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剂条放置架的压紧装置,安装在刺破机构上,刺破机构包括在驱动件作用下能上下移动的退头板,退头板上安装有与放置架上的试剂条数量一一对应的刀头;压紧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退头板上的一对弹性压件,每个弹性压件均包括压杆、压紧弹簧、卡簧,压杆活动穿设在退头板上,其下端设有抵压平面,其上端部侧壁上设有卡簧;压紧弹簧套装在压杆上,其一端抵靠在压杆上,另一端抵靠在退头板上;当压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抵压平面的下端面低于刀头的下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紧装置增强了对放置架的压紧效果,提高了放置架的位置稳定性。的位置稳定性。的位置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剂条放置架的压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检测分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试剂条放置架的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实验室中,通常会使用预先制作完成的试剂条来对样本进行检测,当需要检测的样本数量较多时,一般会将试剂条排列在放置架上,然后通过仪器自动实现破膜、试剂加注等步骤。在破膜时,通常采用刺破机构的刀头伸出以戳破并打开对应试剂条上的覆膜,但当刀头收回时,因刀头与覆膜间的摩擦有可能会带动试剂条及放置架发生微动,进而导致放置架位置偏移,影响最终的实验数据精度,因此,有必要采用压紧装置对放置架的位置进行限定。但现有的压紧装置多采用涨紧弹簧压紧,不仅下压接触面积小而且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条放置架的压紧装置,通过面接触的形式增强了对放置架的压紧效果,提高了放置架的位置稳定性。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试剂条放置架的压紧装置,安装在刺破机构上,刺破机构包括在驱动件作用下能上下移动的退头板,退头板上安装有与放置架上的试剂条数量一一对应的刀头;压紧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退头板上的一对弹性压件,每个弹性压件均包括压杆、压紧弹簧、卡簧,压杆活动穿设在退头板上,其下端设有抵压平面,其上端部侧壁上设有卡簧;压紧弹簧套装在压杆上,其一端抵靠在压杆上,另一端抵靠在退头板上;当压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抵压平面的下端面低于刀头的下端面。
[0005]当放置有多个试剂条的放置架移动至刺破位置(位于退头板的正下方)时,驱动件驱动退头板下移,刀头、弹性压件同步下移,直至压杆的抵压平面抵接到放置架上,此时,刀头还未接触到试剂条;随着退头板的继续下移,刀头能继续下移,压杆的抵压平面始终抵压在放置架上,压紧弹簧被压缩;当刀头下移至刺破试剂条上的覆膜时,刺破动作完成,驱动件反向驱动退头板上移,刀头随之上移,而压杆在压紧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始终抵压在放置架上,直至压紧弹簧复位完成,此时,刀头已完全离开试剂条。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将抵压平面的下端面设置为低于刀头的下端面,使得退头板下移时,抵压平面能先与刀头抵压到放置架上,进而保证了刺破动作前放置架及试剂条位置的稳定性,保证刺破位置的准确性;再通过压杆、压紧弹簧及卡簧的配合能在退头板带动刀头上移时,利用压紧弹簧的回弹力使得压杆抵压在放置架上,避免放置架及试剂条随刀头的移动,进而提高放置架及试剂条的位置稳定性,保证后续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此外,该压紧装置直接装配在退头板上,能与退头板及刀头共用一个驱动件,无需额外增加驱动源,结构精简,操作简单。
[0008]进一步来说,退头板包括板本体,板本体上开设有与压杆一一对应的压杆穿孔,压
杆穿孔内设有能套装在压杆上的无油衬套。通过无油衬套的设置能降低压杆与板本体之间的摩擦力。
[0009]进一步来说,压杆包括杆本体,杆本体的下端同轴设置有抵压块,且抵压块的径向尺寸大于杆本体的径向尺寸;抵压块的下端面形成抵压平面。通过抵压块的设置能增大压杆与放置架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对放置架的压紧效果。
[0010]进一步来说,杆本体的上端部侧壁开设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有卡簧,且卡簧的外径尺寸与无油衬套的外径尺寸一致。通过卡簧的设置能有效抑制杆本体的轴向移动,进而迫使杆本体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压紧在放置架上。
[0011]进一步来说,退头板上还设有升降导向组件,升降导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导向杆,每个导向杆均活动穿设在驱动安装架上,其一端与退头板连接,另一端设有能抵接在驱动安装架上的导向端盖。将驱动件安装在驱动安装架上,当驱动件驱动退头板移动时,导向杆能沿着驱动安装架进行同步移动,进而对退头板的移动进行导向。
[0012]进一步来说,导向杆上还套装有导向弹簧,导向弹簧的一端抵接在导向端盖上,另一端抵接在驱动安装架上。
[0013]进一步来说,驱动安装架上开设有与导向杆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向孔,导向孔的下端部设有供导向弹簧抵接的抵接凸面。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退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
‑
A向的剖切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升降导向组件的剖切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
退头板;11
‑
板本体;111
‑
压杆穿孔;112
‑
无油衬套;2
‑
刀头;3
‑
压杆;31
‑
杆本体;311
‑
环槽;32
‑
抵压块;4
‑
压紧弹簧;5
‑
卡簧;61
‑
导向杆;62
‑
导向端盖;63
‑
导向弹簧;7
‑
驱动安装架;71
‑
导向孔;72
‑
抵接凸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实施例
[0023]参见附图1
‑
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试剂条放置架的压紧装置,安装在刺破机构上,刺破机构包括在驱动件(图中未示出)作用下能上下移动的退头板1,退头板1上安装有与放置架上的试剂条数量一一对应的刀头2;压紧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退头板1上的一对弹性压件,每个弹性压件均包括压杆3、压紧弹簧4、卡簧5,压杆3活动穿设在退头板1上,其下端设有抵压平面,其上端部侧壁上设有卡簧5;压紧弹簧4套装在压杆3上,其一端抵靠在压杆3上,另一端抵靠在退头板1上;当压紧弹簧4处于自然状态时,抵压平面的下端面低于刀
头2的下端面。
[0024]当放置有多个试剂条的放置架移动至刺破位置(位于退头板1的正下方)时,驱动件驱动退头板1下移,刀头2、弹性压件同步下移,直至压杆3的抵压平面抵接到放置架上,此时,刀头2还未接触到试剂条;随着退头板1的继续下移,刀头2能继续下移,压杆3的抵压平面始终抵压在放置架上,压紧弹簧4被压缩;当刀头2下移至刺破试剂条上的覆膜时,刺破动作完成,驱动件反向驱动退头板1上移,刀头2随之上移,而压杆3在压紧弹簧4的复位作用下始终抵压在放置架上,直至压紧弹簧4复位完成,此时,刀头2已完全离开试剂条。
[0025]在本实施例中,将抵压平面的下端面设置为低于刀头2的下端面,使得退头板1下移时,抵压平面能先与刀头2抵压到放置架上,进而保证了刺破动作前放置架及试剂条位置的稳定性,保证刺破位置的准确性;再通过压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剂条放置架的压紧装置,安装在刺破机构上,所述刺破机构包括在驱动件作用下能上下移动的退头板,所述退头板上安装有与放置架上的试剂条数量一一对应的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退头板上的一对弹性压件,每个所述弹性压件均包括压杆、压紧弹簧、卡簧,所述压杆活动穿设在所述退头板上,其下端设有抵压平面,其上端部侧壁上设有所述卡簧;所述压紧弹簧套装在所述压杆上,其一端抵靠在所述压杆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退头板上;当所述压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抵压平面的下端面低于所述刀头的下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头板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压杆一一对应的压杆穿孔,所述压杆穿孔内设有能套装在所述压杆上的无油衬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包括杆本体,所述杆本体的下端同轴设置有抵压块,且所述抵压块的径向尺寸大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孝磊,钮旭峰,邢海峰,陆静尧,余婷,张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翊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