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板用高强钢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346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履带板用高强钢热处理方法,包括模锻成型、预先热处理和二次热处理。通过锻造成形方法获得毛坯,经过预先热处理细化组织晶粒,消除锻造后的组织缺陷,降低硬度,再经二次热处理获得整体更高强度、更高韧性以及更好的延伸率。经过本方法热处理后的高强钢21C材料履带板性能与传统材料42CrMo履带板热处理后的性能相比优越性在于,21C履带材料在抗拉强度1500MPa以上,屈服强度达到1508MPa时,其低温冲击韧性AKV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板用高强钢热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特种车辆履带零件热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履带板用高强钢21C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履带板是特种车辆履带的重要部件,对车辆整体性能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种车辆履带的服役工况复杂多变,在不同路况中高速行进时,履带会受到极高的冲击能量,形成高载荷冲击磨损;当履带与地面产生相对滑动时,履带与介质形成摩擦磨损工况,因此产生高应力状态的摩擦磨损;另外,当履带服役环境为弱酸性、弱碱性,或是含大量Cl

离子的海水介质中时,腐蚀介质更会加剧履带材料的磨损和失效,从而降低履带整体的使用寿命。
[0003]目前履带板材料多采用42CrMo和Mn13,热处理制度为锻后正火,然后进行淬火+回火,由于其强度较低,耐磨性较差,使得履带的整体寿命止步于3000Km。出于结构刚度和耐磨性设计考虑,新一代耐磨履带板的寿命要求为4500Km,履带板材料强度选取在1500MPa级别。因此,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高强钢材料21C及其热处理工艺成为重点研究对象,以期能够为实现履带整体寿命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履带板用高强钢热处理方法,以解决如何提高履带板综合机械性能,提升履带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履带板用高强钢热处理方法,按质量百分数,高强钢材料为21C高强钢,化学成分包括:C0.20~0.22、Si1.70~1.80、Mn≤0.35、Cr0.90~1.10、Ni2.70~3.00,余量为Fe;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模锻成型:对坯料进行加热,对加热的坯料进行预锻和终锻,得到初成型履带板产品;
[0009]S2.预先热处理:对初成型履带板产品进行预先热处理,包括正火处理和第一次回火处理;
[0010]S3.二次热处理:对预先热处理后的履带板产品进行二次热处理,包括淬火处理和第二次回火处理。
[0011]进一步地,步骤S1中,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式对坯料进行加热;使用电液锤对加热的坯料进行预锻和终锻。
[0012]进一步地,步骤S1中,将加热的坯料放在锻模中拍扁,将拍扁后的坯料放入预锻模膛进行预成型,将预锻后的坯料放入终锻模膛进行终锻;其中,始锻温度为1150~1120℃,终锻温度不低于900℃;对终锻后的履带板进行切边处理,切边温度不低于800℃,切边后回
锻模进行校正,得到初成型履带板产品。
[0013]进一步地,步骤S2中,正火工艺为:将履带板放入热处理炉内,加热至900~920℃并保温150~180min,出炉空冷;第一次回火工艺为:将正火后冷却至200~300℃的履带板放入热处理炉内,加热至660~700℃并保温6~8h,出炉空冷。
[0014]进一步地,经过步骤S2处理后的履带板产品硬度值HB≤285。
[0015]进一步地,步骤S2中,淬火工艺为:将履带板放入热处理炉内,加热至870~890℃并保温70~90min,出炉油冷,油温为40~80℃;第二次回火工艺为:将淬火后冷却的履带板放入井式炉内,加热至260~300℃并保温120~150min,出炉空冷。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履带板用高强钢热处理方法,包括模锻成型、预先热处理和二次热处理。通过锻造成形方法获得毛坯,经过预先热处理细化组织晶粒,消除锻造后的组织缺陷,降低硬度,再经二次热处理获得整体更高强度、更高韧性以及更好的延伸率。
[0018]经过本方法热处理后的高强钢21C材料履带板性能与传统材料42CrMo履带板热处理后的性能相比优越性在于,21C履带材料在抗拉强度1500MPa以上,屈服强度达到1508MPa时,其低温冲击韧性AKV2(

40℃)为54J,较42CrMo提高18%,延伸率达到12%,较42CrMo提高10%以上。经热处理后的21C履带材料强度和韧性两项指标较传统42CrMo具有明显提升。采用本方法生产的履带板综合机械性能提高,能够有效提升履带寿命,应用前景良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板结构示意图:(a)主视图,(b)侧视图,(c)俯视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正火处理工艺;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次回火工艺;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淬火处理工艺;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次回火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履带板用高强钢21C热处理方法,21C高强钢材料强度级别为1500MPa,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包括:C0.20~0.22、Si1.70~1.80、Mn≤0.35、Cr0.90~1.10、Ni2.70~3.00,余量为Fe。21C高强钢材料的合金元素含量高,通过合金优化后的晶粒更细小,淬透性好,热处理后具有高强高韧性的综合效果,能够作为新一代耐磨履带板材料。热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6]S1.模锻成型
[0027]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式对坯料进行加热;使用5吨电液锤对加热的坯料进行预锻和终锻,包括将加热的坯料放在锻模右下角进行拍扁,然后将拍扁后的坯料放入预锻模膛进行预成型,最后将预锻后的坯料放入终锻模膛进行终锻,其中始锻温度(加热时允许的最高加热温度)为1150~1120℃,终锻温度不低于900℃;利用600吨切边压力机对终锻后的履带板进行切边处理,切边温度不低于800℃,切边后回锻模进行校正,得到初成型履带板产
品,结构如图1所示。
[0028]S2.预先热处理
[0029]对初成型履带板产品进行预先热处理,包括正火处理和第一次回火处理。如图2所示,正火工艺为:将履带板垂直立放于履带板专用料筐中并放入天然气热处理炉内,加热至900~920℃并保温150~180min,出炉空冷。经过高温正火,能够细化履带板晶粒,消除锻造内应力。如图3所示,第一次回火工艺为:将正火后冷却至200~300℃的履带板放入天然气热处理炉内,加热至660~700℃并保温6~8h,出炉空冷。通过第一次回火工艺能够消除正火后非平衡组织产生的内应力,提高材料性能,同时降低硬度,便于后续机加,此时履带板产品的硬度值HB≤285。
[0030]S3.二次热处理
[0031]对预先热处理后的履带板产品进行二次热处理,包括淬火处理和第二次回火处理。如图4所示,淬火工艺为:将履带板垂直立放于履带板专用料筐中并放入天然气热处理炉内,加热至870~890℃并保温70~90min,出炉油冷,油温为40~80℃。通过垂直立放入油冷却能够减少淬火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板用高强钢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高强钢材料为21C高强钢,化学成分包括:C 0.20~0.22、Si 1.70~1.80、Mn≤0.35、Cr 0.90~1.10、Ni 2.70~3.00,余量为Fe;所述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模锻成型:对坯料进行加热,对加热的坯料进行预锻和终锻,得到初成型履带板产品;S2.预先热处理:对初成型履带板产品进行预先热处理,包括正火处理和第一次回火处理;S3.二次热处理:对预先热处理后的履带板产品进行二次热处理,包括淬火处理和第二次回火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式对坯料进行加热;使用电液锤对加热的坯料进行预锻和终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加热的坯料放在锻模中拍扁,将拍扁后的坯料放入预锻模膛进行预成型,将预锻后的坯料放入终锻模膛进行终锻;其中,始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慧陈利华王延龙邬晓颖李永梅王思涛孔晓华王攀利刘勇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