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993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直线料道,直线料道的入料口连通有料斗、其出料口连通有接料机构,直线料道的出料口上方设置有隔料机构,隔料机构与隔料纵移机构相连接,隔料纵移机构与隔料升降机构相连接;接料机构包括上壳接料胎具,上壳接料胎具的上方设置有取壳机构;取壳机构与取壳升降机构相连接,取壳升降机构与取壳纵移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料装置的隔料机构能够将直线料道中的调节器壳体与其前方的上壳接料胎具中的调节器壳体分隔开,使得错位过程不会对调节器壳体造成损伤;挡料机构的设置使得上壳接料胎具内的调节器壳体顶部保持水平状态,避免其前端翘起脱离上壳接料胎具。上壳接料胎具。上壳接料胎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器生产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液器是一种主要用于静脉输液的医疗耗材,一般由静脉针、护帽、长导管、过滤器、流速调节器等部件连接组成;流速调节器由调节器壳体和滚轮组成,通过,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来调整药液的流入速度。目前现有的调节器壳体上料装置大多采用错位上料的方式进行上料,接料机构内具有2N个储料槽,上料机构先将N个调节器壳体输送至接料机构的储料槽内,再将接料机构与上料机构错位,上料机构再将N个调节器壳体输送至接料机构剩下的N个储料槽内,完成调节器壳体的上料。在接料机构相对于上料机构进行错位时,由于调节器壳体从上料机构输送到接料机构中时是一个紧接着下一个的,故在前后两批调节器壳体相碰触的状态下,接料机构带动前一批调节器壳体直接横移进行错位时容易导致后一批调节器壳体出现损伤,调节器壳体受损会影响输液器的正常生产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上料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直线料道(2),直线料道(2)的入料口连通有料斗、其出料口连通有接料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料道(2)的出料口上方设置有隔料机构(5),隔料机构(5)与隔料纵移机构相连接,隔料纵移机构与隔料升降机构(6)相连接;所述接料机构(3)包括上壳接料胎具(31),上壳接料胎具(31)的上方设置有取壳机构(4);所述取壳机构(4)与取壳升降机构(7)相连接,取壳升降机构(7)与取壳纵移机构(8)相连接;所述上壳接料胎具(31)的侧方设置有错位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料机构(5)包括脱料单元、脱料连板(55)、脱料板座板(56),脱料板座板(56)上间隔固定设置有多个脱料连板;所述脱料单元为多个,多个脱料单元等间距间隔设置于一个脱料连板(55)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单元包括前脱料杆(51)、后脱料杆(52)、脱料杆座板(53),脱料杆座板(53)固定设置于脱料连板(55)的底部;所述前脱料杆(51)、后脱料杆(5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其顶端均插置于脱料杆座板(53)内部;所述前脱料杆(51)、后脱料杆(52)的顶端分别连接有脱料弹簧(54),脱料弹簧(54)沿竖向设置于脱料杆座板(53)的内部,脱料弹簧(54)的顶端与脱料连板(55)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接料胎具(31)上设置有前高后低的坡形通道(32);所述坡形通道(32)为多个,多个坡形通道沿横向等间距间隔排列于上壳接料胎具(31)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器调节器壳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接料胎具(31)的前侧设置有挡料机构(9),挡料机构(9)包括胎具挡料板(91)、压料柱(92)、挡料拉簧(93),胎具挡料板(91)的底部通过合页铰接于上壳接料胎具(31)上;所述压料柱(92)的前端固定连接于胎具挡料板(91)的顶部;所述胎具挡料板(91)的左端、右端分别通过挡料拉簧(93)与上壳接料胎具(31)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朝气李艳伟赵尊玄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凯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