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阀的阀芯阀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43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调节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阀的阀芯阀座结构,包括阀盖、阀体、分隔部件、第一阀杆、阀芯、第二阀杆、阀笼和阀座,所述第二阀杆上端与第一阀杆下端同轴连接,所述阀芯与第二阀杆下端一体连接,所述阀芯的芯体上部外壁向外凸设有止位环;所述阀笼底部设置有可供阀芯穿过的开窗,所述阀芯能够在阀笼内上下移动,所述阀笼顶板设置有与第二阀杆导向配合的导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第二阀杆与阀芯整体变换为碳化钨并进行一体化加工,提高整体的强度、耐磨性和冲击韧性;增加阀笼,减少阀芯、阀杆的波动,提高调节精度的稳定性;将阀座材质变更为碳化钨,使得有效减少了调节阀的磨损情况,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阀的阀芯阀座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调节阀
,具体涉及一种调节阀的阀芯阀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炭黑行业中,如图1所示,在原料油输送及回流系统中,设置有油泵b、预热器c、反应炉d、调节阀e、回流冷却器f和储油罐a。具体操作时,储油罐a中储存的原料油先经油泵b加压后通过管线输送至预热器c加热,加压加热后的原料油大部分进入反应炉d进行后续处理,剩余部分进入回流管线,经回流管线设置的调节阀e控制流量和回流冷却器f调温后再次返回到储油罐a中。
[0003]由于原料油进入反应炉d需要高温高压,而回流进入储油罐a的原料油需要低压输送,故设置调节阀e进行降压处理,即在调节阀e的前后端形成高压差。由于调节阀e长期在压差很大且高温的原料油介质中使用,造成该调节阀e的阀体内部阀芯、阀座磨损严重,进而无法正常自动调节,控制精度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0004]现有调节阀e的阀芯、阀座在原料油系统中工作短则一个月长则半年就磨损严重,无法实现自动调节,更换频率高;现有调节阀e的阀座采用螺纹方式固定在阀体内腔,密封面冲击损坏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原油输送技术中高温高压原料油介质对调节阀的冲击使其阀芯、阀座磨损严重,调节阀控制精度降低,使用周期极短、需经常更换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调节阀的阀芯阀座结构。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调节阀的阀芯阀座结构,包括阀盖、阀体、分隔部件、第一阀杆、阀芯,所述阀盖的中腔竖直设置有第一阀杆,所述分隔部件将阀体内腔分为下侧进料腔和上侧出料腔,所述分隔部件上开设有阀口,所述阀盖下端与阀体上端密封连接,此外还包括第二阀杆、阀笼和环形设置的阀座,所述第二阀杆上端与第一阀杆下端同轴连接,所述阀芯与第二阀杆下端一体连接,所述阀芯的芯体上部外壁向外凸设有止位环;所述阀笼底部设置有可供阀芯穿过的轴向开窗,所述阀笼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轴向开窗贯穿的径向流通口,所述阀芯能够在阀笼内上下移动,所述阀笼顶板设置有与第二阀杆导向配合的导向孔,所述阀笼上部外壁与阀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阀口为阶梯孔结构,所述阀口的上部大孔与阀座的座体外壁中部向外凸起的凸环周身间隙配合,所述阀口的下部小孔与阀座下部外壁间隙配合,所述阀口的上部大孔与凸环下端面之间密封环设有阀座垫片;所述阀笼的环形下端面设置在阀座的凸环上端面,且阀座的上部外壁与阀笼的下部内壁间隙配合;所述阀芯的止位环能够与阀座的座体上端面止位密封配合。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阀杆与阀芯整体是采用碳化钨制成的。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阀座以其水平中心面上下对称。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阀座是采用碳化钨制成的。
[0010]进一步优选的,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第一阀杆的杆体下部与第二阀杆的杆体上部的重合位置分别对应设置有容纳孔,所述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通过容纳孔内穿设的插销相连。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阀盖下端面与阀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阀盖垫片。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用寿命较长,实际操作中已正常使用一年半且未进行更换,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将调节阀的第二阀杆与阀芯进行一体化加工,使得阀芯不易脱落,更好的提高整体强度;
[0014]2.第二阀杆、阀芯及阀座材质变换为整体碳化钨,提高整体的耐磨性、强度和冲击韧性,使用寿命延长;
[0015]3.在阀体内腔增加阀笼,阀笼的导向孔限制第二阀杆的运动方向,阀笼内壁减少阀芯的波动,减少介质对阀芯的冲击,提高了调节精度的稳定性,使得整体寿命延长;
[0016]4.阀座采用导向阀笼压紧方式连接,减少阀座螺纹连接时介质冲刷造成螺纹磨损严重以致出现阀座松动的情况;阀座结构采用上下对称型,在阀座上端磨损严重需更换时,可翻转继续使用,降低了更换频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现有技术下原料油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拆解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1]图中:a

储油罐;b

油泵;c

预热器;d

反应炉;e

调节阀;f

回油冷却器;1

阀盖;2

第一阀杆;3

第二阀杆;4

阀芯;4a

止位环;5

阀笼;6

阀座;6a

凸环;7

分隔部件; 8

阀盖垫片;9

阀座垫片;10

插销;11

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
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4]如图2和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调节阀的阀芯阀座结构的实施例,包括阀盖1、阀体、分隔部件7、第一阀杆2、阀芯4,所述阀盖1的中腔竖直设置有第一阀杆2,所述分隔部件7将阀体内腔分为下侧进料腔和上侧出料腔,所述分隔部件7上开设有阀口11,所述阀盖1下端与阀体上端密封连接,此外还包括第二阀杆3、阀笼5和环形设置的阀座6,所述第二阀杆3上端与第一阀杆2下端同轴连接,所述阀芯4与第二阀杆3下端一体连接,一体化加工的方式增加第二阀杆3与阀芯4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阀芯4的芯体上部外壁向外凸设有止位环4a;所述阀笼5底部设置有可供阀芯4穿过的轴向开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阀的阀芯阀座结构,包括阀盖(1)、阀体、分隔部件(7)、第一阀杆(2)、阀芯(4),所述阀盖(1)的中腔竖直设置有第一阀杆(2),所述分隔部件(7)将阀体内腔分为下侧进料腔和上侧出料腔,所述分隔部件(7)上开设有阀口(11),所述阀盖(1)下端与阀体上端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阀杆(3)、阀笼(5)和环形设置的阀座(6),所述第二阀杆(3)上端与第一阀杆(2)下端同轴连接,所述阀芯(4)与第二阀杆(3)下端一体连接,所述阀芯(4)的芯体上部外壁向外凸设有止位环(4a);所述阀笼(5)底部设置有可供阀芯(4)穿过的轴向开窗,所述阀笼(5)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轴向开窗贯穿的径向流通口,所述阀芯(4)能够在阀笼(5)内上下移动,所述阀笼(5)顶板设置有与第二阀杆(3)导向配合的导向孔,所述阀笼(5)上部外壁与阀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阀口(11)为阶梯孔结构,所述阀口(11)的上部大孔与阀座(6)的座体外壁中部向外凸起的凸环(6a)周身间隙配合,所述阀口(11)的下部小孔与阀座(6)下部外壁间隙配合,所述阀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许朋朱连超黄森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安仑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