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37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换工作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包括安装座;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主芯轴,及套设在主芯轴上的蜗轮,以及与蜗轮啮合传动的蜗杆;油压驱动机构同轴设置在主芯轴的内部,包括固定在安装座上的活塞杆,及套设在活塞杆外侧的滑套,及设置在滑套下方的封盖,滑套的上方连接有交换托板;活塞杆上的滑动轴段使滑套的腔体形成上升油腔和下降油腔,在活塞杆上设有上升进油路和下降进油路,活塞杆位于上升油腔的一端设有定位轴段,上升油腔设有定位腔。定位轴段和定位腔对下降的滑套起到定心导向作用,避免了滑动轴线产生偏移,保证了滑套与活塞的同轴度,进一步保证了旋转工作台的定位精度。定位精度。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换工作台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加工领域中,随着用户对高效加工需求日益提高,传统加工中心采用的单工位工作台,逐步被双工位及多工位工作台取代,以节省了工件装卸时间,提高加工效率,传统但工作台设备,在一个加工周期后,设备停止等待操作工更换工件后设备才能继续加工,由于双工位交换工作台是可以一边加工一边等待装卸工件,所以在两个加工周期内换好工件就不会影响设备连续工作,一个可以操作多台设备,节省人工,另外在无人化自动生产线,用机器人装卸工件,双工位交换工作台更是最佳选择。
[0003]现有技术中,交换工作台包括横向设置的预备工装、凸轮滚子转台和升降旋转装置,预备工装用于在凸轮滚子转台加工工件时,在其旋转工作台上预先装夹好工件,升降旋转装置在油压作用下驱动交换托板的升降,从而同时实现升降预备工装的旋转工作台和凸轮滚子转台的旋转工作台,并进行旋转交换,降低了凸轮滚子转台停机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0004]但是由于已加工工件与未加工工件重量偏差,在升降旋转装置下降过程中,交换托板旋转容易受重力影响出现倾斜现象,导致轴线朝向重的一侧产生偏移,严重影响旋转工作台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包括:安装座;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部,包括竖直设置的主芯轴,及套设在所述主芯轴上的蜗轮,以及垂直于所述主芯轴并与所述蜗轮啮合传动的蜗杆;油压驱动机构,同轴设置在所述主芯轴的内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活塞杆,及套设在所述活塞杆外侧的滑套,及设置在所述滑套下方的封盖,在所述滑套的上方连接有交换托板;其中,所述活塞杆上的滑动轴段使所述滑套的腔体形成上升油腔和下降油腔,并在所述活塞杆上设有上升进油路和下降进油路,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上升油腔的一端设有定位轴段,所述上升油腔设有与所述定位轴段配合的定位腔。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升进油路的进油孔设置在所述定位轴段的端面,当所述定位轴段在所述定位腔内滑动时,所述上升油腔内为真空状态。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下降进油路的进油孔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圆柱面上,且位于所述
滑动轴段的一端;所述活塞杆对应所述下降进油路的进油孔处设有环形油槽,并在所述封盖上设有锥形抵接面,当所述滑套上升至设定位置,所述环形油槽与所述锥形抵接面形成油压缓冲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轴段与所述滑套的接触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密封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封盖靠近所述滑套的端面上设有凸环,所述凸环嵌入所述下降油腔内,并在所述凸环的内环面和外环面上均设有密封圈。
[0011]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下降油腔靠近所述滑动轴段的台阶面上设有端面轴承。
[0012]进一步地,所述滑套的外圆柱面上沿轴线设有滑槽,所述主芯轴上设有定位键,所述定位键穿过所述主芯轴的侧壁伸入所述滑槽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主芯轴的外圆柱面上套设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且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蜗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主芯轴靠近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留有安全间隙。
[001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一端设有顶盖,且在所述顶盖的内孔设有油封结构。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上升进油路和下降进油路设置在活塞杆上,节省了外部油路布设空间,并通过定位轴段和定位腔的设置,对下降的滑套起到定心导向作用,避免了滑动轴线产生偏移,保证了滑套与活塞的同轴度,进一步保证了旋转工作台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升进油路和下降进油路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图4的A

A剖切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升油腔进油使滑套上升至最高点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6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定位轴套嵌入定位腔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降油腔进油使滑套下降至最低点的状态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安装座;11、顶盖;12、油封结构;2、旋转驱动机构;21、主芯轴;22、蜗轮;23、蜗杆;24、定位键;25、第一圆锥滚子轴承;26、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油压驱动机构;31、活塞杆;311、滑动轴段;312、上升进油路;313、下降进油路;314、定位轴段;315、环形油槽;32、滑套;321、上升油腔;322、下降油腔;323、定位腔;324、滑槽;33、封盖;331、锥形抵接面;332、凸环;4、交换托板;5、密封圈;6、端面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如图1至图9所示的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包括:安装座1,设置在预备工装和凸轮滚子转台之间;旋转驱动机构2,设置在安装座1内部,包括竖直设置的主芯轴21,及套设在主芯轴21上的蜗轮22,以及垂直于主芯轴21并与蜗轮22啮合传动的蜗杆23;通过驱动电机使蜗杆23转动,并通过蜗轮22和蜗杆23的啮合实现主芯轴21的旋转;油压驱动机构3,同轴设置在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部,包括竖直设置的主芯轴,及套设在所述主芯轴上的蜗轮,以及垂直于所述主芯轴并与所述蜗轮啮合传动的蜗杆;油压驱动机构,同轴设置在所述主芯轴的内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活塞杆,及套设在所述活塞杆外侧的滑套,及设置在所述滑套下方的封盖,在所述滑套的上方连接有交换托板;其中,所述活塞杆上的滑动轴段使所述滑套的腔体形成上升油腔和下降油腔,并在所述活塞杆上设有上升进油路和下降进油路,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上升油腔的一端设有定位轴段,所述上升油腔设有与所述定位轴段配合的定位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进油路的进油孔设置在所述定位轴段的端面,当所述定位轴段在所述定位腔内滑动时,所述上升油腔内为真空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进油路的进油孔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圆柱面上,且位于所述滑动轴段的一端;所述活塞杆对应所述下降进油路的进油孔处设有环形油槽,并在所述封盖上设有锥形抵接面,当所述滑套上升至设定位置,所述环形油槽与所述锥形抵接面形成油压缓冲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蜗轮蜗杆副和油压复合驱动的双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友雷刘芳邹洋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沃世机械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