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料均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03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料均布器,其包括加料管、位于加料管下方的圆锥形分料筛、位于所述加料管与所述分料筛之间的分料板,以及分料筛外边缘间隔固定的圆环形挡料板。所述加料管的锥管段口径收缩;所述分料筛为向外向下延伸的锥形筛板,且所述分料筛与所述加料管的末端连接;所述挡料板呈圆环形,其连接在所述分料筛的外侧,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分料筛的边缘之间具有用于泄料的环状间隙;所述加料管、分料筛和挡料板的几何轴心重合。所述挡料板的内侧与所述分料筛的外侧通过多个连接板相互固定。所述加料管与所述分料筛之间具有分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匝筛孔以及锥形分料筛边缘缝隙的多位置分次下漏物料,避免物料锥形堆积。避免物料锥形堆积。避免物料锥形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料均布器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装备领域,具体为工业颗粒状或粉状物料的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料均布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工业颗粒状或粉状物料的输送过程,在某些特定的环节需要避免送料或上料的局部堆积,例如在广泛应用的废气净化设备中的吸收塔,需要定期向塔内填充用于废气吸收或催化的颗粒物料,利用颗粒物料起到对废气进行催化反应和吸附的作用,从而降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环保法规的要求排放值。但是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
[0003]1、人力耗费大:单管或多管加料管加料后颗粒物料在加料口下方堆积成锥形,需要人工摊平整;
[0004]2、多管上料建设成本高:对于大型的净化塔多采用多管上料以尽量使得上料均匀,但对于较小型的净化塔多管上料不但占用空间同时也存在建设成本高的问题。
[0005]鉴于上述,特提出本技术以解决上料管下方物料堆积问题,同时在较小型的净化塔中以单管上料替代多管上料以降低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单管加料存在的上料管下方物料堆积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一种加料均布器,其包括:
[0008]加料管,所述加料管包括口径收缩的锥管段;
[0009]分料筛,所述分料筛为向外向下延伸的锥形筛板,且所述分料筛与所述加料管的锥管段末端连接;
[0010]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呈圆环形,其连接在所述分料筛的外侧,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分料筛的边缘之间具有用于泄料的环状间隙;
[0011]所述加料管、分料筛和挡料板的几何轴心重合。
[0012]优选地,所述挡料板的内侧与所述分料筛的外侧通过多个连接板相互固定。
[0013]优选地,所述加料管与所述分料筛之间具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与加料管、分料筛分别焊接固定。
[0014]优选地,所述分料筛为具有多个筛孔的圆锥形。
[0015]优选地,所述分料筛的锥角大于35度且小于75度。
[0016]优选地,所述分料筛的筛孔为多匝与所述分料筛同轴心分布的长圆孔。
[0017]优选地,所述加料管的末端与所述分料筛顶部的距离为所述分料筛直径最大值的0.2

0.8倍。
[0018]优选地,所述筛孔每匝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分料筛直径最大值的0.15倍。
[0019]优选地,所述分料板为六块周向均布且径向向轴心外延伸的直立钢板。
[0020]优选地,所述挡料板的内侧与所述分料筛的外侧之间的间隔为50mm。
[0021]优选地,所述挡料板的内侧与所述分料筛的外侧通过连接板固定。
[0022]进一步地,所述分料筛的顶部中心部位也开设有中心筛孔。
[0023]工作过程中,颗粒状物料从所述加料管下端口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出,经过一定距离的自由落体运动后落在所述分料筛的顶部中间区域,进而在重力和物料下落的冲击力下沿着所述分料筛的锥形斜面向下放射状分散,在途径每匝筛孔的时候部分物料从筛孔下漏到所述加料均布器的下方,最后从所述分料筛外边缘与所述挡料板之间的缝隙下漏到所述加料均布器的下方,从而能够避免形成锥形堆积,甚至堵塞加料管下端口部的问题。
[0024]本技术通过多匝筛孔以及锥形分料筛边缘缝隙的多位置分次下漏物料,有效避免了上料管下方的物料锥形堆积,节省了大量人工摊平的工作。进而在较小型的净化塔中以单管上料替代多管上料以降低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图1的立体结构视图;
[0027]图中:1

加料管;2

分料筛;3

分料板;4.挡料板;5

连接板;11

直管段;12

锥管段;21.筛孔;22.环状间隙;101

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参考附图中示出的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技术,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加料均布器,包括其包括:加料管1、位于加料管下方的圆锥形分料筛2、所述加料管1与所述分料2筛之间的分料板3,以及分料筛2外边缘间隔固定的圆环形挡料板4。
[0030]所述分料板3与加料管1、分料筛2分别焊接固定。
[0031]所述加料管1分为直管段11和锥管段12。直管段11的顶部为进料口101,锥管段12连接在直管段11的下方。锥管段12的口径相对于直管段11的口径收缩,以减缓物料下落的速度和冲击。
[0032]所述分料筛2为向外向下延伸的锥形筛板,且所述分料筛2与所述加料管1的锥管段末端连接;
[0033]所述挡料板4呈圆环形,其连接在所述分料筛2的外侧,所述挡料板4与所述分料筛2的边缘之间具有用于泄料的环状间隙;
[0034]所述分料板3为六块周向均布且径向向轴心外延伸的直立钢板。
[0035]所述加料管1、分料筛2和挡料板4的几何轴心重合。
[0036]所述挡料板4的内侧与所述分料筛2的外侧通过多个连接板5相互固定。
[0037]优选地,所述分料筛2的锥角为45度。
[0038]优选地,所述分料筛2的筛孔21为两匝与所述分料筛2同轴心分布的长圆孔。
[0039]所述加料管1的末端与所述分料筛2顶部的距离为所述分料筛2直径最大值的0.2
倍。
[0040]所述挡料板4的内侧与所述分料筛2的外侧之间的间隔为50mm。
[0041]所述分料筛2与加料管1的锥管段12末端连接。且分料筛2向外向下呈辐射状发散设置。颗粒物料通过加料管1的锥管段12排出后,沿着分料筛2的上表面向下分散,依次从各匝筛孔21分多次下漏,保证下漏的物料分散均匀,避免在加料管1下方形成锥形堆积。
[0042]所述挡料板4呈圈形,连接在分料筛2的外侧,以保证颗粒物料因惯性运动到分料筛2的边缘时,能够被挡料板4挡住,向下继续垂直下落。
[0043]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技术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料均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管,所述加料管包括口径收缩的锥管段;分料筛,所述分料筛为向外向下延伸的锥形筛板,且所述分料筛与所述加料管的末端连接;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呈圆环形,其连接在所述分料筛的外侧,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分料筛的边缘之间具有用于泄料的环状间隙;所述加料管、分料筛和挡料板的几何轴心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均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的内侧与所述分料筛的外侧通过多个连接板相互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均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与所述分料筛之间具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与加料管、分料筛分别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均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筛为具有多个筛孔的圆锥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料均布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骁飞罗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净美华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