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及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02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灶具及保温装置,利用第二换热介质在循环管路内的循环流通而将高温烟气的热量持续传输至第一换热介质,再利用第一换热介质的热量散失对菜肴进行保温,能够对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充分的利用,不需额外借助电热丝等加热元件即可对菜肴进行保温,降低了能耗,节省了成本。而且,第二换热介质在循环管路内的循环流通即可持续实现吸热、放热、储能的过程,对高温烟气的余热的收集利用率高。同时,吸热段与炉头处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降低了炉头处的高温烟气对周边环境的热辐射,避免外界温度升高,改善烹饪环境。改善烹饪环境。改善烹饪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灶具及保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具
,特别是涉及灶具及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灶等灶具在使用过程中,对菜肴烹饪完成后,菜肴的热量易散失,导致菜肴变冷。尤其在冬季进行烹饪后,菜肴在较短时间内即会变冷,影响食用口感。为了避免菜肴变冷,传统的方式为将采用放入保温抽屉等具有保温空间的装置内。传统的方式会造成能耗的增加,提升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保温装置,其能够避免能耗增加,降低使用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灶具,其能够避免能耗增加,降低使用成本。
[0005]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06]一种保温装置,包括:
[0007]保温模块,所述保温模块设有保温面及用于容纳第一换热介质的容纳腔;
[0008]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内设有第二换热介质,所述循环管路包括吸热段、放热段及用于连通所述吸热段与所述放热段的连接段,所述吸热段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之外并用于与炉头产生的高温烟气热接触,所述放热段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段用于将所述吸热段与所述放热段首尾进行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在所述吸热段与所述放热段之间循环流通;
[0009]泵送元件,所述泵送元件用于使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在所述循环管路内流通。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保温装置,与
技术介绍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启动泵送元件,从而使得第二换热介质在循环管路内流通。具体地,泵送元件使得第二换热介质在吸热段、连接段及放热段之间循环往复的流动。当第二换热介质流动至吸热段内时,利用吸热段与炉头产生的高温烟气的热接触,从而使得高温烟气与流经吸热段的第二换热介质进行换热而加热第二换热介质。被加热后的第二换热介质在泵送元件的泵送作用及连通段的导流作用下流入位于容纳腔内的放热段内,放热段内的第二换热介质与容纳腔内的第一换热介质进行换热,从而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换热介质,进而使得第一换热介质升温,换热完成后的第二换热介质在泵送元件的泵送作用及连通段的导流作用下再次流入吸热段内进行吸热升温。如此循环,使得容纳腔内的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度始终较高,将菜肴放置在保温模块的保温面上,即可对菜肴进行保温,保证食用口感。并且,利用第二换热介质在循环管路内的循环流通而将高温烟气的热量持续传输至第一换热介质,再利用第一换热介质的热量散失对菜肴进行保温,能够对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充分的利用,不需额外借助电热丝等加热元件即可对菜肴进行保温,降低了能耗,节省了成本。而且,第二换热介质在循环管路内
的循环流通即可持续实现吸热、放热、储能的过程,对高温烟气的余热的收集利用率高。同时,吸热段与炉头处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降低了炉头处的高温烟气对周边环境的热辐射,避免外界温度升高,改善烹饪环境。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热段包括吸热圆环,所述吸热圆环套设于所述炉头的周部,且所述吸热圆环具有与所述连接段连通的连通口。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热圆环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换热翅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换热翅片之间设有用于供高温烟气流通的流通间隙。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通间隙的延伸轨迹呈弧线或曲线。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热段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所述吸热圆环,至少两个所述吸热圆环沿所述炉头的高度方向堆叠设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热段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直线段、及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的弯折段,所述直线段及所述弯折段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段的外侧壁和/或所述弯折段的外侧壁设有第二换热翅片。
[0017]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18]一种灶具,包括灶台、炉头及所述的保温装置,所述灶台设有工作面,所述炉头及所述保温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上。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灶具,与
技术介绍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将炉头和保温装置集成在灶台上,使得灶具兼具烹饪和保温功能,便于使用,也能对烹饪完成后的菜肴进行保温,保证食用口感。而且,保温装置能够利用炉头的高温烟气的热量对菜肴进行保温,不会增加能耗,反而能够对余热进行充分的回收利用,利于环保,节省成本。同时,也能避免高温烟气将热量辐射至烹饪环境中,提升烹饪体验感。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面设有安装腔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烟道,所述炉头及所述吸热段均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灶具还包括烟机,所述烟机设置于所述烟道内。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头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炉头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吸热段至少为两个,所述吸热段与所述炉头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连接段还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吸热段。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的灶具的灶台的工作面的俯视图;
[0026]图3为图1的灶具的流通间隙的延伸轨迹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0、保温模块;110、容纳腔;200、循环管路;210、吸热段;211、吸热圆环;212、第一换热翅片;213、流通间隙;220、放热段;221、直线段;222、弯折段;223、第二换热翅片;230、连接段;300、泵送元件;400、灶台;410、安装腔;420、烟道;500、炉头;600、烟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模块(100),所述保温模块(100)设有保温面及用于容纳第一换热介质的容纳腔(110);循环管路(200),所述循环管路(200)内设有第二换热介质,所述循环管路(200)包括吸热段(210)、放热段(220)及用于连通所述吸热段(210)与所述放热段(220)的连接段(230),所述吸热段(21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0)之外并用于与炉头(500)产生的高温烟气热接触,所述放热段(2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0)内,所述连接段(230)用于将所述吸热段(210)与所述放热段(220)首尾进行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在所述吸热段(210)与所述放热段(220)之间循环流通;泵送元件(300),所述泵送元件(300)用于使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在所述循环管路(200)内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段(210)包括吸热圆环(211),所述吸热圆环(211)套设于所述炉头(500)的周部,且所述吸热圆环(211)具有与所述连接段(230)连通的连通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圆环(211)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换热翅片(212),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换热翅片(212)之间设有用于供高温烟气流通的流通间隙(2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间隙(213)的延伸轨迹呈弧线或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楚鹏周骏尧龚文添余浩伦张锦梁周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