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35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涉及高铁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桥梁检测用平台主体,所述桥梁检测用平台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基础平台,所述移动底座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动底座搭载基础平台与转动轴,移动底座内部的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使基础平台转动便于升降平台机构与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进行转向,便于高铁行车时转动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进行避让,升降平台机构与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进行配合,升降平台机构使升降搭载平台进行升降,升降搭载平台与辅助搭载平台均可搭载检测人员和设备,辅助搭载平台可以进行移动使检测人员靠近高铁桥梁的主体,便于提升检测的效率。提升检测的效率。提升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高铁桥梁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我国高铁桥梁在高铁中得到大量的应用,桥梁作为高速列车运行轨道的载体,为确保高铁客用专线高速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和乘车舒适性要求,必须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由于桥梁隐患所带来的交通事故,往往是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所以不断提升高铁桥梁的检测、养护、维修的手段和设备,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由于高铁桥梁的高度较高,因此需要使用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对工人和检修工具进行运输,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04278628A,公开日为2015年01月14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桥梁检测和维修作业的轻型挂篮,主要由工作平台、滑车、轨道、减速器及制动系统和配重(20)五部分组装而成;所述的工作平台与滑车通过吊绳(15)相连接;所述的减速器及制动系统安装在滑车的固定平台基础平台(12)上;所述的配重(20)安放在滑车的配重平台(19)上。该挂篮的整体性好、质量轻;各吊绳配置独立的调节手柄和减速器,挂篮升降的操作轻便、平稳,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可根据现场条件对挂篮工作平台的跨度进行组装,挂篮的工作平台为标准化构件,每节平台跨度为4~6m,平台两端焊接有法兰盘,以方便平台的自由接长;应用于桥梁检测、桥梁维修施工等领域。
[0004]为了解决检测时间短检测挂篮换跨麻烦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滑道与挂篮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挂篮滑动对高铁桥梁进行检测会对高铁的电缆存在影响的情况,进而导致需要暂停高铁线路运营,耽误高铁的运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包括桥梁检测用平台主体,所述桥梁检测用平台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基础平台,所述移动底座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基础平台的下表面与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基础平台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平台机构,所述升降平台机构的两侧设置有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所述升降平台机构包括有升降架、升降搭载平台、升降用电机和转动螺纹柱,所述升降架的下表面与基础平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包括有限位滑轨、辅助搭载平台和滑动轮安装箱,所述限位滑轨的一端侧表面与升降搭载平台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架的侧壁设置有与升降搭载平
台相适配的限位滑槽,所述升降搭载平台的内表面与升降架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搭载平台的四周固定安装有护栏。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底座搭载基础平台与转动轴,移动底座内部的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使基础平台转动便于升降平台机构与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进行转向,升降搭载平台与辅助搭载平台均可搭载检测人员和设备。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用电机的下表面与基础平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驱动锥形齿轮,所述转动螺纹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外表面与驱动锥形齿轮的外表面相互啮合。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升降用电机,升降用电机工作带动驱动锥形齿轮进行转动,驱动锥形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转动螺纹柱转动。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螺纹柱的上端与升降架的顶部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螺纹柱的下端与基础平台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搭载平台的中部内壁与转动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架对升降搭载平台起到限位的作用,升降搭载平台在转动螺纹柱与升降架的配合下沿着升降架进行上升到便于检测的高度。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搭载平台与限位滑轨均对称设置在升降搭载平台的两侧,所述辅助搭载平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护栏,所述滑动轮安装箱的上表面与辅助搭载平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滑轮转动使滑轮在滑杆上滑动,靠近高铁桥梁的主体,便于进行检测。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滑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动轮安装箱的侧表面与限位滑轨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滑轨起到对滑动轮安装箱进行限位的作用。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轮安装箱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的转轴一端与滑动轮安装箱的另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轮的外表面与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轮安装箱起到安装电机和滑轮驱动辅助搭载平台进行移动的作用。
[00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1]1、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移动底座搭载基础平台与转动轴,便于桥梁检测用平台主体进行移动对高铁桥梁进行检测,移动底座内部的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使基础平台转动便于升降平台机构与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进行转向,便于高铁行车时转动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进行避让,减小检测平台对高铁运行的影响。
[0022]2、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升降平台机构与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进行配合,升降平台机构使升降搭载平台进行升降,升降搭载平台与辅助搭载平台均可搭载检测人员和设备,升高到合适高度后辅助搭载平台可以进行移动使检测人员靠近高铁桥梁的主体,便于提升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升降架剖面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桥梁检测用平台主体;11、移动底座;12、基础平台;13、转动轴;2、升降平台机构;21、升降架;22、升降搭载平台;23、升降用电机;231、驱动锥形齿轮;24、转动螺纹柱;241、从动齿轮;3、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31、限位滑轨;311、滑杆;32、辅助搭载平台;33、滑动轮安装箱;331、电机;332、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包括桥梁检测用平台主体1,桥梁检测用平台主体1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包括桥梁检测用平台主体(1),所述桥梁检测用平台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底座(11),所述移动底座(11)的上表面设置有基础平台(12),所述移动底座(11)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基础平台(12)的下表面与转动轴(13)的顶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平台(12)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平台机构(2),所述升降平台机构(2)的两侧设置有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3),所述升降平台机构(2)包括有升降架(21)、升降搭载平台(22)、升降用电机(23)和转动螺纹柱(24),所述升降架(21)的下表面与基础平台(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搭载移动平台机构(3)包括有限位滑轨(31)、辅助搭载平台(32)和滑动轮安装箱(33),所述限位滑轨(31)的一端侧表面与升降搭载平台(22)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1)的侧壁设置有与升降搭载平台(22)相适配的限位滑槽,所述升降搭载平台(22)的内表面与升降架(2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搭载平台(22)的四周固定安装有护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桥梁检测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用电机(23)的下表面与基础平台(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用电机(23)的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龙彭仕忠赵继军孙成尧康立志刘鸿儒王建兵常修杰王瑞康曾平崔学东崔松召郑磊许振王保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