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辅助照明电视,包括后壳、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后壳的底部设有出光条;背光模组包括中框、旋转驱动组件和多个背光单元;中框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呈涡状线延伸的驱动轨道;驱动轨道半径大的一端位于前侧,其半径小的一端位于后侧;背光单元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中框上;背光单元的两端设有第一卡销,第一卡销活动嵌设于对应的驱动轨道内,背光单元均设有体积可变的可变液腔;各个背光单元的可变液腔之间依次通过弹性液囊串联在一起;弹性液囊内充填有能够对光进行散射的玻璃微珠胶体液;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各个背光单元同步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背光单元的利用率,使得背光光线柔和均匀。使得背光光线柔和均匀。使得背光光线柔和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辅助照明电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视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辅助照明电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电视机也越来越普及,液晶电视机主要由背光模组、液晶面板以及控制电路三大部分组成。
[0003]目前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模组的光线射出方向均是朝向液晶面板,只具备单一的为液晶面板提供背景光的功能,在电视机不工作时处于闲置状态,使得背光模组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辅助照明电视。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辅助照明电视,包括后壳、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液晶面板设于后壳的前侧,所述背光模组设于后壳内并位于液晶面板的后侧;所述后壳的底部设有出光窗口,所述出光窗口内设有出光条;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中框、旋转驱动组件和多个背光单元;所述中框的左右两侧壁上均间隔开设有多个呈涡状线延伸的驱动轨道;所述驱动轨道半径大的一端位于前侧,其半径小的一端位于后侧;多个所述背光单元从上往下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背光单元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中框上;每个所述背光单元的两端均分别设有第一卡销,所述第一卡销活动嵌设于对应的驱动轨道内,每个所述背光单元均设有体积可变的可变液腔;各个所述背光单元的可变液腔之间依次通过弹性液囊串联在一起;所述弹性液囊内充填有能够对光进行散射的玻璃微珠胶体液;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各个背光单元同步转动;其中,在所述第一卡销移动至驱动轨道半径大的一端时,所述弹性液囊内的玻璃微珠胶体液被吸入可变液腔内;在所述第一卡销移动至驱动轨道半径小的一端时,所述可变液腔内的玻璃微珠胶体液排出至弹性液囊内。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背光单元均包括第一透镜、LED灯组以及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前侧为圆弧状出光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后侧为平面状进光面,所述第二透镜密封活动套设于第一透镜外侧,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形成有可变液腔,所述第一透镜的两端分别对应转动连接在中框上,所述第二透镜的两端分别凸设有第一卡销,所述LED灯组的两端对应固定连接在第一透镜的两端并位于第一透镜的后侧。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中框的前侧还固定有对光线进行散射的匀光板。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多组同步带轮组,所述电机安装在中框的一侧,相邻背光单元之间分别通过同步带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一组同步带轮组与其中一个背光单元的一端传动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端部开设有液道,所述液道的一端可变液腔连通,所述液道的另一端与弹性液囊连通。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一一对应每个背光单元分别设有反射棱镜,所述反射棱镜的高度由下往上依次增大。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一一对应每个反射棱镜分别设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中框上,所述反射板位于对应的反射棱镜的下方。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两端的前侧分别对应铰接在中框上,所述反射板两端的后侧分别对应活动铰接在中框上,所述背光模组还设有用于调节反射板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位于中框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输出端与各个反射板的后侧活动铰接。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推杆和铰接杆,所述推杆安装在中框上,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铰接杆还与各个发射板的后侧活动铰接。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的反射面涂覆有滤波涂料。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旋转驱动组件能够同步驱动各个背光单元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背光单元在旋转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以及驱动轨道的配合下,在电视机正常工作时,背光单元为液晶面板提供背光,在电视机切换为辅助照明状态时,背光单元通过出光条进行辅助照明,提高背光单元的利用率。
[0016]同时本专利技术在各个背光单元内设置体积可变的可变液腔,并通过各个弹性液囊将各个可变液腔串联在一起,在弹性液囊内填充能够对光进行散射的玻璃微珠胶体液,从而在为液晶面板提供背光时,弹性液囊内的玻璃微珠胶体液进入可变液腔内,对光线进行散射后投射至液晶面板上,使得光线柔和均匀。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5中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背光单元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7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后壳;2、液晶面板;3、背光模组;31、中框;311、驱动轨道;312、限位孔;321、电机;322、同步带轮组;33、背光单元;331、第一透镜;3311、液道;332、LED灯组;333、第二透镜;3331、第一卡销;334、可变液腔;34、弹性液囊;35、匀光板;36、反射棱镜;37、反射板;381、推杆;382、铰接杆;4、出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专利技术的实
施范围局限于此。
[0019]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辅助照明电视,包括后壳1、液晶面板2和背光模组3;所述液晶面板2设于后壳1的前侧,所述背光模组3设于后壳1内并位于液晶面板2的后侧;所述后壳1的底部设有出光窗口,所述出光窗口内设有出光条4;具体地,出光条4的出光面朝向液晶面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背光模组3包括中框31、旋转驱动组件和多个背光单元33;所述中框31的左右两侧壁上均间隔开设有多个呈涡状线延伸的驱动轨道311;所述驱动轨道311半径大的一端位于前侧,其半径小的一端位于后侧;多个所述背光单元33从上往下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背光单元3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中框31上;每个所述背光单元33的两端均分别设有第一卡销3331,所述第一卡销3331活动嵌设于对应的驱动轨道311内,每个所述背光单元33均设有体积可变的可变液腔334;各个所述背光单元33的可变液腔334之间依次通过弹性液囊34串联在一起;所述弹性液囊34内充填有能够对光进行散射的玻璃微珠胶体液;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各个背光单元33同步转动;其中,在所述第一卡销3331移动至驱动轨道311半径大的一端时,所述弹性液囊34内的玻璃微珠胶体液被吸入可变液腔334内;在所述第一卡销3331移动至驱动轨道311半径小的一端时,所述可变液腔334内的玻璃微珠胶体液排出至弹性液囊34内。
[0020]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是:当电视机正常工作时,旋转驱动组件驱动各个背光单元33转动至朝向液晶面板2,由于驱动轨道311半径大的一端位于前侧,背光单元33转动过程中,可变液腔334的体积增大,将弹性液囊34内的玻璃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辅助照明电视,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1)、液晶面板(2)和背光模组(3);所述液晶面板(2)设于后壳(1)的前侧,所述背光模组(3)设于后壳(1)内并位于液晶面板(2)的后侧;所述后壳(1)的底部设有出光窗口,所述出光窗口内设有出光条(4);所述背光模组(3)包括中框(31)、旋转驱动组件和多个背光单元(33);所述中框(31)的左右两侧壁上均间隔开设有多个呈涡状线延伸的驱动轨道(311);所述驱动轨道(311)半径大的一端位于前侧,其半径小的一端位于后侧;多个所述背光单元(33)从上往下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背光单元(3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中框(31)上;每个所述背光单元(33)的两端均分别设有第一卡销(3331),所述第一卡销(3331)活动嵌设于对应的驱动轨道(311)内,每个所述背光单元(33)均设有体积可变的可变液腔(334);各个所述背光单元(33)的可变液腔(334)之间依次通过弹性液囊(34)串联在一起;所述弹性液囊(34)内充填有能够对光进行散射的玻璃微珠胶体液;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各个背光单元(33)同步转动;其中,在所述第一卡销(3331)移动至驱动轨道(311)半径大的一端时,所述弹性液囊(34)内的玻璃微珠胶体液被吸入可变液腔(334)内;在所述第一卡销(3331)移动至驱动轨道(311)半径小的一端时,所述可变液腔(334)内的玻璃微珠胶体液排出至弹性液囊(3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辅助照明电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背光单元(33)均包括第一透镜(331)、LED灯组(332)以及第二透镜(333),所述第一透镜(331)的前侧为圆弧状出光面,所述第一透镜(331)的后侧为平面状进光面,所述第二透镜(333)密封活动套设于第一透镜(331)外侧,所述第二透镜(333)与第一透镜(331)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透镜(331)与第二透镜(333)之间形成有可变液腔(334),所述第一透镜(331)的两端分别对应转动连接在中框(31)上,所述第二透镜(333)的两端分别凸设有第一卡销(3331),所述LED灯组(332)的两端对应固定连接在第一透镜(331)的两端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维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