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MLCC生坯的辅助排片装置,用于置于镍网上对MLCC生坯进行排片,所述辅助排片装置包括第一边框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形成有排片区域;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在所述辅助排片装置置于镍网上时对所述辅助排片装置进行定位;于所述辅助排片装置定位在所述镍网上时,所述第一边框位于所述镍网的外边沿的内侧。本申请有利于避免镍网上堆叠的MLCC生坯过于靠近镍网的外边沿而致使在搬运过程中振动洒落。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由第一边框的约束,有利于将MLCC生坯更加均匀地堆叠在镍网上。匀地堆叠在镍网上。匀地堆叠在镍网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MLCC生坯的辅助排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MLCC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MLCC生坯的辅助排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镍网排片以其轻薄、透气性好、排胶烧结过程中受热更均匀等优点,成为MLCC生坯主要排片方式。然而,镍网人工排片也存在以下问题:
①
人工使用毛刷力度不易掌控,导致MLCC生坯在镍网上堆叠不均匀,影响MLCC排胶烧结温度均匀性;
②
人工排片很难掌控MLCC生坯与镍网边缘的间距,靠近镍网边缘处极易存在MLCC生坯,致使搬运过程中振动洒落。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MLCC生坯的辅助排片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MLCC生坯的辅助排片装置,能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MLCC生坯的辅助排片装置,用于置于镍网上对MLCC生坯进行排片,所述辅助排片装置包括:
[0006]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形成有排片区域;
[0007]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在所述辅助排片装置置于镍网上时对所述辅助排片装置进行定位;
[0008]于所述辅助排片装置定位在所述镍网上时,所述第一边框位于所述镍网的外边沿的内侧。
[0009]可选地,所述排片区域被分隔成高度一致的若干个排片格。
[0010]可选地,若干个所述排片格呈矩阵排列。
[0011]可选地,若干个所述排片格为矩形格。
[0012]可选地,若干所述排片格的高度与所述MLCC生坯的设定堆叠高度对应。
[0013]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位于所述第二边框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二边框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为一体,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内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边框的外侧,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外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边框的内侧。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呈矩形,所述第一边框的每一侧板分别面向所述第二边框的一个侧板且相互平行并通过所述连接杆连为一体。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边框的尺寸与所述镍网的尺寸相同。
[0017]可选地,所述辅助排片装置为单体结构。
[0018]本技术辅助排片装置在第一边框的内侧形成排片区域,于辅助排片装置定位
在镍网上时,第一边框位于镍网的外边沿的内侧,使得第一边框内侧的排片区域与镍网的外边沿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进而有利于避免镍网上堆叠的MLCC生坯过于靠近镍网的外边沿而致使在搬运过程中振动洒落。而且,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借由第一边框的约束,有利于将MLCC生坯更加均匀地堆叠在镍网上。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辅助排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辅助排片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MLCC生坯的辅助排片装置100,用于置于镍网(图未示)上对MLCC生坯进行排片。
[0023]该辅助排片装置100包括第一边框10和定位结构。第一边框10的内侧形成有排片区域20;定位结构用于在辅助排片装置100置于镍网上时对辅助排片装置100进行定位。于辅助排片装置100定位在镍网上时,第一边框10位于镍网的外边沿的内侧。
[0024]本技术辅助排片装置100在第一边框10的内侧形成排片区域20,于辅助排片装置100定位在镍网上时,第一边框10位于镍网的外边沿的内侧,使得第一边框10内侧的排片区域20与镍网的外边沿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安全间距),进而有利于避免镍网上堆叠的MLCC生坯过于靠近镍网的外边沿而致使在搬运过程中振动洒落。而且,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借由第一边框10的约束,有利于将MLCC生坯更加均匀地堆叠在镍网上。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排片区域20被分隔成高度一致的若干个排片格21。由于排片区域20被分隔成高度一致的若干个排片格21,每个排片格21具有较小的面积,进而在进行MLCC生坯堆叠时,更容易使MLCC生坯均匀地堆叠在镍网上。
[0026]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若干个排片格21高度一致”指的是各排片格21的边框的高度均一致,以便于使各排片格21内MLCC生坯的堆叠高度均大致相同,进而使MLCC生坯在镍网上堆叠的更加均匀。
[0027]具体地,若干个排片格21呈矩阵排列。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0028]具体地,若干个排片格21为矩形格。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0029]具体地,若干个排片格21的高度与MLCC生坯的设定堆叠高度对应。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在镍网上需要堆叠MLCC生坯的高度来设置排片格21的高度,使其与MLCC生坯的设定堆叠高度大致相同。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包括第二边框30,第一边框10位于第二边框30的内侧且与第二边框30间隔设置,第一边框10与第二边框30连接。由于第一边框10位于第二边框30的内侧且与第二边框30间隔设置,通过第二边框30来进行定位,可以确保第一边框10内形成的排片区域20与镍网的外边沿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进而更加有利于避免镍网上堆叠的MLCC生坯在搬运过程中振动洒落,而且第二边框30的设置便于作业员对辅助排片装置100进行取放。
[0031]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边框10和第二边框30通过多个连接杆40连接为一体,多个连接杆40的内端连接在第一边框10的外侧,多个连接杆40的外端连接在第二边框30的内侧。借由多个连接杆40的设置,能够使第一边框10和第二边框30稳固的结合为一体,且结构简单。
[0032]具体地,第一边框10和第二边框30呈矩形,第一边框10的每一侧板分别面向第二边框30的一个侧板且相互平行并通过连接杆40连为一体。通过该技术手段,容易设置第一边框10与第二边框30的间距,进而容易使排片区域20的外边缘各位置均与第二边框30保持在适当间距。
[0033]具体地,第二边框30的尺寸与镍网的尺寸相同,这样在辅助排片装置100置于镍网上时,第二边框30与镍网的外边沿基本重合,进而能够实现准确的定位,确保排片区域20与镍网的外边沿之间的间距在一定间距之上,有利于避免镍网上堆叠的MLCC生坯在搬运过程中振动洒落。
[0034]具体地,辅助排片装置100为单体结构,容易进行加工。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0035]为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描述利用本申请具体示例中的辅助排片装置100进行MLCC生坯堆叠的具体过程。
[0036]首先,将镍网置于支架(图未示)上平整摆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MLCC生坯的辅助排片装置,用于置于镍网上对MLCC生坯进行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排片装置包括: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形成有排片区域;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在所述辅助排片装置置于镍网上时对所述辅助排片装置进行定位;于所述辅助排片装置定位在所述镍网上时,所述第一边框位于所述镍网的外边沿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MLCC生坯的辅助排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片区域被分隔成高度一致的若干个排片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MLCC生坯的辅助排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排片格呈矩阵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MLCC生坯的辅助排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排片格为矩形格。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MLCC生坯的辅助排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排片格的高度与所述MLCC生坯的设定堆叠高度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MLC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凯圆,敬文平,杨俊,韩玮,邓国平,刘傲,郭上铭,庄铭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宇阳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