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小柱种植体,主体呈镰刀形片状结构,分为前段、上段、顶端和种植部。种植体围绕鼻中隔前端和上端放置,种植体下端突出的种植部条片状结构,可插入鼻嵴骨组织预制的孔洞或裂隙中,保持鼻小柱种植体在中线位置的稳定性,种植体的上段可同鼻中隔软骨上端缝合固定,从而形成稳定的鼻中隔延伸结构。种植体顶端可同双侧鼻翼软骨中间脚缝合,使鼻头软骨支架重新塑形。因鼻小柱种植体主体(体部)成片状结构,不会增宽、增粗原有鼻小柱。不会增宽、增粗原有鼻小柱。不会增宽、增粗原有鼻小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小柱种植体
所属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设计一种整形美容手术中使用的鼻小柱种植体。该种植体可在植入部位形成良好的固位和固定,有效稳定地支撑起鼻头、鼻尖,实现理想、可靠的手术效果。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鼻头低平,临床上往往要采用鼻小柱移植物来搭建鼻头支架以支撑鼻头。常见的方法或选择带鼻小柱假体的“L”型假体材料植入,利用小柱部分柱状结构来支撑鼻头;或是采用自体软骨(肋软骨、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来同鼻中隔软骨前端固定形成向前上延伸支架来塑造鼻头的高度和突度。
[0003]然而“L”型假体的鼻小柱部分植入后容易在鼻嵴两侧活动、或滑入鼻嵴一侧,出现偏斜、移动、移位及异响等现象,影响假体的固位。另外“L”型假体鼻小柱部分往往设计成圆柱状或方柱状,植入后会使原有鼻小柱加宽、加粗,影响美观。而这种假体是植入到鼻头皮下,还会对鼻头皮肤长期安全性造成一定潜在危险。
[0004]自身软骨虽然可以单独调整鼻头的软骨支架,使鼻头形态得到较大的改善。但需要固定到鼻中隔软骨上,其稳定性也同鼻中隔软骨的位置、软硬度及鼻嵴形态等有关,所搭建的支架也会出现移位及偏斜的情况。另外软骨获取不但创伤大,采集量也受到很多自身条件的限制,如量少不够用、钙化不能用、软骨太软支撑不住等,都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同时也会带来额外的创伤和风险,如取材部位切口瘢痕,组织变形(耳朵)及其它严重并发症(肋骨气胸)等,并增加了手术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鼻小柱种植体材料,该种植体呈类似镰刀形片状结构,围绕鼻中隔前端和上端放置,不会增宽和挤压鼻头。因种植体下端含有条片状医用金属或较硬的医用非金属材料,可插入于鼻嵴骨组织预制的孔洞或裂隙中,保持鼻小柱在中线位置的稳定性,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鼻小柱种植体呈镰刀形片状结构,分为前段、上段、顶端和种植部,种植体前段部分长约30mm,上段部分长约15
‑
20mm,整体宽约3
‑
20mm,前段和上段交界处最宽,末端最窄,呈现出前宽后窄,上宽下窄的情况,种植体整体厚约1
‑
3mm。在种植体鼻小柱前段内含有医用金属或较硬医用非金属材料条片,并从下端延伸出来,露出部分长约3
‑
6mm,构成种植体的种植部。种植部条片横断面呈长方形,横断面宽约0.5
‑
1.0mm,长约3
‑
5mm。种植部条片上有多个凹槽结构,凹槽深约0.5
‑
1mm,可设置于种植部条片的任何一个面上,以防愈合后从骨组织中脱离。
[0008]该种植体可放置鼻中隔尾叶前方和上方,其前段主体结构下方种植部的医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条片可插入鼻嵴正中部位骨组织预制的孔洞或裂隙中,其上段结构放置在鼻
中隔软骨上方,并与之缝合固定,即构成向前、向上稳定的鼻中隔软骨延伸结构。种植体顶端可同双侧鼻翼软骨中间脚缝合,使鼻头软骨支架在新的高度和突度位置上重新固定塑形。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单独鼻小柱植入体,体外预制成形,不需自身取材,而且材料量充足,根据所需来制作,保证了手术效果的实现。减少了不必要的创伤和并发症,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因种植体种植部条片状医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种植在鼻嵴骨组织中,形成稳定的固位和固定,避免了以往各种鼻小柱支撑材料出现偏斜、移动、移位和异响等现象的发生。鼻小柱种植体主体成片状结构,不会增宽、增粗原有鼻小柱。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纵刨面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工作原理横断面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工作原理横断面附加图。
[0017]图6是本技术种植部凹槽状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鼻小柱种植体顶端,2.鼻小柱种植体前段,3.鼻小柱种植体上段,4.鼻小柱种植体种植部,5.种植部上的凹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结合以下实施利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鼻小柱种植体,用于鼻整形手术,该种植体用于支撑及改变鼻头软骨支架结构,从而达到改善鼻头低平的效果。主体结构可由硅胶、膨体、其它复合材料及生物材料制成,该种植体内含有医用金属或较硬非金属材料作为植入骨组织的固定材料。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鼻小柱种植体呈镰刀形片状结构,包括种植体顶端(1)、前段(2)、上段(3)和种植部(4)。种植体前段部分长约30mm,上段部分长约15
‑
20mm,整体宽约3
‑
20mm,前段和上段交界处最宽,末端最窄,呈现出前宽后窄,上宽下窄的情况,整体厚约1
‑
3mm。鼻小柱前段(2)内含有医用金属或非金属硬质材料的条片,并从下端延伸出来构成种植部单元(4),露出部分长约3
‑
6mm,种植部条片横断面呈长方形,横断面宽约0.5
‑
1.0mm,长约3
‑
5mm。种植部有多个凹槽结构(5),凹槽深约0.5
‑
1mm,可设置于种植部条片的任何一个面上,以防愈合后从骨组织中脱离,见图5。
[0022]在图2、3、4、5中,当鼻小柱种植体从切口植入到鼻小柱处、鼻翼软骨之间,放置鼻中隔软骨前方及上方,种植体前段(2)下方的种植部条片(4)插入鼻嵴预制的孔洞(见图4),或插入裂隙(见图5)中,种植部条片(4)上的凹槽结构(5)避免后期从骨组织中脱离。种植体上段(3)同鼻中隔软骨上端缝合固定,保证了鼻小柱种植体上端的稳固,从而形成向上向前的鼻中隔延伸结构。术中根据需要适当修整种植体的形态,再把双侧鼻翼软骨中间脚缝合到种植体顶端(1),重塑鼻头软骨支架,呈现鼻头抬高或延长等效果。
[0023]在图1、2、3、4、5中,本技术种植体前段(2)中的种植部单元(4),一般采用医用金属材料,如钛合金等,或较硬的非金属医用材料,如强硬度的医用硅胶、医用复合树脂等组织相容性好的材料,保证种植体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002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能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小柱种植体,其特征是:种植体主体成片状镰刀形结构,分为前段、上段、顶端和种植部,下端突出的种植部由条片状医用金属或硬质非金属材料构成,可插入到鼻嵴的骨组织中,增强了种植体的固位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小柱种植体,其特征是:鼻小柱种植体呈片状镰刀形结构,依材料的性质及软硬度可制备厚度为1
‑
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小柱种植体,其特征是:鼻小柱种植体前段长约30mm,鼻小柱上段长约15
‑
20mm,整体宽约3
‑
20mm;前段和上段交界处最宽,末端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李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