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005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烘干系统的过滤网过滤效果差、不易清洁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烘干系统的烘干风道内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配置有第一冲洗构件,过滤组件中的过滤构件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结构,过滤结构包括:第一部分,其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部分,其具有第二表面,其中,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共同构造形成用于拦截线屑的阻挡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烘干系统完成烘干作业的情形下,至少使第一冲洗构件对过滤组件进行清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烘干系统中过滤组件的自动清洁,方便快捷,无需用户手动清洗。无需用户手动清洗。无需用户手动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设备
,具体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热泵式洗干一体机的烘干系统主要包括风道以及设置于风道内的风机、蒸发器、冷凝器等。在烘干过程中,筒内的潮湿空气在风机风扇的带动下进入风道内,潮湿空气流经蒸发器后湿度降低,继续流经冷凝器后转变为干热空气,干热空气进入筒内,流通过程中携带衣物上的水分并再次进入风道中,如此循环往复,达到烘干衣物的目的。
[0003]在烘干衣物的过程中,衣物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线屑,线屑会随着空气流进入风道,进而附着在风扇、换热器等部件的表面,若线屑得不到及时清理,有可能会堵塞风道,减小过流面积,导致风量下降,影响衣物的烘干效果,甚至有可能引起明火,存在安全隐患。
[0004]现有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在风道内风扇的上游设置过滤网,借助于过滤网拦截风道内的线屑。但是现有的过滤网的功能区域与风道对应于过滤网的位置处的截面积相当,过滤能力有限,且过滤后的线屑不容易清除,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即,至少解决现有烘干系统的过滤网过滤效果差、不易清洁的问题之一。
[0006]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所述烘干风道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配置有第一冲洗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过滤构件,所述过滤构件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结构,
[0007]其中,在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多个的情形下,至少一部分过滤结构之间非共面,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部分,其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部分,其具有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共同构造形成阻挡部,以便:空气中的线屑在流经所述过滤组件时,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共同作用下被截留至所述阻挡部;
[0008]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烘干系统完成烘干作业的情形下,至少使所述第一冲洗构件对所述过滤组件进行清洁。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与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烘干系统,在烘干系统的风道内设置有至少包括一个过滤构件的过滤组件,每个过滤构件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结构,每个过滤结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表面,第二部分具有第二表面,通过将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共同构造形成用于截留线屑的阻挡部,在空气流经过滤组件的过程中通过构造形成的阻挡部截留空气中的线屑,进而实现过滤的目的。这样构造形成的过滤构件与现有的过滤网结构相比,过滤构件上实现过滤功能的区域面积大大增加,进而大幅度提升了过滤构件的过滤性能,进而提升其过滤效果。该过滤构件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使
用便捷。此外,通过为过滤组件配置第一冲洗构件,在每次或者设定次数的烘干作业完成后,至少使第一冲洗构件对所述过滤组件进行清洁,可以实现烘干系统中过滤组件的自动清洁,方便快捷,无需用户手动清洗。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组件可以仅包括一个过滤构件,可以同时包括多个过滤构件。对于每个过滤构件,其至少包括一个过滤结构。当过滤结构包括多个的情形下,相邻的过滤结构的至少一部分非共面。举例而言,至少两个过滤结构中的第一部分非共面。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过滤结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为非共面结构。第一部分对应于第一表面的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于第二表面的部分共同构造形成用于拦截线屑的阻挡部,该阻挡部可以是仅通过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连接形成的表面,还可以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夹出的空间区域。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直接交叉连接,也可以通过过渡面过渡连接。
[0011]对于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沿空气流通方向靠近下游侧的部分与所述第二表面共同构造形成所述阻挡部,所述的“至少使所述第一冲洗构件对所述过滤组件进行清洁”包括:使所述第一冲洗构件对所述过滤组件的阻挡部进行清洁。
[0012]通过使第一冲洗构件对过滤组件的阻挡部进行清洁,可以使清洁过程更有针对性,从而提升清洁效率,还可节约水资源。
[0013]对于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构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以便:在使所述第一冲洗构件对所述阻挡部进行清洁时,能够借助于该倾斜引导冲洗介质在所述阻挡部内的流通。
[0014]通过将过滤构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能够借助于该连接方式引导冲洗介质在阻挡部的流通,进而促进清洗产生的含有线屑的冲洗介质从阻挡部顺利排出,提升清洁效果和清洁效率。
[0015]对于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延伸自所述第一表面沿空气流通方向的下游侧。
[0016]这样,提供了主体部分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通过将第二部分的主体部分设置于第一表面沿空气流通方向的下游侧,既能够引导空气顺利流通,又可以充分捕捉空气中夹杂的线屑。
[0017]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部分除主体部分外,还可以自主体部分延伸形成其他有利于捕捉线屑的结构,例如主体部分上还可形成用于阻挡被拦截的线屑被气流裹挟再次进入烘干通道的翻边结构,该翻边结构可以为延伸自主体部分的边缘的连续或不连续的平板结构或弧形板结构。
[0018]对于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分的边缘还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形成有翻边,以便:在使所述第一冲洗构件对所述阻挡部进行清洁时,借助于所述翻边引导冲洗介质在所述阻挡部内的流通。
[0019]通过设置翻边,在不对阻挡部进行清洁时可以借助该翻边阻挡线屑被气流裹挟后二次进入烘干风道,在对阻挡部进行清洁时可以借助于该翻边引导冲洗介质在阻挡部内的流通,从而使冲洗阻挡部内线屑的冲洗介质能够顺利排出。
[0020]可以理解的是,该翻边可以是平板状结构,可以是弧形板状结构,或者可以是两种
结构的结合等等。
[0021]对于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系统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烘干风道,所述蒸发器配置有第二冲洗构件,所述的“至少使所述第一冲洗构件对所述过滤组件进行清洁”包括:
[0022]使所述第一冲洗构件对所述过滤组件进行清洁;使所述第二冲洗构件对所述蒸发器进行清洁。
[0023]通过第一冲洗构件对过滤组件进行清洁,可以方便地清除过滤组件拦截的线屑,通过第二冲洗构件对蒸发器进行清洁,可以方便地去除越过过滤组件后附着在蒸发器上的线屑,进而实现烘干风道及其内部部件的全面清洁,保障烘干效果的同时,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
[002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冲洗构件的冲洗介质和第二冲洗构件的冲洗介质的来源、种类、喷发方式等等可以相同或者部分相同。例如可以直接来源于水龙头,也可来源于蒸发器工作产生的冷凝水。可以是净水,也可以是带有清洁功能的洗涤水。可以是无水压的水流,也可以是带水压的水流。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所述烘干风道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配置有第一冲洗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过滤构件,所述过滤构件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结构,其中,在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多个的情形下,至少一部分过滤结构之间非共面,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部分,其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部分,其具有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共同构造形成阻挡部,以便:空气中的线屑在流经所述过滤组件时,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共同作用下被截留至所述阻挡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烘干系统完成烘干作业的情形下,至少使所述第一冲洗构件对所述过滤组件进行清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沿空气流通方向靠近下游侧的部分与所述第二表面共同构造形成所述阻挡部,所述的“至少使所述第一冲洗构件对所述过滤组件进行清洁”包括:使所述第一冲洗构件对所述过滤组件的阻挡部进行清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构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以便:在使所述第一冲洗构件对所述阻挡部进行清洁时,能够借助于该倾斜引导冲洗介质在所述阻挡部内的流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延伸自所述第一表面沿空气流通方向的下游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相九杨龙李涛刘思璇潘永坤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