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均热板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均热板。
技术介绍
[0002]均热板通常用于需小体积或需快速散高热的电子产品,例如服务器、高档图形卡等产品。均热板是由纯水注入布满了微结构的容器而成的双相流体装置,其工作原理包括了传导、蒸发、对流、凝固四个主要步骤,热由外部高温区经由热传导进入板内,接近点热源周遭的水会迅速地吸收热量气化成蒸气,带走大量的热能,再利用水蒸气的潜热性,当板内蒸汽由高压区扩散到低压区(亦即低温区),蒸气接触到温度较低的内壁时,水蒸气会迅速地凝结成液体并放出热能。凝结的水靠微结构的毛细作用流回热源点,完成一个热传循环,形成一个水与水蒸气并存的双相循环系统。
[0003]目前的超薄均热板一般是在两平板之间设计支撑结构以支撑形成内部腔体,内部腔体中需设计适配支撑结构的吸液芯,由于超薄均热板的厚度非常薄,内部腔体空间狭小,现有技术中支撑结构的存在导致蒸发气相工质和冷凝的液相工质循环的空间较小,空间利用率低,从而影响均热板的热循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板(1)、冷凝端吸液芯(2)、蒸发端吸液芯(3)、以及下壳板(4),所述上壳板(1)的底部设有上凹槽(11),所述下壳板(4)的顶部设有下凹槽(41),所述上壳板(1)和所述下壳板(4)焊接连接,所述上凹槽(11)和所述下凹槽(41)之间形成密封工质腔,所述冷凝端吸液芯(2)设置在所述上凹槽(11)内,所述蒸发端吸液芯(3)设置在所述下凹槽(41)内,所述蒸发端吸液芯(3)的中部向上形成有蜂窝结构(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结构(32)由所述蒸发端吸液芯(3)的中心位置向四周辐射排布,所述蜂窝结构(32)的面积占所述蒸发端吸液芯(3)面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结构(32)中相邻的蜂窝孔之间间距≥0.5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结构(32)中每个蜂窝孔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树彬,汤勇,黄皓熠,张仕伟,赵威,黎洪铭,黄梓滨,余小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