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行带式收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20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行带式收油机,包括集油井,所集油井位于撇油器机体内部左侧,所述撇油器机体右侧设置有栅栏,所述撇油器机体前端左侧连通有出水口,所述撇油器机体上端中部设置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通过出油管与集油井连通,所述撇油器机体左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气泵。设置有气泵、进气管、U型管和出气管的配合使用,进而气泡与油一起上浮,从而加快了水、油分层的速度,进一步地提高了溢油的回收速度,其次设置有螺纹杆、导向杆和刷板的配合使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集油井内壁进行清理,又设置有固定块、固定柱、转动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栅栏的拆卸与安装速度,便于工作人员对栅栏进行更换。便于工作人员对栅栏进行更换。便于工作人员对栅栏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行带式收油机


[0001]本技术涉及溢油回收
,具体是涉及一种下行带式收油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海上石油资源的大力开发以及海上原油和各种石油类产品海上运输的迅猛增长,但在运输飞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海上及港口的大小溢油事故也不断发生,造成了海洋及海岸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如果不能针对相应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溢油就可能受到海上风、浪、流的综合作用,在海上漂移、扩散,进而污染沿岸生态环境,使得回收更加困难,造成的污染更加严重。
[000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工作人员通常采用下行带式收油机对海面溢油进行回收,当撇油器在向前运动时,水面上的水、油混合液进入到机体内部,而海面上的垃圾被栅栏阻挡住,现有的大多数下行带式收油机中的栅栏通过螺栓与螺母和机体连接,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和更换;并且现有的大多数下行带式收油机通过收油带将水、油混合液输送至集油井中,接着通过静置的方式使得水、油分层,这种方式,水、油分层速度较慢,极大地降低了溢油的回收速度;又还有一部分溢油会粘附在集油井的内壁,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下行带式收油机,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大多数下行带式收油机中的栅栏通过螺栓与螺母和机体连接,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和更换;并且现有的大多数下行带式收油机通过收油带将水、油混合液输送至集油井中,接着通过静置的方式使得水、油分层,这种方式,水、油分层速度较慢,极大地降低了溢油的回收速度;又还有一部分溢油会粘附在集油井的内壁,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下行带式收油机,包括集油井,所集油井位于撇油器机体内部左侧,所述撇油器机体右侧设置有栅栏,所述撇油器机体前端左侧连通有出水口,所述撇油器机体上端中部设置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通过出油管与集油井连通,所述撇油器机体左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进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有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两端贯穿撇油器机体的左侧,并延伸至集油井的内部底端,所述U型管的表面连通有若干组出气管。
[0007]优选的,所述撇油器机体右侧四角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栅栏一侧四角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卡槽。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转动块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卡槽与固定块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撇油器机体内部右侧设置有收油带。
[0010]优选的,所述集油井顶端右侧设置有油面检测器。
[0011]优选的,所述撇油器机体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集油井内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杆与导向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撇油器机体上端左侧,且与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导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活动块与导向块均固定连接有刷板。
[0012]优选的,所述刷板与集油井的内壁贴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行带式收油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设置有气泵、进气管、U型管和出气管的配合使用,进而气泡与油一起上浮,从而加快了水、油分层的速度,进一步地提高了溢油的回收速度,其次设置有驱动电机、螺纹杆、导向杆和刷板的配合使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集油井内壁进行清理,又设置有固定块、固定柱、转动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栅栏的拆卸与安装速度,便于工作人员对栅栏进行更换,且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满足了工作人员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撇油器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栅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为:
[0021]1、撇油器机体;101、固定块;102、固定柱;103、转动块;104、出水口;105、出油管;106、抽油泵;107、油面检测器;108、收油带;109、集油井;2、栅栏;201、卡槽;3、驱动电机;301、螺纹杆;302、导向杆;303、活动块;304、导向块;305、刷板;4、气泵;401、进气管;402、U型管;403、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3]参照图1

5所示,一种下行带式收油机,包括集油井109,所集油井109位于撇油器机体1内部左侧,撇油器机体1右侧设置有栅栏2,撇油器机体1前端左侧连通有出水口104,撇油器机体1上端中部设置有抽油泵106,抽油泵106通过出油管105与集油井109连通,撇油器机体1左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气泵4,气泵4的输出端与进气管401的一端连通,进气管401的另一端连通有U型管402,U型管402的两端贯穿撇油器机体1的左侧,并延伸至集油井109的内部底端,U型管402的表面连通有若干组出气管403,当水、油混合液进入到集油井109中,通过启动气泵4,气泵4将外部气体送至U型管402中,并由出气管403向上喷出,气泡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吸附油,从而气泡与油一起上浮。
[0024]撇油器机体1右侧四角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01,固定块10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2,固定柱10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03,栅栏2一侧四角位置处均贯穿开设
有卡槽201,固定块101与转动块103的形状大小相同,卡槽201与固定块101相适配,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损坏的栅栏2进行更换时,通过转动转动块103,使得转动块103与固定块101呈“一”字型,接着将损坏的栅栏2取下即可,其次将未损坏的栅栏2上的卡槽201对准撇油器机体1上的固定块101,并将固定块101卡进卡槽201中,又转动转动块103,使得转动块103与固定块101呈“十”字型,从而使得未损坏的栅栏2安装在撇油器机体1的右侧。
[0025]撇油器机体1内部右侧设置有收油带108。
[0026]集油井109顶端右侧设置有油面检测器107,当水、油分层后,油面检测器107对油层进行检测,随后启动抽油泵106,抽油泵106将上层的油抽出,而下层的水由出水口104排出。
[0027]撇油器机体1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集油井109内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杆301与导向杆302,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撇油器机体1上端左侧,且与螺纹杆301一端固定连接,螺纹杆30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303,导向杆30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块304,活动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行带式收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油井(109),所集油井(109)位于撇油器机体(1)内部左侧,所述撇油器机体(1)右侧设置有栅栏(2),所述撇油器机体(1)前端左侧连通有出水口(104),所述撇油器机体(1)上端中部设置有抽油泵(106),所述抽油泵(106)通过出油管(105)与集油井(109)连通,所述撇油器机体(1)左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气泵(4),所述气泵(4)的输出端与进气管(401)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401)的另一端连通有U型管(402),所述U型管(402)的两端贯穿撇油器机体(1)的左侧,并延伸至集油井(109)的内部底端,所述U型管(402)的表面连通有若干组出气管(4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行带式收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撇油器机体(1)右侧四角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01),所述固定块(10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2),所述固定柱(10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03),所述栅栏(2)一侧四角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卡槽(2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强刘守平刘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洁洋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