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废热回收洗涤冷却器,目的是解决现有热回收装置存在的蒸汽浪费、后系统易堵塞和热量回收不充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废热回收洗涤冷却器,其壳体的顶端设有入气口,底端设有排液口,侧壁上一端设有出气口,壳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过热器、热回收器Ⅱ、热回收器Ⅰ,所述出气口位于热回收器Ⅱ和热回收器Ⅰ之间,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下降锥形管,且其固定点位于热回收器Ⅱ与出气口之间,所述下降锥形管下端设有下降直管,所述壳体内下端设有洗涤水,所述壳体侧壁上另一端设有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良好的除油、除尘功能,粗煤气经过两级洗涤实现高效除尘效果,保证排气口煤气油、尘含量小于1mg/Nm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废热回收洗涤冷却器
[0001]本技术属于节能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废热回收洗涤冷却器。
技术介绍
[0002]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以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常压固定床气化炉UGI在中小氮肥企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最高占合成氨总产能的60%以上,但在2010年后,在市场、政策和新型气化技术的多重影响下,UGI气化合成氨产能开始快速下滑,2018年UGI合成氨的产能下降至2550万吨/年,仅占合成氨总产能的38%。以无烟块煤为原料的UGI气化工艺的不断淘汰,赛鼎炉成为无烟块煤气化最合适的气化技术。
[0003]目前赛鼎炉是无烟块煤气化最合适的气化技术,但在单炉处理能力、蒸汽消耗、水处理流程和能量利用等方面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采用无烟煤为气化原料,粗煤气出口温度在550
‑
600度,采用现有流程是直接进行水洗涤冷却,造成大量的煤气显热损失。
[0004]目前采用的热回收装置或是只采用一级热回收,不能满足不同用途需要的不同等级蒸汽回收,造成生产蒸汽浪费,或是采用可分级回收器,但未对煤气中油、尘等进行充分的洗涤,会造成后系统的堵塞,热量回收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热回收装置存在的蒸汽浪费、后系统易堵塞和热量回收不充分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式废热回收洗涤冷却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一体式废热回收洗涤冷却器,包括壳体、热回收器Ⅰ、热回收器Ⅱ和过热器,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入气口,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排渣口,所述过热器、热回收器Ⅱ和热回收器Ⅰ从上到下依次设在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一端且位于热回收器Ⅱ和热回收器Ⅰ之间设有排气口,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还设有下降锥形管和下降直管,所述下降锥形管的大端口与壳体内壁连接并位于热回收器Ⅱ与排气口之间,所述下降锥形管的小端口与下降直管的上端连接,所述下降直管的下端穿过热回收器Ⅰ并位于排渣口上方,所述壳体内腔下部设有洗涤水,所述壳体外侧壁的另一端设有溢流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过热器设有饱和蒸汽入口和过热蒸汽出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热回收器Ⅱ设有中压锅炉给水口和中压饱和蒸汽出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热回收器Ⅰ设有锅炉给水口和低压饱和蒸汽出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降直管的上端设有喷淋环,所述喷淋环位于洗涤水的液面以上500
‑
800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降直管的底端位于洗涤水的液面以下1500
‑
3000mm,所述下降直管的底端是锯齿状出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热回收器Ⅰ的顶面位于洗涤水的液面以下300
‑
500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与洗涤水液面的距离不小于壳体直径的1.2倍,所述溢流口与洗涤水液面位于同一平面。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下降锥形管的管壁与壳体内壁之间的夹角为25
‑
30度。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设置了洗涤水、下降直管、喷淋环等洗涤装置,具有良好的除油、除尘功能,粗煤气经过两级洗涤实现了高效的除尘效果,保证排气口煤气油、尘含量小于1mg/Nm3;
[0018]2、本技术设置足够长的煤气洗涤冷却保护下降直管,保证大颗粒的灰渣直接进入壳体的底部,提升洗涤冷却器的抗堵渣性能,下降直管下端为锯齿状出口,保证鼓泡洗涤无腾涌现象,同时也为气体洗涤过程形成有效气体通道,促进煤气平稳洗涤。
[0019]3、本技术设置的多级热回收器能够高效回收所产生的不同等级的蒸汽,提高废热回收的经济价值,且粗煤气进入壳体首先与过热器产生热交换产生大量的过热蒸汽,从而回收大量的过热蒸汽。
[0020]4、本技术设备占地面积小、投资低,煤气洗涤效率高,热回收效率高,运行费用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
壳体、2
‑
入气口、3
‑
排气口、4
‑
排渣口、5
‑
溢流口、6
‑
喷淋环、7
‑
热回收器Ⅰ、7.1
‑
锅炉给水口、7.2
‑
低压饱和蒸汽出口、8
‑
热回收器Ⅱ、8.1
‑
中压锅炉给水口、8.2
‑
中压饱和蒸汽出口、9
‑
过热器、9.1
‑
饱和蒸汽入口、9.2
‑
过热蒸汽出口、10
‑
洗涤水、11
‑
下降直管、12
‑
下降锥形管、13
‑
煤气富集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一种一体式废热回收洗涤冷却器,包括壳体1、热回收器Ⅰ7、热回收器Ⅱ8和过热器9,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入气口2,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有排渣口4,所述过热器9、热回收器Ⅱ8和热回收器Ⅰ7从上到下依次设在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过热器9设有饱和蒸汽入口9.1和过热蒸汽出口9.2,所述热回收器Ⅱ8设有中压锅炉给水口8.1和中压饱和蒸汽出口8.2,所述热回收器Ⅰ7设有锅炉给水口7.1和低压饱和蒸汽出口7.2,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一端且位于热回收器Ⅱ8和热回收器Ⅰ7之间设有排气口3,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还设有下降锥形管12和下降直管11,所述下降锥形管12的管壁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夹角为25度,所述下降锥形管12的大端口与壳体1内壁连接并位于热回收器Ⅱ8与排气口3之间,所述下降锥形管12的小端口与下降直管11的上端连接,所述下降直管11的下端穿过热回收器Ⅰ7并位于排渣口4上方,所述壳体1内腔下部设有洗涤水10,所述热回收器Ⅰ7顶面位于洗涤水10的液面以下300mm,所述下降直管11的底端位于洗涤水10的液面以下1500mm,所述下降直管11的底端是锯齿状出口,所述下降直管11的上端设有喷淋环6,所述喷淋环6位于洗涤水10的液面以上500mm,所述壳体1外侧壁的另一端设有溢流口5,所述排气口3与洗涤水10液面的
距离等于壳体1直径的1.2倍,所述溢流口5与洗涤水液面位于同一平面。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1所示,一种一体式废热回收洗涤冷却器,包括壳体1、热回收器Ⅰ7、热回收器Ⅱ8和过热器9,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入气口2,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有排渣口4,所述过热器9、热回收器Ⅱ8和热回收器Ⅰ7从上到下依次设在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过热器9设有饱和蒸汽入口9.1和过热蒸汽出口9.2,所述热回收器Ⅱ8设有中压锅炉给水口8.1和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废热回收洗涤冷却器,包括壳体(1)、热回收器Ⅰ(7)、热回收器Ⅱ(8)和过热器(9),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入气口(2),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有排渣口(4),所述过热器(9)、热回收器Ⅱ(8)和热回收器Ⅰ(7)从上到下依次设在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一端且位于热回收器Ⅱ(8)和热回收器Ⅰ(7)之间设有排气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还设有下降锥形管(12)和下降直管(11),所述下降锥形管(12)的大端口与壳体(1)内壁连接并位于热回收器Ⅱ(8)与排气口(3)之间,所述下降锥形管(12)的小端口与下降直管(11)的上端连接,所述下降直管(11)的下端穿过热回收器Ⅰ(7)并位于排渣口(4)上方,所述壳体(1)内腔下部设有洗涤水(10),所述壳体(1)外侧壁的另一端设有溢流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废热回收洗涤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9)设有饱和蒸汽入口(9.1)和过热蒸汽出口(9.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废热回收洗涤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器Ⅱ(8)设有中压锅炉给水口(8.1)和中压饱和蒸汽出口(8.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永飞,李小红,范辉,施福富,刘丰力,张爱民,申改燕,杨丽超,张敏,马伟,
申请(专利权)人:赛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