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规则弯头多孔坡口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待加工工件的长度,调节工装夹具两部分之间的位置,使待加工工件放置在工装夹具两部分的夹持位置上;步骤二、将工装夹具固定在旋转平台上;步骤三、将待加工工件在工装夹具上定位固定;步骤四、由旋转机构带动工装夹具旋转,对工件的三个孔的坡口进行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底板和活动底板的结构设计,以紧固螺钉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长度工件的装夹固定,避免重复制作工装的麻烦,实现了通用性;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部件损坏便于更换维修;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生产效率高,能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成品合格率极大提高。成品合格率极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规则弯头多孔坡口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规则弯头多孔坡口的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遇到非规则的异形件,如一种非规则的弯头铸件,铸造后,对铸造毛坯进行加工。这种弯头铸造件形状不规则,具有三个待加工孔,且三个孔口分属不同方位且三个孔不在同一平面内。而铸造毛坯往往存在变形,要满足图纸的平行度、垂直度,高度尺寸、中心距尺寸等技术要求,现有的加工方法是:分别制作三个专用工装,分三个工序对异形弯头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多种量具,如:水平尺、高度尺、直角拐尺等。因多个工序加工,势必会有影响加工的定位基准,因此对操作者技术要求相当严格。这些问题,不但导致加工效率低,且加工公差无法保证。异形弯头加工后不合格品多,返修量大,且存在尺寸或平行度不合格而报废的工件,给加工成品带来了极大得的困难。而且,这种非规则弯头还存在长度不同,不同批次需要重新制作相应的工装,现有的加工方法费事费力,无法满足批量生产,而且经过检索,也未见相关加工方法或装置的报道,需要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司为了克服上述困难,组织了研发团队进行讨论,最终确定设计一种非规则弯头多孔坡口的加工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0005]一种非规则弯头多孔坡口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根据待加工工件的长度,调节工装夹具两部分之间的位置,使待加工工件放置在工装夹具两部分的夹持位置上;
[0007]步骤二、将工装夹具固定在旋转平台上;
[0008]步骤三、将待加工工件在工装夹具上定位固定;
[0009]步骤四、由旋转机构带动工装夹具旋转,对工件的三个孔的坡口进行加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工装夹具包括底板、活动底板、支撑板I、支撑板II、支撑板III、紧固螺钉、锁紧装置,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上,在底板朝向活动底板的一侧设置凹槽,活动底板上对应凹槽设置一个凸起,且在活动底板的板体上设置一个与凹槽槽边平行的长通孔槽,紧固螺钉通过长通孔槽与旋转平台连接,活动底板沿着长通孔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到位,紧固螺钉锁紧;支撑板I和支撑板II平行,且两块板的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设置弧形凹槽,支撑板III与支撑板I、支撑板II垂直,且一端与活动底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方形凹槽;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放置在支撑板I、支撑板II和支撑板III上的待加工工件锁紧。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的凹槽两边均设置滑槽,活动底板的凸起两边均设置滑块,滑块插接在滑槽内滑动连接。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与支撑板I和支撑板II配合的顶压机构,以及与支
撑板III配合的压紧机构,所述顶压机构包括顶杆、顶压板、调节杆,所述顶压板一端朝向支撑板I或支撑板II的弧形凹槽面上设置弧形凹槽,顶压板的板体上设置通孔槽,用于套接在调节杆上,通孔槽上部的调节杆上设置螺栓,顶压板的另一端压接在顶杆上,顶杆的另一端压接在旋转平台上;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两根固定杆和压板,压板上设置两个通孔,用于套接在两根固定杆上,在压板上方的固定杆上设置固定螺栓。
[0013]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平台包括工装平台、底架和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安装在底架上,输出轴连接工装平台,旋转机构驱动采用气动、电动或液动马达。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底板和活动底板的结构设计,以紧固螺钉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长度工件的装夹固定,避免重复制作工装的麻烦,实现了通用性;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部件损坏便于更换维修;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生产效率高,能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成品合格率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局部打开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2、活动底板,3、支撑板I,4、支撑板II,5、支撑板III,6、紧固螺钉,7、锁紧装置,71、顶杆,72、顶压板,73、调节杆,74、固定杆,75、压板,8、旋转平台,9、待加工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非规则弯头坡口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一、根据待加工工件的长度,调节工装夹具两部分之间的位置,使待加工工件放置在工装夹具两部分的夹持位置上;
[0023]步骤二、将工装夹具固定在旋转平台上;
[0024]步骤三、将待加工工件在工装夹具上定位固定;
[0025]步骤四、由旋转机构带动工装夹具旋转,对工件的三个孔的坡口进行加工。
[0026]本实施例中,工装夹具分成两部分,能够实现长度的调整,满足不同长度待加工工件的需要。旋转平台实现装夹后的整体工件旋转,满足加工需要,速度快,而且定位准确。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解决非规则的弯头铸件三个孔加工的需要。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1、2所示的一种非规则弯头三孔坡口的加工,加工所采用的工装夹具结构包括底板1、活动底板2、支撑板I3、支撑板II4、支撑板III5、紧固螺钉6、锁紧装置7,底板1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8上,在底板1朝向活动底板2的一侧设置凹槽,活动底板2上对应凹槽设置一个凸起,且在活动底板2的板体上设置一个与凹槽槽边平行的长通孔槽,紧固螺钉6通过长通孔槽与旋转平台连接,活动底板沿着长通孔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到位,紧固螺钉6锁紧。长通孔槽给出了底板1和活动底板2的调节距离空间,这里的紧固螺钉6可以上一根,也可以
上多根,目的是满足活动底板2的固定。
[0029]作为优选,为了更好的固定和保证底板1和活动底板2之间的位置关系,底板1上设置的凹槽两边均设置滑槽,活动底板2的凸起两边均设置滑块,滑块插接在滑槽内滑动连接。
[0030]支撑板I3和支撑板II4平行,且两块板的一端与底板1连接,另一端设置弧形凹槽,支撑板III5与支撑板I3、支撑板II4垂直,且一端与活动底板2连接,另一端设置方形凹槽;锁紧装置7用于将放置在支撑板I3、支撑板II4和支撑板III5上的待加工工件9锁紧。
[0031]实施例3
[0032]如图3所示作为锁紧装置的具体结构设计,锁紧装置7包括与支撑板I3和支撑板II4配合的顶压机构,以及与支撑板III5配合的压紧机构,所述顶压机构包括顶杆71、顶压板72、调节杆73,所述顶压板72一端朝向支撑板I3或支撑板II4的弧形凹槽面上设置弧形凹槽,顶压板72的板体上设置通孔槽,用于套接在调节杆73上,通孔槽上部的调节杆73上设置螺栓,顶压板73的另一端压接在顶杆71上,顶杆71的另一端压接在旋转平台8上;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两根固定杆74和压板75,压板75上设置两个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规则弯头多孔坡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待加工工件的长度,调节工装夹具两部分之间的位置,使待加工工件放置在工装夹具两部分的夹持位置上;步骤二、将工装夹具固定在旋转平台上;步骤三、将待加工工件在工装夹具上定位固定;步骤四、由旋转机构带动工装夹具旋转,对工件的三个孔的坡口进行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规则弯头多孔坡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夹具包括底板、活动底板、支撑板I、支撑板II、支撑板III、紧固螺钉、锁紧装置,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上,在底板朝向活动底板的一侧设置凹槽,活动底板上对应凹槽设置一个凸起,且在活动底板的板体上设置一个与凹槽槽边平行的长通孔槽,紧固螺钉通过长通孔槽与旋转平台连接,活动底板沿着长通孔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到位,紧固螺钉锁紧;支撑板I和支撑板II平行,且两块板的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设置弧形凹槽,支撑板III与支撑板I、支撑板II垂直,且一端与活动底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方形凹槽;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放置在支撑板I、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波,王兴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力通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