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及其悬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悬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在转向时导致失控的原因有两种,一种为轮胎达到侧向力附着极限侧滑,另一种为离心力产生的侧翻力矩过大导致侧翻。商用车以及SUV由于质心较高,其失控原因主要为后者。因此商用车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抗侧翻设计。
[0003]现有的抗侧翻手段除了基础的底盘设计与调校外,多为电子辅助系统,比如主动转向技术、半主动/主动悬架技术、和基于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实现的差动制动技术。
[0004]首先,基础的底盘设计与调校对于提升抗侧翻能力的效果有限,随着商用车载重能力的日益提升,其早已无法满足性能需求。其次,通过主动转向或ESC差动制动这一类的电子辅助技术,其在作动时虽能够保护车辆不发生侧翻,但会导致车辆偏离原本的驾驶员预期行驶轨迹,同样有可能产生危险导致乘员伤亡。而主动悬架技术由于耗能大、控制复杂、成本高、寿命短,当前难以大规模应用。
[0005]综上所述,如何解决车辆的悬架结构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悬架结构,包括前轴悬架(15)和后轴悬架(1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悬架(15)和所述后轴悬架(16)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对称布置于车体(1)的左右两侧的转向悬架;所述转向悬架包括转向立柱(2)、转向杆组(100)和抗翻杆组(200);所述转向立柱(2)的中部与所述转向立柱(2)所在侧的车轮(3)连接;转向杆组(100),用于连接所述转向立柱(2)与所述车体(1),以适配所述车轮(3)的转向动作;抗翻杆组(200),包括摆转件(4)、弹性连接件(5)、偏距连杆(6)和推拉杆(7);所述摆转件(4)的固定端铰接于所述车体(1)的顶部且靠近所述车体(1)的侧部布置,所述摆转件(4)的摆转端包括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弹性连接件(5)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体(1)的顶部且靠近所述车体(1)的中部布置,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所述推拉杆(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偏距连杆(6)铰接;所述偏距连杆(6)固定于所述转向立柱(2)的柱身上;其中,所述偏距连杆(6)与所述转向立柱(2)的连接节点定义为固定节点,所述推拉杆(7)与所述第二铰接部的铰接点定义为第一铰接点(8),所述推拉杆(7)与所述偏距连杆(6)的铰接点定义为第二铰接点(9),所述第二铰接点(9)在所述车轮(3)的行走基准面(19)上的投影点,相对所述固定节点与所述第一铰接点(8)连线在所述行走基准面(19)的投影线偏离预设距离,以使所述车轮转弯时,所述弹性连接件(5)具有带动所述车体(1)向弯内侧倾斜的弹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前轴悬架(15)包括对称布置于车体(1)的左右两侧的转向悬架时,所述第二铰接点(9)在所述车轮(3)的行走基准面(19)上的投影点,相对所述固定节点与所述第一铰接点(8)连线在所述行走基准面(19)的投影线向车辆前行的方向(a)偏离预设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后轴悬架(16)包括对称布置于车体(1)的左右两侧的转向悬架时,所述第二铰接点(9)在所述车轮(3)的行走基准面(19)上的投影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渌爻,张明轩,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恒润天津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