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变径接头,包括塑料承插式接管及金属沟槽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将一件环状的金属沟槽件与一件台阶筒状的塑料承插式接管同轴设置,通过注塑的方式将其压注为一体,并在金属沟槽件的外壁上设置沟槽,在塑料承插式接管上设置塑料小端管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卡箍经沟槽直接与金属主管连接,利用塑料小端管孔与塑料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以镀锌钢管作为金属主管、以塑料管作为支管的变径、变材质的连接;具有材料成本低、劳动强度轻、省材料、省空间、易安装且密封性能好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变径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喷水灭火系统
,用于消防塑料管与镀锌钢管实施变径及变材质连接,尤其是一种塑料变径接头。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消防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的设计大部分采用镀锌钢管,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镀锌钢管存在易腐蚀,易发生镀锌层脱落、锈蚀的现象,还存在管路安装费时、费力的缺陷。由于塑料管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随着其阻燃性能大幅提高,将塑料管引入消防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已成趋势。塑料消防管道逐步代替原有的镀锌钢管的接入,对城市消防管道的安装及使用能力进行升级,以提高消防灭火的能力。为此,在消防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以镀锌钢管作为金属主管、塑料管作为支路管道的混合设计开始采用,并为逐步实现塑料消防管道从根本上替代镀锌钢管奠定基础。
[0003]当下,尤其在大型建筑物消防系统的改造过程中,这种混合设计显得更为现实与必要。当遇到建筑物原有的金属主管为金属管道,而金属主管进入建筑物时需要在金属主管上接出一个分支,在分支上连接塑料管道,现有技术的做法是;安装一个普通的塑料变径接头,在塑料变径接头的塑料大端管孔的外壁上设置沟槽,当本技术塑料大端管孔与金属主管对接时,采用卡箍通过沟槽完成与金属主管的固连,存在的问题是,当卡箍抱紧时,对沟槽产生挤压应力与剪切应力,导致塑料变径接头的沟槽部位应力集中,使塑料变径接头出现裂纹、乃至断裂,造成事故。为此,如何提高塑料变径接头承受卡箍的挤压应力与剪切应力,是决定塑料变径接头能否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塑料变径接头,本技术由塑料承插式接管及金属沟槽件构成,将塑料承插式接管与金属沟槽件同轴设置,并通过注塑的方式将其压注为一体;本技术用于以镀锌钢管作为金属主管、以塑料管作为支路管道的变径、变材质的连接;具有材料成本低、劳动强度轻、省材料、省空间、易安装且密封性能好的特点。
[0005]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塑料变径接头,其特点包括塑料承插式接管及金属沟槽件;
[0007]所述金属沟槽件为环状件,环状件的外壁上沿径向设有沟槽,环状件的端口上设有子口、内壁上沿径向设有数道加强筋槽;
[0008]所述塑料承插式接管为依次设有塑料小端管孔、塑料过渡管孔及塑料大端管孔的台阶筒状注塑件,塑料承插式接管与金属沟槽件同轴设置,塑料承插式接管上塑料大端管孔经注塑包裹在金属沟槽件的内壁上,且塑料大端管孔经注塑包裹在金属沟槽件的子口上;
[0009]所述塑料大端管孔与金属沟槽件内壁上的数道加强筋槽经注塑镶嵌。
[0010]所述沟槽的截面呈矩形或锯齿形。
[0011]所述塑料承插式接管的塑料小端管孔的孔壁上设有2~4
°
呈喇叭口状的锥角α。
[0012]本技术具有下列技术特点:
[0013]a)、本技术替代了普通金属大小头与金属主管连接时的双法兰结构,当普通金属大小头与金属主管连接时,必须先安装一个金属的法兰,然后再用一个塑料法兰与金属法兰连接,才能完成钢管与塑料管的变径、变材质的连接;本技术克服了金属大小头不能与塑料管直接实施承插式冷熔连接的缺陷,克服了双法兰结构在塑料管道与金属主管连接时其连接件多、施工难度大且安全可靠性差的缺陷;本技术与金属主管连接时,只需将本技术的塑料大端管孔与金属主管对接,借助卡箍经金属沟槽件的沟槽直接与金属主管连接,即可完成变径、变材质的管道连接,在实施支管连接时,只需使用胶水与塑料小端管孔实施承插式冷熔连接,省略了与塑料管对接的金属大小头、金属法兰及塑料法兰,提供了一种以镀锌钢管作为金属主管、以塑料管作为支路管道的高效、便捷的连接结构,具有材料成本低、劳动强度轻、省材料、省空间、易安装且密封性能好的优点。
[0014] b)、本技术在金属沟槽件的外壁上设有沟槽,当本技术塑料大端管孔与金属主管对接时,采用卡箍通过金属沟槽件上设置的沟槽完成与金属主管的固连,沟槽起到连接时的定位及承担卡箍的挤压应力与剪切应力的作用,消除了塑料变径接头的沟槽部位应力集中的状况,提高了塑料变径接头的强度。
[0015]c)、为保证塑料变径接头与金属主管连接的密封效果,本技术塑料大端管孔与金属沟槽件的连接消除了端面的接缝,本技术塑料承插式接管上塑料大端管孔经注塑包裹在金属沟槽件的内壁上,且塑料大端管孔经注塑包裹在金属沟槽件的子口上。
[0016]d)、为便于塑料支管的连接,本技术塑料承插式接管的塑料小端管孔的孔壁上设有2~4
°
呈喇叭口状的锥角α,利于塑料支管的插入,本技术只需使用胶水与本技术塑料小端管孔实施承插式冷熔连接,即可实现在金属主管上设置塑料支管道的目的,完成钢管与塑料管的变径、变材质的连接,既节约材料,又省略人工。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技术的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技术金属沟槽件的断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阅图1、图2,本技术包括塑料承插式接管1及金属沟槽件3;
[0021]所述金属沟槽件3为环状件,环状件的外壁上沿径向设有沟槽36,环状件的端口上设有子口37、内壁上沿径向设有2~4道加强筋槽35;
[0022]所述塑料承插式接管1为依次设有塑料小端管孔12、塑料过渡管孔13及塑料大端管孔11的台阶筒状注塑件,塑料承插式接管1与金属沟槽件3同轴设置,塑料承插式接管1上塑料大端管孔11经注塑包裹在金属沟槽件3的内壁上,且塑料大端管孔11经注塑包裹在金属沟槽件3的子口37上;
[0023]所述塑料大端管孔11与金属沟槽件3内壁上的2~4道加强筋槽35经注塑镶嵌。
[0024]所述沟槽36的截面呈矩形或锯齿形。
[0025]所述塑料承插式接管1的塑料小端管孔12的孔壁上设有2~4
°
呈喇叭口状的锥角α。
[0026]参阅图1,本技术的塑料承插式接管1为依次设有塑料小端管孔12、塑料过渡管孔13及塑料大端管孔11的台阶筒状注塑件,即塑料承插式接管1贯通内壁、无接缝,无需设置密封圈,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
[0027]参阅图1、图2,为保证金属沟槽件3与塑料大端管孔11的连接强度,注塑时,塑料大端管孔11与金属沟槽件3内壁上的数道加强筋槽35经注塑镶嵌。
[0028]参阅图1、图2、图3,当本技术塑料大端管孔11与金属主管4借助卡箍2对接时,设置在塑料大端管孔11外壁上的金属沟槽件3的沟槽36与卡箍2触及,沟槽36承担了卡箍2的定位及挤压应力,从而减少卡箍2对塑料大端管孔11的挤压应力,避免塑料大端管孔11在沟槽36位置的断裂;具有整体强度高、密封性能好的优点。
[0029]参阅图1、图2、图3,当本技术与金属主管4连接完成后,塑料支管5只需使用胶水与本技术塑料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变径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承插式接管(1)及金属沟槽件(3);所述金属沟槽件(3)为环状件,环状件的外壁上沿径向设有沟槽(36),环状件的端口上设有子口(37)、内壁上沿径向设有数道加强筋槽(35);所述塑料承插式接管(1)为依次设有塑料小端管孔(12)、塑料过渡管孔(13)及塑料大端管孔(11)的台阶筒状注塑件,塑料承插式接管(1)与金属沟槽件(3)同轴设置,塑料承插式接管(1)上塑料大端管孔(11)经注塑包裹在金属沟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忠,唐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远洲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