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剂脱沥青余热回收的方法和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溶剂脱沥青余热回收的方法和溶剂脱沥青余热回收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溶剂脱沥青是利用液
‑
液萃取除去渣油中的稠环化合物、金属、硫、氮等杂质的工艺过程。为达到理想的液—液萃取效果、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通常需要对溶质和溶剂进行加热或冷却,溶剂需要通过加压加热到超临界状态下分离、加热闪蒸、蒸汽汽提和冷凝冷却过程进行回收。加热的热量大部分通过加热炉提供,需要消耗大量燃料气,冷凝冷却的大量低温热量又不能在装置内通过换热回收利用,只能通过空冷器或水冷器将工艺介质或溶剂冷却到需要的温度,导致大量的余热浪费。通常溶剂脱沥青装置中温度>200℃的物流的热量可以用来产生低压蒸汽;而温度<200℃的物流的热量,因温位低、装置内用户少、余热回收技术难度大等因素,得不到充分利用,通常都用空冷和循环水冷却。随着国家对“低碳经济”要求的深入,节能降耗已成为石化企业工作的重点,回收和利用溶剂脱沥青装置的余热,不但可替代高品质的热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剂脱沥青余热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重质油(a)送入抽提塔(1),并与溶剂逆流接触以进行萃取抽提,得到抽出液(b)和抽余油(e);S2、将所述抽出液(b)送入溶剂回收塔(2),分离得到高压溶剂(c)和脱沥青油溶液(d);S3、将所述脱沥青油溶液(d)送入脱沥青油汽提塔(3),进行第一闪蒸和第一汽提,得到第一低压溶剂汽和脱沥青油(h);S4、将所述抽余油(e)送入脱油沥青汽提塔(4),进行第二闪蒸和第二汽提,得到第二低压溶剂汽和脱油沥青(i);S5、将所述第一低压溶剂汽和所述第二低压溶剂汽混合,得到混合低压溶剂汽(f),并将所述混合低压溶剂汽(f)经循环热水与低压溶剂换热器(10)冷凝后送入低压溶剂罐(5),分离得到酸性水(w)和低压溶剂(g),将所述高压溶剂(c)与所述低压溶剂(g)混合,得到回收溶剂并返回所述抽提塔(1);其中,将低温循环热水(k1)依次与所述混合低压溶剂汽(f)、所述脱沥青油(h)、所述脱油沥青(i)和所述高压溶剂(c)进行热交换,得到高温循环热水(k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高温循环热水(k2)与外源低温冷水(l)进行换热,得到所述低温循环热水(k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低温循环热水(k1)的温度为60
‑
80℃;进一步优选使用风冷冷却使得所述低温循环热水(k1)的温度为40
‑
6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如下(A)至(C)中的至少一者:(A)向所述高温循环热水(k2)中补入高温补水(n);(B)向所述低温循环热水(k1)中补入低温补水(m);(C)将所述低温循环热水(k1)进行储藏,并使用氮气(o)密封储藏的所述低温循环热水(k1),以避免所述低温循环热水(k1)与空气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低温循环热水(k1)进行外排。6.一种溶剂脱沥青余热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抽提塔(1)、溶剂回收塔(2)、脱沥青油汽提塔(3)、脱油沥青汽提塔(4)、低压溶剂罐(5)、循环热水与低压溶剂换热器(10)、循环热水与脱沥青油换热器(11)、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荫荣,李出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