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瑞昌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919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部设置有保护纸,所述保护纸的内部设置有吸热防护套,所述吸热防护套的内部设置有组合导线、辅助电源线、导电铜制主芯和接地线,所述辅助电源线设置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在组合导线的两侧,所述导电铜制主芯设置有正极与负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组合导线、辅助电源线、导电铜制主芯和接地线的配合,可以通过辅助电源线来辅助导电铜制主芯在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对电力进行辅助传送,而在组合导线的制备过程中,在组合导线的外边面设置镀铝聚酯保护套来阻断外界环境对主信号传输线和副信号传输线进行信号传输所带来的影响。影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受制于充电速度的问题成为推广的一大阻碍,目前市面上的快充充电桩电缆主要以扩充铜导体截面积来提高充电功率,过大的铜芯固然能实现高功率的输出,但同时大大增加了电缆的重量,使得使用过程中出现拿不动、拖拽难的现象,大大减少了车主对桩体的使用欲望。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4005614A的专利文件中,提出一种大电流轻柔型充电桩快充外部连接电缆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为通过大电流的主芯线制备外层氟塑料、内层发泡度65

85%的聚乙烯的冷却管;为主芯线制备中空柔性导体以及为每种辅助芯线制备对应的符合第6种导体要求的常规绞合导体,其中,所述中空柔性导体的制备包括:按照第6种导体要求确定导体丝根数及单根导体丝的直径,将所有的导体丝分成若干组,先将每一组导体中增加芳纶加强结构在束丝机进行束丝形成一股束丝导体,然后中心放置所述冷却管进行支撑,采用框绞机将所有束丝导体和感温光纤一起进行绞线生产,形成包绕所述冷却管的中空柔性导体,所述感温光纤用于与充电桩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感温光纤反馈的温度对冷却管中的冷却液的流速进行控制以使反馈的温度维持恒定。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现有的新能源充电装置所使用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拖拽现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极易对内部信号芯线和小规格的辅助电源芯线造成损坏,从而造成频繁的维修更换,对运营方造成成本过大的压力;
[0006]2、在新能源充电装置所使用的电缆在制备过程中,未做到对信号传输线进行屏蔽处理,从而导致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出现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第一方面,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部设置有保护纸,所述保护纸的内部设置有吸热防护套,所述吸热防护套的内部设置有组合导线、辅助电源线、导电铜制主芯和接地线,所述辅助电源线设置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在组合导线的两侧,所述导电铜制主芯设置有正极与负极,所述导电铜制主芯与充电桩的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组合导线的一端与充电桩的控制终端的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接地线的一侧与底线的接线端电性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套包括有橡胶套层,所述橡胶套层
的内孔径为2

3mm,所述橡胶套层内部设置有热塑胶套层,所述热塑胶套层的内孔径为1

3mm,所述热塑胶套层的内部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内径为1

2mm,通过橡胶套层、热塑胶套层和隔离层的配合,可以辅助对电缆的外表面进行防护。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组合导线包括有镀铝聚酯保护套、主信号传输线和副信号传输线,所述副信号传输线设置于镀铝聚酯保护套的中心位置,所述主信号传输线设置有多组,且均分分布在副信号传输线的周围,通过镀铝聚酯保护套、主信号传输线和副信号传输线的配合,可以辅助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辅助对信号的传输。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信号传输线包括有线组一,所述线组一的外表面设置有芳纶丝线圈一,所述副信号传输线包括有线组二,所述线组二的外表面设置有芳纶丝线圈一,通过芳纶丝线圈一和芳纶丝线圈一的配合,可以分别对线组一和线组二进行防护。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电铜制主芯的正极包括有橡胶绝缘手套一和铜线,所述铜线设置与橡胶绝缘手套一的外表面,所述铜线的内径为0.5

1mm。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地线包括有橡胶绝缘套二和通电导线,所述橡胶绝缘套二设置于通电导线的外表面,所述通电导线的内径为0.5

1mm。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组合导线、辅助电源线和导电铜制主芯的外表面填充有弹性伸缩PP填充物,通过弹性伸缩PP填充物可以对组合导线、辅助电源线和导电铜制主芯进行辅助保护,同时可以进行热传导,便于对导电铜制主芯的外表面进行辅助散热。
[0016]第二方面,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如下:
[0017]S1.制造导电铜制主芯;
[0018]c、首先裸体铜线通过挤制机在导线的外表面包裹一层绝缘塑料,在包裹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冷水将塑料进行冷水水浴,一方面可以对塑料进行快速降温定型,另一方面可以对塑料进行辅助强化。
[0019]d、在将铜线外表面包裹完成塑料时,需要对铜线进行火花实验,从而可以检测绝缘塑料是否完全覆盖铜线的外表面,如果绝缘塑料出现破损,会被火花实验检测出来。
[0020]S2.将导电主芯组装成电源线;
[0021]将制作完成的铜制主芯放入并纱机中,通过并纱机将主芯进行缠绕,在缠绕的同时,通过在主芯线之间加入具有绝缘特性的填充线,该填充线为聚丙烯泡棉线从而保障在缠绕的过程中能够保障主芯的外形始终保持圆柱形,便于使用。
[0022]S3.制造辅助导线;
[0023]首先在辅助导线在制作工艺时采取的方式与主芯的制作工艺相同,但是其采用的铜线较少,用于辅助在电缆使用过程中,对电力的传输。
[0024]S4.制造组合导线;
[0025]通过将辅助信号传输线的外表面通过芳纶丝进行缠绕,对其进行保护,然后将辅助信号传输线与主信号传输线进行组合并通过包带头设备在外边面缠绕一层镀铝聚酯保护套,用来屏蔽电信号,从而防止电缆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扰。
[0026]S5.将线组进行组合,并包裹防护套;
[0027]将两根电源线,两根辅助导线,接地线以及组合导线通过电缆组装机器进行组成
装成电缆,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包带头设备在电缆的外表面缠绕固定胶带,从而保障电缆在组装时不会散开,当对电缆线进行缠绕固定时,再通过绕纸机在电缆线的外部缠绕一层保护纸,用于隔绝电缆线与外部保护套,防止在喷制保护套时,使得电缆线与保护外壳进行粘连,最后在保护纸的外表面通过挤制机喷制热塑胶保护套,同时在制作保护套时同样采取冷水水浴的方式进行降温,并同时对热塑胶套进行干燥,再进入下一道喷涂工序,再对电缆线塑料外壳的外表面使用挤制机喷制橡胶防护套,增加电缆线的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
[002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9]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保护套、保护纸、吸热防护套和弹性伸缩PP填充物的配合,当新能源充电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包括保护套(1),所述保护套(1)的内部设置有保护纸(2),所述保护纸(2)的内部设置有吸热防护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防护套(3)的内部设置有组合导线(4)、辅助电源线(5)、导电铜制主芯(6)和接地线(7),所述辅助电源线(5)设置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在组合导线(4)的两侧,所述导电铜制主芯(6)设置有正极与负极,所述导电铜制主芯(6)与充电桩的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组合导线(4)的一端与充电桩的控制终端的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接地线(7)的一侧与底线的接线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1)包括有橡胶套层(11),所述橡胶套层(11)的内孔径为2

3mm,所述橡胶套层(11)内部设置有热塑胶套层(12),所述热塑胶套层(12)的内孔径为1

3mm,所述热塑胶套层(12)的内部设置有隔离层(13),所述隔离层(13)的内径为1

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导线(4)包括有镀铝聚酯保护套(41)、主信号传输线(42)和副信号传输线(43),所述副信号传输线(43)设置于镀铝聚酯保护套(41)的中心位置,所述主信号传输线(42)设置有多组,且均分分布在副信号传输线(43)的周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信号传输线(42)包括有线组一(422),所述线组一(422)的外表面设置有芳纶丝线圈一(421),所述副信号传输线(43)包括有线组二(432),所述线组二(432)的外表面设置有芳纶丝线圈一(43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铜制主芯(6)的正极包括有橡胶绝缘手套一(61)和铜线(62),所述铜线(62)设置与橡胶绝缘手套一(61)的外表面,所述铜线(62)的内径为0.5

1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7)包括有橡胶绝缘套二(71)和通电导线(72),所述橡胶绝缘套二(71)设置于通电导线(72)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昌吴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瑞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