优选的,所述弹性试管夹均匀分布于翻转杆外壁,所述翻转杆和第二滑动槽均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翻转组件对称设置有两组。
[0014]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双头电机、转动杆和驱动盘,所述双头电机连接于动力舱底壁,所述驱动盘连接于双头电机输出端,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驱动盘远离双头电机一侧侧壁。
[0015]优选的,所述转动杆远离驱动盘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滑动块侧壁,所述转动杆和驱动盘均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转动杆均连接于翻转组件输入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通过在保温箱内壁设置翻转组件配合转动组件,通过翻转杆翻转带动采血试管进行往复翻转,可以使试管内的血液和抗凝剂进行充分的融合,从而保证短期内血液不会凝固,时后续检测更加准确,并且极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0018]2、该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通过在翻转杆外壁设置有多组弹性试管夹,可以对批量的采血试管进行处理,可有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是血液检测过程更加快速。
[0019]3、该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通过设置制冷装置,可对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降低,配合翻转机构,可有效的减缓血液凝固的时间,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0020]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可快速批量的对采血试管中的抗凝剂和血液进行混合并保存,有效可有效的减缓血液凝固的时间,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三。
[0025]图中:1、保温箱;101、保温盖;102、制冷装置;103、弹性试管夹;104、第一滑动槽;105、第二滑动槽;106、弧形滑槽;107、动力舱;2、双头电机;201、转动杆;202、驱动盘;203、滑动块;204、弧形限位块;205、连接板;206、翻转杆;207、翻转拨块;208、拨动槽;209、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实施例:
[0029]参照图1

4,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包括保温箱1,还包括:
[0030]动力舱107,连接于保温箱1底壁,动力舱107与保温箱1内部相连通;
[0031]制冷装置102连接于保温箱1侧壁,制冷装置102输出端与保温箱1内部相连通,保温箱1顶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保温盖101;
[0032]转动组件,连接于动力舱107底壁;
[0033]翻转组件,设置于保温箱1内壁,翻转组件与转动组件相配合,翻转组件输出端连接有弹性试管夹103,翻转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槽104、第二滑动槽105和滑动块203,第一滑动槽104和第二滑动槽105均开设于保温箱1内壁,滑动块203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动槽104内壁,滑动块203侧壁连接有连接板205,第二滑动槽105内壁滑动连接有翻转杆206,连接板205转动连接于翻转杆206外壁。
[0034]翻转杆206外壁连接有翻转拨块207,翻转拨块207底壁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包括保温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舱(107),连接于保温箱(1)底壁,所述动力舱(107)与保温箱(1)内部相连通;制冷装置(102)连接于保温箱(1)侧壁,所述制冷装置(102)输出端与保温箱(1)内部相连通,所述保温箱(1)顶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保温盖(101);转动组件,连接于动力舱(107)底壁;翻转组件,设置于保温箱(1)内壁,所述翻转组件与转动组件相配合,所述翻转组件输出端连接有弹性试管夹(103),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槽(104)、第二滑动槽(105)和滑动块(203),所述第一滑动槽(104)和第二滑动槽(105)均开设于保温箱(1)内壁,所述滑动块(203)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动槽(104)内壁,所述滑动块(203)侧壁连接有连接板(205),所述第二滑动槽(105)内壁滑动连接有翻转杆(206),所述连接板(205)转动连接于翻转杆(206)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血液检测保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206)外壁连接有翻转拨块(207),所述翻转拨块(207)底壁开设有拨动槽(208),所述保温箱(1)内壁连接有拨动杆(209),所述拨动槽(208)与拨动杆(209)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青川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