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7
‑
7PH不锈钢弹簧钢丝的制备方法及钢丝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线材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17
‑
7PH不锈钢弹簧钢丝的制备方法及钢丝。
技术介绍
[0002]17
‑
7PH(0Cr17Ni7Al)是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典型牌号,具有较好的抗点蚀能力、良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较高的强度、硬度及良好的塑性,综合性能比奥氏体不锈钢06Cr19Ni10、12Cr18Ni9优越。多被用于350℃以下服役的构件,如弹簧、压力容器、飞机蒙皮、飞机结构件、导弹压力容器等。但17
‑
7PH沉淀硬化不锈钢目前无论在热加工或冷加工都存在很大的困难,这种困难主要表现在生产工艺不正确时严重降低材料的塑性,钢丝和弹簧易产生纵长裂纹。
[0003]不锈钢弹簧钢丝的生产工艺:1)冷拔:采用拉丝机通过模具拉拔到规定的规格;2)热处理:中间热处理采用气氛保护炉固溶处理;3)酸洗:采用H2SO4酸洗;4)表面处理:采用硫酸盐进行涂层烘干。
[0004]现有工艺下的钢丝易产生纵裂纹、强度不稳定及韧性差。其主要原因是马氏体相变和时效处理构成沉积硬化相是0Cr17Ni7Al不锈钢主要强化手段,而0Cr17Ni7Al本身属于亚稳定奥氏体不锈钢,在冷加工变形过程中易发生马氏体相变,同时在400
‑
500℃时,该材料可能会出现沉积硬化相。而马氏体含量过高及沉积硬化相会导致材料脆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17
‑
7PH不锈钢弹簧钢丝的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钢丝易产生纵裂纹,并能提高弹簧线强度及韧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17
‑
7PH不锈钢弹簧钢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挑选不锈钢盘条:化学成分组成:C ≤0.09%、Si≤1.00%、Mn ≤1.0%、P≤0.040%、S≤0.030%、Ni 6.5%~8.50%、Cr16.00%~18.00%、Al 0.75~1.50%。
[0007]S2:皮膜处理,将不锈钢盘条浸没在皮膜处理槽中,皮膜处理液的浓度为15~21wt%,溶液温度为70~90℃,浸泡时间为20~30min;浸泡后取出烘干,烘干温度为180~230℃、烘干时间为100~150min。
[0008]S3:粗抽,通过放线架将不锈钢盘条通过直进式拉丝机进行拉丝处理,模盒冷却水温为25~35℃。
[0009]S4:电解清洗,电解酸洗槽中不锈钢丝做阳极、铅板做阴极、稀硫酸溶液为电解液,通过电解酸洗及水漂洗将钢丝表面残留的润滑粉去除。
[0010]S5:固溶处理,通过被动放线装置将半成品不锈钢丝通过管式连退炉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1080
‑
1150℃、保护气为N2+H2;通过水冷槽冷却;热处理时间控制DV值25
‑
28mm
×
m/min(其中D代表钢丝直径,v代表线速);
S6:细抽,通过放线架将固溶处理后的中间线通过直进式拉丝机进行拉丝处理,模盒冷却水温为25~35℃。
[0011]S7:根据成品规格,重复S4
‑
S6S8:包装,将拉拔后的不锈钢丝进行包装处理。
[0012]作为优选,S1中盘条为固溶酸洗,C 0.07%~0.09%、Mn 0.7%~1.0%、Ni 7.00%~8.50%、Al 0.90~1.50%。
[0013]作为优选,S3中盘条拉拔时,盘条拉拔总减面率不超过75%,单道次减面率不能超过26%,道次减面率递减。
[0014]作为优选,S6中中间线拉拔时,中间线拉拔总减面率不能超过85%,单道次减面率不能超过26%,道次减面率递减。
[0015]作为优选,S5中的固溶处理温度在1100~1120℃。
[0016]作为优选,首道次拉拔进线温度不超过室温。
[0017]作为优选,拉拔过程中,控制模盒冷却水温为30℃。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盘条化学成分、拉拔总减面率、首道拉拔减面率、提高固溶温度、提高固溶速度和缩短热处理时间(即控制DV值),解决现有工艺下的钢丝易产生纵裂纹、强度不稳定及韧性差的问题。
[0019]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17
‑
7PH不锈钢弹簧钢丝,强度偏差小、强度稳定性好;单项扭转次数高、产品韧性好;表观方面无纵向裂纹。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对比例1制备的17
‑
7PH不锈钢弹簧钢丝的电镜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17
‑
7PH不锈钢弹簧钢丝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一种17
‑
7PH不锈钢弹簧钢丝的制备方法,钢丝规格φ0.45mm。
[0023]S1:挑选不锈钢盘条:选盘条规格为φ5.5mm,交货状态为HRAP,化学成分如下:C 0.08%、Si 0.45%、Mn 0.78%、P 0.025%、Ni 7.70%、Cr 16.38%、Al 1.02%。
[0024]S2:皮膜处理,将不锈钢盘条浸没在皮膜处理槽中,皮膜处理液的浓度为18wt%,溶液温度为80℃,浸泡时间为25min;浸泡后取出烘干,烘干温度为200℃、烘干时间为120min。
[0025]S3:粗抽,通过放线架将不锈钢盘条通过直进式拉丝机进行拉丝处理,模盒冷却水温为30℃,粗抽将φ5.5mm拉拔至φ2.80mm,拉拔总减面率74.1%,拉拔道次共6道,首道次减面率25.4%;S4:电解清洗,电解酸洗槽中不锈钢丝做阳极、铅板做阴极、稀硫酸溶液为电解液,通过电解酸洗及水漂洗将钢丝表面残留的润滑粉去除。
[0026]S5:固溶处理,通过被动放线装置将φ2.8中间线通过管式连退炉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1100℃、保护气为N2+H2;通过水冷槽冷却;热处理控制DV值25mm
×
m/min(其中D代表钢丝直径,v代表线速);
S6:细抽,将φ2.80mm拉拔至φ1.1mm,拉拔总减面率84.57%,拉拔道次8道,首道次减面率26%,模盒冷却水温为30℃。
[0027]S7:固溶处理,φ1.1mm中间线固溶热处理温度1120℃,热处理时间31S;S8:细抽,将φ1.1mm拉拔至φ0.45mm,拉拔总减面率83.3%,拉拔道次8道,首道次减面率25.41%。
[0028]S9:包装,将拉拔后的不锈钢丝进行包装处理。
[0029]制备的成品电镜图参见图2。
[0030]实施例2:一种17
‑
7PH不锈钢弹簧钢丝的制备方法,钢丝规格φ0.45mm。
[0031]S1:挑选不锈钢盘条:选盘条规格为φ5.5mm,交货状态为HRAP,化学成分如下:C 0.08%、Si 0.43%、Mn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7
‑
7PH不锈钢弹簧钢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挑选不锈钢盘条、S2皮膜处理、S3粗抽、S4电解清洗、S5固溶处理和S6细抽,根据成品规格,重复S4
‑
S6工序;其中:S1盘条化学成分组成包括C ≤0.09%、Si≤1.00%、Mn ≤1.0%、P≤0.040%、S≤0.030%、Ni 6.5%~8.50%、Cr16.00%~18.00%、Al 0.75~1.50%;S3粗抽工序:盘条拉拔时,盘条拉拔总减面率不超过75%,单道次减面率不能超过26%,道次减面率递减;S5固溶处理工序:固溶处理温度为1080~1150℃;热处理控制DV值25
‑
28mm
×
m/min;S6细抽工序:中间线拉拔时,中间线拉拔总减面率不能超过85%,单道次减面率不能超过26%,道次减面率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7
‑
7PH不锈钢弹簧钢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膜处理,将不锈钢盘条浸没在皮膜处理槽中,皮膜处理液的浓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钦华,李明扬,严磊,朱建新,宗永,陈军,戴鹏勇,
申请(专利权)人: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