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校正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79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射频多通道校正网络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校正网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1个校正网络壳体、8个T/R组件端射频连接器、8个耦合端射频连接器、1个天线端射频连接器、1个负载、1个校正网络盖板和1个耦合器,耦合器安装在校正网络壳体内,T/R组件端射频连接器、耦合端射频连接器、天线端射频连接器、负载均固定在校正网络壳体上,其特征在于:耦合器为微带带状线形式,8个耦合器天线端及8个耦合器T/R端并行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工简单,一致性高,体积小,易安装等特点,可降低馈线系统的复杂度,节省空间,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校正网络


[0001]本技术属于射频多通道校正网络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耦合的校正网络。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随着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无人机对于边境、机场、电站、司法机构、重要会议及赛事的安全保密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无人机的黑飞问题越发严重,对于无人机的探测需求逐渐增多。雷达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对目标进行探测和感知,其中反无人机雷达主要用于探测一定范围内的小型无人机目标,通过微波探测给出无人机目标的距离、方位、高度、航速等信息,对无人机目标进行跟踪和识别。
[0003]反无人机雷达目前多采用机扫一维相控阵雷达,由于对于系统的探测精度要求较高,雷达整机需要对发射及接收通道进行幅度及相位一致性校正,天馈线及收发通道系统需要增加校正功能,天馈线分系统中需要增加校正网络,将各通道发射和校正接收信号进行耦合,为系统提供校正数据,同时校正网络需要具备体积小、插入损耗小、一致性高、性价比高等特点,因此高精度、高性价比的校正网络,对于雷达整机的精度提升,以及产品的应用和推广都有重要的意义。
[0004]现有常用的校正网络形式有微带功分耦合、金属腔孔耦合等形式,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基于行波馈源校正网络的装置》(申请号:201210411512.8),但现有技术都存在一致性差、损耗大、加工难度大、加工调试复杂等缺点,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及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校正网络。本技术在耦合器上的耦合器输入端、耦合器负载端、耦合器天线端以及耦合器T/R端均增加了切槽,将敷铜微带线露出表面,便于焊接。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道校正网络,包括1个校正网络壳体、8个T/R组件端射频连接器、8个耦合端射频连接器、1个天线端射频连接器、1个负载、1个校正网络盖板和1个耦合器,耦合器安装在校正网络壳体内,T/R组件端射频连接器、耦合端射频连接器、天线端射频连接器、负载均固定在校正网络壳体上,其特征在于:耦合器为微带带状线形式,8个耦合器天线端及8个耦合器T/R端并行排列,两个耦合器天线端的间距为28.5mm,耦合器输入端外部设置耦合端切槽,耦合端切槽的长度为8mm,宽度为5mm;耦合器负载端外部设置负载端切槽,负载端切槽的长度8mm,宽度5mm;耦合器天线端外部设置T/R组件端切槽,T/R组件端切槽的长度6mm,宽度4mm;耦合器T/R端外部设置天线端切槽,天线端切槽为长度6mm,宽度4mm。
[0007]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校正网络,其特征在于:耦合器与T/R组件端射频连接器、耦合端射频连接器、天线端射频连接器、负载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0008]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校正网络,其特征在于:校正网络盖板固定在校正网络壳体上。
[0009]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校正网络,其特征在于:耦合器采用4层微带板压合而成,微带板选用罗杰斯4350板材。
[0010]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校正网络,其特征在于:耦合器宽度为13mm,长度为240mm,耦合器表面进行敷铜镀金。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主通道上的信号耦合至辅助通道,控制主通道的耦合度,能够满足校正通道的正常工作;将耦合器装在校正壳体中,通过射频连接器与耦合器连接,可以完成微波传输过程中的模式变换和匹配,实现校正网络能够在较宽的带宽范围内工作;校正网络体积较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插入损耗小,实现了校正网络与雷达校正系统的适配。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校正网络整体布局图。
[0013]图2耦合器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校正网络壳体1、T/R组件端射频连接器2、耦合端射频连接器3、天线端射频连接器4、负载5、校正网络盖板6、耦合器输入端7、耦合器负载端8、耦合器天线端9、耦合器T/R端10、耦合器11、耦合端切槽12、T/R组件端切槽13、天线端切槽14、负载端切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本技术的多通道校正网络适用频段为1GHz~6GHz。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通道校正网络包括1个校正网络壳体1;8个T/R组件端射频连接器2;8个耦合端射频连接器3;1个天线端射频连接器4;1个负载5;1个校正网络盖板6;1个耦合器11。本技术的多通道校正网络耦合器11安装在校正网络壳体1内,T/R组件端射频连接器2、耦合端射频连接器3、天线端射频连接器4、负载5均固定在校正网络壳体1上,校正网络盖板6通过螺钉固定在校正网络壳体上,使腔体内部形成屏蔽腔,减小外部信号对校正网络性能指标的影响。耦合器11与T/R组件端射频连接器2、耦合端射频连接器3、天线端射频连接器4、负载5均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0017]如图2所示,耦合器11为微带带状线形式,主通道信号通过微带带状线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可降低主通道的传输损耗,采用微带带状线的设计方式,设计出的校正网络体积较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插入损耗小,实现了校正网络与雷达校正系统的适配。耦合器11采用4层微带板压合而成,微带板选用罗杰斯4350板材,能够很好的保证耦合器的性能指标以及通道间指标的一致性,耦合器11宽度为13mm,长度为240mm,耦合器表面进行敷铜镀金工艺进行加工,对内部信号进行屏蔽,保证信号在传输时不产生谐振,同时耦合器11安装与校正壳体1内时可以形成良好的接地。8个耦合器天线端9及8个耦合器T/R端10并行排列,两个耦合器天线端9的间距为28.5mm,与雷达天线分系统的天线间距保持一致,满足天线波束扫描角度要求。
[0018]如图2所示,为保证安装与校正壳体1上的射频连接器能够与耦合器11进行较好的安装及焊接,在耦合器11上的耦合器输入端7、耦合器负载端8、耦合器天线端9以及耦合器T/R端10均进行了切槽加工,将敷铜微带线露出表面,便于焊接。耦合器输入端7外部设置耦合端切槽12,耦合端切槽12的长度为8mm,宽度为5mm;耦合器负载端8外部设置负载端切槽15,负载端切槽15的长度8mm,宽度5mm;耦合器天线端9外部设置T/R组件端切槽13,T/R组件端切槽13的长度6mm,宽度4mm;耦合器T/R端10外部设置天线端切槽14,天线端切槽14为长度6mm,宽度4mm。
[0019]本技术的通过主通道上的信号耦合至辅助通道,控制主通道的耦合度,能够满足校正通道的正常工作,通过调整主通道及辅助通道的部分微带线线宽,进行阻抗变换及驻波匹配,同时降低反向耦合度系数,降低外部信号对校正信号的影响,将耦合器装在校正壳体中,通过射频连接器与耦合器连接,可以完成微波传输过程中的模式变换和匹配,实现校正网络能够在较宽的带宽范围内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校正网络,包括1个校正网络壳体、8个T/R组件端射频连接器、8个耦合端射频连接器、1个天线端射频连接器、1个负载、1个校正网络盖板和1个耦合器,耦合器安装在校正网络壳体内,T/R组件端射频连接器、耦合端射频连接器、天线端射频连接器、负载均固定在校正网络壳体上,其特征在于:耦合器为微带带状线形式,8个耦合器天线端及8个耦合器T/R端并行排列,两个耦合器天线端的间距为28.5mm,耦合器输入端外部设置耦合端切槽,耦合端切槽的长度为8mm,宽度为5mm;耦合器负载端外部设置负载端切槽,负载端切槽的长度8mm,宽度5mm;耦合器天线端外部设置T/R组件端切槽,T/R组件端切槽的长度6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军黄志华苑凤雨刘淳富李雄欣刘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雷可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