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同式绣布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08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协同式绣布调整装置,包括绣框和设置于绣框内的夹布基座,所述夹布基座上设置有夹布组件;其中,所述绣框上设置有张紧力恒定机构,所述张紧力恒定机构连接于夹布组件背部,所述张紧力恒定机构包括张力测量模块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控制夹布基座可沿绣框宽度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绣框沿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绣布横向位移机构,所述绣布横向位移机构与张紧力恒定机构交替动作。通过在绣框外设置绣布滚卷机构,绣框内设置可动夹布基座,利用绣布滚卷机构与自适应张力调节装置配合实现布料的固定、张力调整以及拆离过程的统一,显著优化刺绣机的加工效率,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同式绣布调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刺绣机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协同式绣布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脑绣花机以其刺绣过程的高速化、智能化、多样化,在日常应用中日益广泛,由于客户对产量的要求提高,现有绣花机都向"多层次、多功能、统一性和完美性"的目标高速发展。而目前刺绣机主要为“布料固定

刺绣图案

更换布料”的工作循环,但该工作循环目前技术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还有待提升。具体来说,刺绣机在工作时,首先需要操作人员人工进行绣布固定,绣布固定时需要调整张力,张力过大容易造成绣布撕裂,张力过小容易造成刺绣失败,固定绣布后通过刺绣机完成整块布面的刺绣后,又需要人工解除绣布固定并更换空白绣布,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刺绣机进行刺绣的实际工作时间仅占整个生产时间的五成左右,大量时间被浪费在对布料的固定、张力调整以及拆离过程中。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101003932B)公开了“大型筒式电脑刺绣机刺绣框驱动装置及该装置的制作方法”,扩张式夹布机构包括基础单元、布料支撑单元、压布单元以及驱动单元,所述布料支撑单元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之间设置有驱动腔,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臂为活动臂;所述压布单元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布料支撑单元的容纳腔;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驱动腔内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臂向外张开。
[0004]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需要调节两夹板之间的间距,通过压板与夹板配合对绣布进行固定,实现了刺绣机绣布的张力调节,保证了刺绣机的刺绣效果,但仍未解决刺绣机实际工作时间占生产时间比例较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在设计协同式绣布调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刺绣机生产工作循环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不理想,大量时间被浪费在对布料的固定、张力调整以及拆离过程中,有效刺绣时间占比较低,严重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协同式绣布调整装置,通过在绣框外设置绣布横向位移机构,绣框内设置张紧力恒定机构,利用绣布横向位移机构与张紧力恒定机构配合实现布料的固定、张力调整以及拆离过程的协调统一,显著优化刺绣机的加工效率,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协同式绣布调整装置,包括绣框和设置于绣框内的夹布基座,所述夹布基座上设置有夹布组件;其中,所述绣框上设置有张紧力恒定机构,所述张紧力恒定机构连接于夹布组件背部,所述张紧力恒定机构包括张力测量模块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控制夹布基座可沿绣框宽度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绣框沿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绣布横向位移机构,所述绣布横向位移机构与张紧力恒定机构交替动作。刺绣机需要操作人员辅助工作,通过绣布横向位移机构可优化人工更换布料的工序;通过夹布组件则可优化人工固定布料的
工序;而利用张紧力恒定机构配和设置于绣框内夹布基座可显著优化刺绣开始前人工抻展布面并调整布面张力的工序;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刺绣过程中,由于绣线逐渐绣入布面内,导致布面逐步收紧,而整个布面为矩形结构,其长度远大于宽度,因此布面收紧效果在布面宽度方向上更显明显,在刺绣过程中会明显导致布面沿宽度方向皱缩,这会导致刺绣图案完成后变形,影响绣品质量。而现有的刺绣机还无法完全杜绝这种现象,因此利用本申请所提供的张紧力恒定机构,还能够在刺绣过程中持续监测布面张力,并控制夹布基座沿绣框宽度方向向前进给,使得布面张力始终保持在不影响图案正常成型的范围内。综上可知,利用绣布横向位移机构、张紧力恒定机构和夹布机构可分别优化刺绣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工序,有效提升各工序的效率,并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0008]作为优选,所述张紧力恒定机构包括设置于绣框上的驱动机构和设置于夹布基座上的接合部,所述驱动机构与接合部之间设置有张力测量模块,所述张力测量模块包括拉力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连接于控制模块的驱动组件。所述张力测量模块能够采集驱动组件与夹布基座之间的拉力并反馈于控制模块,使得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拉力值及时控制驱动组件启停以调整布面张力。在刺绣过程中,布面时逐步变化的,因此张紧力恒定机构能够根据张力测量模块的采集速度及时控制夹布基座进给,确保布面张力在整个刺绣过程中维持在适宜范围内,实现绣面图案的完美成型。
[0009]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绣框上的主电机,主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设置有丝杆机构,所述主电机可通过丝杆机构控制夹布基座沿绣框宽度方向移动。所述主电机配合丝杆机构能够实现夹布基座的“无级”式进给,能够保证夹布基座进给过程顺滑无卡顿,避免布面张力突变影响刺绣图案的品质。
[0010]作为优选,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连接于夹布组件的升降体,所述驱动件通过升降体控制夹布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升降体通过驱动件控制带动夹布组件上下移动,所述驱动件可采用气缸、电机丝杆组件等常用驱动件。升降组件能够确保夹布组件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配合可合拢内撑式夹具的内撑件可确保防滑体不会与限位槽牵连卡合而阻碍夹布组件的上下移动动作。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纵向导轨,所述纵向导轨设置于夹布基座上,所述升降体侧部设置有卡合于纵向导轨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可沿纵向导轨上下滑动。所述纵向导轨用于导引升降体进行稳定上下移动,避免因夹布组件重量较大等问题出现抖动或偏移,从而影响生产进度和加工质量。
[0012]所述夹布组件包括内撑式夹具,所述夹布基座上包括有限位槽,所述内撑式夹具可下移并抵接限位槽。所述内撑式夹具通过内撑件实现张开与合拢,当内撑件动作时,两夹臂被上端被撑开,下端合拢,夹臂下端外侧设置有防滑体,防滑体向内移动,此时不论是升降组件下降抵接限位槽,或是上升离开限位槽,均不会出现防滑体牵连卡合限位槽,导致拆装效率下降的情况,升降组件自动完成夹布组件的安装和拆离,使得安置于限位槽内的布面边沿能够被快速卡合限位或解除限位。
[0013]进一步的,夹臂下端外侧设置有防滑体,所述限位槽为倒梯形,限位槽内壁上设置有齿形槽,所述防滑体可咬合连接齿形槽。所述限位槽内壁的齿形槽与防滑体配合实现对布面边沿的咬合固定,用以避免布料在加工过程中因绣框移动或布面张力等外力作用产生偏移,提高布面刺绣质量。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夹布组件包括有沿夹布基座长度方向设置的外罩框,所述内撑式夹具设置于外罩框内。所述外罩框用于对夹布组件进行包覆保护,同时外罩框远离升降组件的一侧端沿可用于作为布料装入限位槽后的基准尺,确保布料边沿卡入限位槽后,仅需观察外罩框两端部内侧的布料宽度是否一致,即可判断布面卡入夹布组件后是否倾斜,无需利用额外手段进行测量,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0015]进一步的,所述内撑件为气囊体,所述夹布组件还包括连接于内撑件的输气部,所述输气部包括气泵和输气管,所述气泵通过输气管连通内撑件。所述气囊体具备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够保证内撑式夹具快速动作配合升降组件对布料进行锁定限位或解除锁定。气囊仅在夹布组件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同式绣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绣框(100)和设置于绣框(100)内的夹布基座(1),所述夹布基座(1)上设置有夹布组件(2);其中,所述绣框(100)上设置有张紧力恒定机构(5),所述张紧力恒定机构(5)连接于夹布组件(2)背部,所述张紧力恒定机构(5)包括张力测量模块(52)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控制夹布基座(1)沿绣框(100)宽度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绣框(100)沿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绣布横向位移机构(7),所述绣布横向位移机构(7)与张紧力恒定机构(5)交替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式绣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力恒定机构(5)包括设置于绣框(100)上的驱动机构和设置于夹布基座(1)上的接合部(51),所述张力测量模块(52)设置于驱动机构与接合部(51)之间,所述张力测量模块(52)包括拉力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连接于控制模块的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协同式绣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绣框(100)上的主电机(53),主电机(53)的输出端上连接设置有丝杆机构(54),所述主电机(53)可通过丝杆机构(54)控制夹布基座(1)沿绣框(100)宽度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式绣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布基座(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夹布组件(2)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驱动件和升降体(31),所述驱动件通过升降体(31)控制夹布组件(2)上下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式绣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苗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轻工时代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