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的防护电路、控制设备和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32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器的防护电路、控制设备和电器,包括依次并联在供电线和接地线之间的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滤波电路和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并联在供电线和接地线之间;当所述供电线上的静电电压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对所述静电电压进行箝位,得到第一电压信号,所述滤波电路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对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进行箝位,得到第三电压信号作为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电压信号,从而保证控制器的输入电压信号的电压满足控制器的工作需求,降低了控制器的被击穿的风险,提高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器的防护电路、控制设备和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器防护
,具体提供一种控制器的防护电路、控制设备和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静电,通常都是人为产生的,如生产、组装、测试、存放、搬运等过程中都有可能使得静电累积在人体、仪器或设备中,甚至元器件本身也会累积静电,当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这些带电的物体接触就会形成放电路径,瞬间使得电子元件或系统遭到静电放电的损坏。控制器如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对工作电压要求较高,只有当控制器的供电电压正常时,才可正常工作。而控制器的电源管脚也会因为不明的静电积累面临控制器的被击穿的风险,使得控制器损坏,甚至危害用户的人身安全。
[0003]因此,如何降低控制器的被击穿的风险,提高控制器的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性,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本技术,以提供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控制器的被击穿的风险较高,使用寿命较短,使用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的控制器的防护电路、控制设备和电器。
[0005]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器的防护电路,所述控制器的防护电路包括:
[0006]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并联在供电线和接地线之间;其中,所述供电线与控制器电源口相连;
[0007]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并联;
[0008]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并联;
[0009]当所述供电线上的静电电压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对所述静电电压进行箝位,得到第一电压信号,所述滤波电路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对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进行箝位,得到第三电压信号作为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电压信号。
[0010]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控制器的防护电路中,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单元、第二电容单元和压敏电阻;
[0011]所述第一电容单元和所述第二电容单元均与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并联;
[0012]所述压敏电阻设置在所述供电线上,且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单元的第一端相连;压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单元的第一端相连。
[0013]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控制器的防护电路中,所述第一电容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容,且当第一电容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第一电容时,所有第一电容并联;
[0014]所述第二电容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容,且当第二电容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第二电容时,所有第二电容并联。
[0015]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控制器的防护电路中,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二极管。
[0016]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控制器的防护电路中,若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包括两个以上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二极管,所有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二极管并联。
[0017]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控制器的防护电路中,所述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二极管。
[0018]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控制器的防护电路中,若所述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包括两个以上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二极管,所有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二极管并联。
[0019]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控制器的防护电路中,所述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单元。
[0020]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电路;
[0021]所述防护电路与所述控制相连。
[0022]在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器,所述电器包括上述所述的控制设备。
[0023]本技术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有益效果:
[0024]在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依次并联的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滤波电路和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使得当所述供电线上的静电电压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滤波电路和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均能够释放静电电压,从而保证控制器的输入电压信号的电压满足控制器的工作需求,降低了控制器的被击穿的风险,提高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5]参照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
[0026]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的防护电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器的静电防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模块”、“处理器”可以包括硬件、软件或者两者的组合。一个模块可以包括硬件电路,各种合适的感应器,通信端口,存储器,也可以包括软件部分,比如程序代码,也可以是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图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其他任何合适的处理器。处理器具有数据和/或信号处理功能。处理器可以以软件方式实现、硬件方式实现或者二者结合方式实现。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
读存储介质包括任何合适的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比如磁碟、硬盘、光碟、闪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术语“A和/或B”表示所有可能的A与B的组合,比如只是A、只是B或者A和B。术语“至少一个A或B”或者“A和B中的至少一个”含义与“A和/或B”类似,可以包括只是A、只是B或者A和B。单数形式的术语“一个”、“这个”也可以包含复数形式。
[0031]控制器如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作为电子系统中的大脑其作用显得非常重要,控制器对工作电压要求较高,只有当控制器的供电电压正常时,才可正常工作。而控制器的电源管脚也会因为不明的静电积累面临控制器的被击穿的风险,使得控制器损坏,甚至危害用户的人身安全。
[0032]相关技术中,可以在控制器电源口处对地并上一只瞬态电压抑制器(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TVS)二极管;同时在外部电平信号输入的I/0口处对5V电源接一只钳位二极管。
[0033]然而,静电释放时的频谱,能量主要集中在高频段在几十MHz到500MHz,高频下仅仅依靠一只TVS二极管,也很容易造成静电电压箝位不完全,无法将静电完全释放。控制器被击穿的风险依然较大。
[003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的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并联在供电线和接地线之间;其中,所述供电线与控制器电源口相连;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并联;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并联;当所述供电线上的静电电压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对所述静电电压进行箝位,得到第一电压信号,所述滤波电路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对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进行箝位,得到第三电压信号作为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电压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的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单元、第二电容单元和压敏电阻;所述第一电容单元和所述第二电容单元均与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保护电路并联;所述压敏电阻设置在所述供电线上,且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单元的第一端相连;压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单元的第一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的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容,且当第一电容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第一电容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超邵海柱耿焱张锐钢丛安平刘春丽张波贾新旭胡象辉于飞许泽馨孙庚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