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线接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线接线接头,包括接线框,所述接线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开设有螺纹安装孔,所述接线框的内腔设有接线机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有防护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线端头放置在接线框内腔底部的中部,再向下按压压板,带动防护框、直杆、定位块和限位板向下移动,并通过导向杆、弹力丝、调节板和直杆的配合,利用弹力丝的弹性,可使定位块具有一定的水平活动的空间,使得定位块向下依次经过多个定位卡槽,直至限位板挤压在电线端头上进行固定,同时定位块卡入倾斜定位板一侧的其中一个定位卡槽内无法继续向下移动时,则完成对电线端头的固定,使得便于快速对电线端头进行固定。行固定。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接线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电线接头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线接线接头。
技术介绍
[0002]电线接头又称电线头。电线敷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电线线路中间部位的电缆接头称为中间接头,而线路两末端的电缆接头称为终端头,按安装的场所可分为户内式和户外式两种。按制作安装材料又可分为热缩式(最常用的一种)、干包式和环氧树脂浇注式及冷缩式。按线芯材料可分为铜芯电力电缆头和铝芯电力电缆头。它的主要作用是使线路通畅,使电缆保持密封,并保证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等级,使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0003]电线接头通常为螺丝固定,需要工作人员随身携带螺丝刀等工具进行作业,使用螺丝刀松动接线头内部的螺丝,将其电线端头插入电线接头内部,再次使用螺丝刀将松动的螺丝拧紧,该种电线接头虽然夹持电线的强度较好,但是该种电线接头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较为繁琐,还需要工作人员随身携带螺丝刀等工具方可进行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接线接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线接线接头,包括接线框,所述接线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开设有螺纹安装孔,所述接线框的内腔设有接线机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设置在接线框的内腔,所述防护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防护框的两侧活动套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直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接线框内腔底部的两侧搭接有倾斜定位板,所述倾斜定位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定位块的一侧搭接在倾斜定位板一侧的顶部,所述接线框的两侧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台,所述转台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倾斜定位板一侧的中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框的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外壁活动套接在接线框顶部的顶部,所述压杆的顶部延伸至接线框的正上方且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活动套接在压杆的外壁,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接线框的顶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框内壁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压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两侧活动套接在两个限位杆的外壁。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框内腔的两侧活动套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直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调节板的一侧,所述防护框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外壁活动套接在两个调节板的内部,
两个所述调节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力丝,所述弹力丝活动套接在导向杆的外壁。
[000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倾斜定位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卡槽均匀的分布在两个倾斜定位板的一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框内壁底部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倾斜定位板的底部。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设有压板、压杆、防护框、导向杆、弹力丝、调节板、直杆、定位块、限位板、倾斜定位板、活动板、限位杆和复位弹簧的配合,将电线端头放置在接线框内腔底部的中部,再向下按压压板,并通过复位弹簧、压杆、活动板和限位杆的配合,平稳的带动防护框、直杆、定位块和限位板向下移动,并通过导向杆、弹力丝、调节板和直杆的配合,利用弹力丝的弹性,可使定位块具有一定的水平活动的空间,使得定位块向下依次经过多个定位卡槽,直至限位板挤压在电线端头上,且对电线端头进行固定时,同时定位块则卡入倾斜定位板一侧的其中一个定位卡槽内,并无法继续向下移动时,则完成对电线端头的固定,使得便于快速对电线端头进行固定。
[0013]2.本技术通过设有转把、螺杆、转台、滑块、滑槽、定位卡槽和复位弹簧的配合,对电线端头进行拆卸时,通过转动两个螺杆,使得两个螺杆分别带动两个倾斜定位板向接线框内壁的两侧移动,使得定位块脱离定位卡槽内,同时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快速带动压板、压杆、防护框、直杆、定位块和限位板向上移动,进行复位,使得方便对电线端头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框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倾斜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滑块和滑槽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底座结构仰视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为:1、接线框;2、接线机构;3、底座;4、螺纹安装孔;21、压板;22、压杆;23、防护框;231、导向杆;232、弹力丝;233、调节板;234、直杆;235、定位块;236、限位板;24、倾斜定位板;241、转把;242、螺杆;243、转台;244、滑块;245、滑槽;246、定位卡槽;25、活动板;26、限位杆;2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电线接线接头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
5所示,一种电线接线接头,包括接线框1,接线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3,底座3底部的四角开设有螺纹安装孔4,接线框1的内腔设有接线机构2,接线机构2包括有防护框23,防护框23设置在接线框1的内腔,防护框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36,防护框23的两侧活动套接有直杆234,直杆2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直杆23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35,接线框1内腔底部的两侧搭接有倾斜定位板24,倾斜定位板24的数量为两个,定位块235的一侧搭接在倾斜定位板24一侧的顶部,防护框23的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压杆22,压杆22的外壁活动套接在接线框1顶部的顶部,压杆22的顶部延伸至接线框1的正上方且固定连接有压板21,压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7,复位弹簧27活动套接在压杆22的外壁,复位弹簧27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接线框1的顶部,接线框1内壁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6,限位杆26的数量为两个,压杆22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活动板25,活动板25的两侧活动套接在两个限位杆26的外壁,防护框23内腔的两侧活动套接有调节板233,调节板2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直杆23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调节板233的一侧,防护框23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31,导向杆231的数量为两个,导向杆231的外壁活动套接在两个调节板233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接线接头,包括接线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底部的四角开设有螺纹安装孔(4),所述接线框(1)的内腔设有接线机构(2),所述接线机构(2)包括有防护框(23),所述防护框(23)设置在接线框(1)的内腔,所述防护框(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36),所述防护框(23)的两侧活动套接有直杆(234),所述直杆(2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直杆(23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35),所述接线框(1)内腔底部的两侧搭接有倾斜定位板(24),所述倾斜定位板(2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定位块(235)的一侧搭接在倾斜定位板(24)一侧的顶部,所述接线框(1)的两侧螺纹连接有螺杆(242),所述螺杆(2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241),所述螺杆(24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台(243),所述转台(24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倾斜定位板(24)一侧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接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23)的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压杆(22),所述压杆(22)的外壁活动套接在接线框(1)顶部的顶部,所述压杆(22)的顶部延伸至接线框(1)的正上方且固定连接有压板(21),所述压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7),所述复位弹簧(27)活动套接在压杆(22)的外壁,所述复位弹簧(27)的底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璐,
申请(专利权)人:尹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