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轮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40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轮碾机,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碾法制备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缺乏揉搓作用和试件表面会出现集料破碎及棱角被破坏情况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导轨组件、试模组件、轮碾组件和支架,所述导轨组件和支架设置在底座上,试模组件设置在导轨组件上,轮碾组件设置在试模组件上,轮碾组件和支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用多种规格的试模组件,以制作多种大小规格不同的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能够间接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形成揉搓作用,使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快速稳定并形成密实结构,从而保证试件表面的纹理构造能够反映现场真实情况,使抗滑性能检测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压实完成后沥青混凝土试件表面无需二次处理。青混凝土试件表面无需二次处理。青混凝土试件表面无需二次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作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轮碾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公路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作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轮碾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多采用沥青路面,占比95%以上,沥青路面竣工初期抗滑性能均可满足技术要求,但服役过程中抗滑性能衰减迅速,难以保证行车安全,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0003]造成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快速衰减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与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及环境气候条件等外在因素有关外,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加入与抗滑性能有关的技术指标并进行检验以提升路面材料自身抗滑性能也非常必要。室内试验阶段可采用表面构造深度或摆式摩擦仪测得的摆值作为评价压实混合料抗滑性能的指标。
[0004]评价压实混合料的抗滑特征时,通常需制备板型试件。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中规定采用轮碾法(T0703)制备此类试件。由于缺乏揉搓作用,因此制件时通常需经过反复碾压才能使试件达到规定的密实度,另一方面,由于碾压轮为整体式刚性材质,因此,试件表面会出现集料破碎及棱角被破坏的情况。
[0005]集料破碎或棱角破坏将直接造成所测摆值增大或减小,同时影响构造深度检测,因此,我国现行规范中的板型试件制备方法无法用于科学评价混合料的抗滑性能,需进行必要的改进。
[000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急需一种制作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轮碾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制作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轮碾机,解决现有技术轮碾法制备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缺乏揉搓作用和试件表面会出现集料破碎及棱角被破坏情况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制作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轮碾机,包括底座、导轨组件、试模组件、轮碾组件和支架,所述导轨组件和支架设置在底座上,试模组件设置在导轨组件上,轮碾组件设置在试模组件上,轮碾组件和支架连接。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一端与轮碾组件的一端连接,升降柱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
[0011]进一步地,导轨组件包括固定导轨,固定导轨包括两条导轨,两条导轨的间距固定。
[0012]进一步地,试模组件包括试模座和试模,试模设置在试模座上。
[0013]进一步地,试模座为平板,平板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的面积小于第二层的
面积,第一层能够插入试模。
[0014]进一步地,试模座上设有滑轮,滑轮能够在导轨组件上滚动。
[0015]进一步地,试模包括边框,试模两端开口。
[0016]进一步地,轮碾组件包括转轴、悬臂和碾轮。
[0017]进一步地,转轴分别与升降柱和悬臂连接,碾轮设置在悬臂的一端。
[0018]进一步地,碾轮与试模组件连接,碾轮与试模组件的接触面为弧面。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0](1)本专利技术的导轨组件可适用多种规格的试模组件,以制作多种大小规格不同的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丝杠能够控制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同时相向或背向运动,从而调节第一活动导轨和第二活动导轨的间距,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试模组件;
[0021](2)本专利技术的碾轮与旋转板在接触以及碾压时,旋转板做往返运动并同时绕转轴发生周期性转动,如此能够间接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形成揉搓作用,使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快速稳定并形成密实结构;
[0022](3)经本专利技术制作的试件表面纹理构造完整,能够提升抗滑性能检测的准确性。由于本专利技术增加了揉搓作用,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压实过程中,能够减少因为挤压而破碎的情况,特别是减少板型试件表面的集料破碎情况,从而保证试件表面的纹理构造能够反映现场真实情况,使抗滑性能检测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0023](4)本专利技术在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的制件过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无损失,下料更加精确。未压实成型前,装入试模中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松散,体积必然大于完成的试件体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高度高于试模的边框,按照现行规范方法碾压时有混合料损失,因此,现行规范要求按照1.03的系数称料来弥补该部分损失。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试模组件后,装入试模组件中的未压实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高度低于外模,压实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始终处于试模组件内,因此可以避免造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损失,因此,下料时按照实际需要准确称量即可;
[0024](5)压实成型后沥青混凝土试件表面更加平整。现行规范方法中由于轮碾组件为弧形,停止碾压后沥青混凝土试件表面并不平整,表现为一侧偏高或中间呈弧形下凹,因此需要借助小型击实锤锤击处理,以保证试件表面平整。而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试模组件后,可通过旋转板组突出内模边框的高度来判断沥青混凝土试件是否达到要求的厚度,从而对沥青混凝土试件的密实度控制更加精准,旋转板组形成的面接触也更易于保证试件表面的平整性,压实完成后试件表面不需二次处理;
[0025](6)不同配比或者不同材料组成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松散程度不同,制作单位体积试件需要的各混合料的初始体积不同,因此可调升降的内模所带来的可变容积的混合料仓可以适配不同配比或者不同材料组成的混合料的初始体积,使不同初始体积的混合料都能制作成符合要求的试件;
[0026](7)本专利技术的轮碾组件适用多种规格的试模组件,以制作多种大小规格不同的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第一附加件和第二附加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与碾轮固定连接,以适应较大规格的试模组件;也可以向悬臂方向折起,使碾轮单独碾压较小规格的试模组件,以减小轮碾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节省操作者的体力。
[0027]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
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8]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轮碾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底座和导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活动导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试模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试模组件分解示意图;
[0034]图6为碾压轮展开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碾压轮折叠状态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1‑
底座;2

导轨组件;3

试模组件;4

轮碾组件;5

支架;6

升降柱;11

第一滑槽;12

第二滑槽;2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轮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导轨组件(2)、试模组件(3)、轮碾组件(4)和支架(5),所述导轨组件(2)和支架(5)设置在底座(1)上,试模组件(3)设置在导轨组件(2)上,轮碾组件(4)设置在试模组件(3)上,轮碾组件(4)和支架(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轮碾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柱(6),所述升降柱(6)的一端与轮碾组件(4)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柱(6)的另一端与支架(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轮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件(2)包括固定导轨(21),固定导轨(21)包括两条导轨,两条导轨的间距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板型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轮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模组件(3)包括试模座(31)和试模(32),试模(32)设置在试模座(31)上。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斌邱文利许忠印孟会林邱爽刘华君刘鹏祥张少波李阳栾扬马义东张垚崔旭孙超王蕊高孟旻李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