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基坑降水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的四周开设有降水渠,所述降水渠的四周灌注有多个钻孔灌注桩,每两个所述钻孔灌注桩之间高压旋喷有内排高压旋喷桩,所述钻孔灌注桩的四周还高压旋喷有外排高压旋喷桩;所述降水渠的内部插入有滤管,所述滤管的顶端连接有排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钻孔灌注桩、内排高压旋喷桩和外排高压旋喷桩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对基坑四周的地下水进行阻截,从而防止基坑内渗入地下水,使得所挖基坑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通过降水渠、滤管和排水泵之间的相互配合,可进一步对基坑四周渗入的地下水进排出降水,使得基坑的施工得到双重保障。障。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基坑降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土方工程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基坑降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坑降水是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能排除基坑土中的水分,促使土体固结,提高地基强度,同时可以减少土坡土体侧向位移与沉降,稳定边坡,消除流砂,减少基底土的隆起,使位于天然地下水以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能避免地下水的影响,提供比较干的施工条件,还可以减少土方量、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
[0003]目前常见的基坑降水所使用的方法为“井点降水法”,在基坑开挖前,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再将多个滤水管的顶端通过弯联管与环形的总管连通,同时利用抽水设备进行抽水,并将抽出的水排出至排水井内,从而使得所挖基坑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
[0004]但是上述方式会受到抽水设备功率的影响,当遇到地下水位较高水量较大时,基坑中往往还会渗入地下水,所以效果并不理想。
[0005]综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基坑降水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基坑降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基坑降水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的四周开设有降水渠,所述降水渠的四周灌注有多个钻孔灌注桩,每两个所述钻孔灌注桩之间高压旋喷有内排高压旋喷桩,所述钻孔灌注桩的四周还高压旋喷有外排高压旋喷桩;
[0008]所述降水渠的内部插入有滤管,所述滤管的顶端连接有排水泵。
[0009]优选的,所述钻孔灌注桩的桩径为1100mm
‑
1200mm。
[0010]优选的,所述内排高压旋喷桩和外排高压旋喷桩的桩径均为800mm。
[0011]优选的,所述钻孔灌注桩之间及内排高压旋喷桩之间的桩距均为1400mm。
[0012]优选的,所述外排高压旋喷桩之间的桩距为600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钻孔灌注桩、内排高压旋喷桩和外排高压旋喷桩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对基坑四周的地下水进行阻截,从而防止基坑内渗入地下水,使得所挖基坑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
[0015]2.本技术通过降水渠、滤管和排水泵之间的相互配合,可进一步对基坑四周渗入的地下水进排出降水,使得基坑的施工得到双重保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基坑待挖前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基坑;2、降水渠;3、钻孔灌注桩;4、内排高压旋喷桩;5、外排高压旋喷桩;6、滤管;7、排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
‑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基坑降水结构,包括基坑1,基坑1的四周开设有降水渠2,降水渠2的深度大于基坑1深度,降水渠2的四周灌注有多个钻孔灌注桩3,钻孔灌注桩3的桩径为1100mm
‑
1200mm,钻孔灌注桩3的施工采用跳桩法隔二钻一施工,可有效避免扰动邻近已施工桩体,每两个钻孔灌注桩3之间高压旋喷有内排高压旋喷桩4,钻孔灌注桩3与内排高压旋喷桩4之间咬合止水,钻孔灌注桩3之间及内排高压旋喷桩4之间的桩距均为1400mm,钻孔灌注桩3的四周还高压旋喷有外排高压旋喷桩5,外排高压旋喷桩5采用隔孔施工,外排高压旋喷桩5之间的桩距为600mm,内排高压旋喷桩4和外排高压旋喷桩5的桩径均为800mm;降水渠2的内部插入有滤管6,滤管6的顶端连接有排水泵7,排水泵7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从而当排水泵7运行时,可将降水渠2渗入的水通过滤管6排出。
[0023]具体工作原理:如图1
‑
3所示,在使用该高效基坑降水结构时,首先在基坑1的四周分别对降水渠2、钻孔灌注桩3、内排高压旋喷桩4及外排高压旋喷桩5进行定位放样,放样后分别对钻孔灌注桩3、内排高压旋喷桩4、外排高压旋喷桩5及降水渠2进行施工作业,通过钻孔灌注桩3与内排高压旋喷桩4之间的咬合及外排高压旋喷桩5对地下水的阻挡,可有效防止地下水对基坑1内的渗透,同时配合排水泵7及滤管6的配合,使得桩内存留的地下水进行排出降水,从而使得所挖基坑1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这就是该高效基坑降水结构的特点。
[0024]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基坑降水结构,包括基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的四周开设有降水渠(2),所述降水渠(2)的四周灌注有多个钻孔灌注桩(3),每两个所述钻孔灌注桩(3)之间高压旋喷有内排高压旋喷桩(4),所述钻孔灌注桩(3)的四周还高压旋喷有外排高压旋喷桩(5);所述降水渠(2)的内部插入有滤管(6),所述滤管(6)的顶端连接有排水泵(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3)的桩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续磊,乔永东,程浩,王向飞,张锦文,王宁,刘立龙,刘国冰,贾超超,邓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