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能弧形蓝藻收集结合船载式藻水分离成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蓝藻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能弧形蓝藻收集结合船载式藻水分离成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个湖泊众多的国家,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大增加了氮、磷等营养物质向水体的排放量,加剧了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最终导致蓝藻的大规模爆发。
[0003]蓝藻的大规模爆发不仅引起水质的恶化,严重时会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传统的集中收集打捞蓝藻、港口被动打捞蓝藻的方式,不仅收集效率低,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未能及时处理的蓝藻随风向漂浮,有时还会飘向与湖泊相连的河道口,及装卸货物码头附近,进入城市内河,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为此,市面上研发出了各种蓝藻打捞装置。
[0004]目前处理效果较好的蓝藻打捞方式主要为设置多个浮于水中的V字形拦截装置,其前端迎向湖面,通过组合的方式收集蓝藻,随风向而来的蓝藻被拦截于V字形结构浮筒内,通过设置在浮筒管道上方的不锈钢挡浪板及坠至湖底的挡藻布,保证绝大部分蓝藻被阻挡汇集在V字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能弧形蓝藻收集结合船载式藻水分离成套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浮于水面上的第一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16)、第二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17)、藻水分离系统(5)和尾水处理系统(19),所述第一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16)和第二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17)包括多道呈弧形组装连接在一起的拦截收集装置(1),所述拦截收集装置(1)包括V字形拦截装置(20)和检修平台(10),所述检修平台(10)设于所述V字形拦截装置(20)的V字形尖端外侧,所述V字形拦截装置(20)的V字形尖端夹角处设有吸藻泵(3),所述吸藻泵(3)通过管道与所述藻水分离系统(5)连通,所述第一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16)设置在河道口中间,其两端留有通航口(12),所述第二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17)两端的检修平台(10)延伸连接至河岸,其中间留有通航口(12),所述第一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16)和第二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17)平行设置,所述藻水分离系统(5)和尾水处理系统(19)设置在浮于水面的趸船(1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弧形蓝藻收集结合船载式藻水分离成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藻水分离系统(5)包括依次设置的藻水储存池、气浮反应槽、微纳米气浮、藻渣储存池、叠螺机和藻泥储存槽,所述叠螺机产生的压滤尾水通过管道输送至所述尾水处理系统(19)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弧形蓝藻收集结合船载式藻水分离成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尾水处理系统(19)采用AAO
‑
MBR工艺,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池、清水池以及污泥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弧形蓝藻收集结合船载式藻水分离成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V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盘生,徐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