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稀释法的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914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稀释法的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食用油于荧光比色皿中,加入二甲亚砜溶剂稀释,震荡使食用油溶解,作为待测溶液;通过建立合适的恒基体同步荧光扫描路径,对待测溶液进行二阶导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稀释法的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荧光定量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油检测
,具体涉及基于稀释法的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荧光定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分布广泛,性质稳定,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苯并(a)芘由于其检测灵敏度高,且与其它PAHs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等原因,常被作为PAHs污染程度和含量的检测指标。人类主要是通过饮食途径摄入苯并(a)芘,进入人体的苯并(a)芘经由消化系统吸收后到达身体各处的器官和组织,其中一部分的苯并(a)芘由肝脏代谢排出体外,无法被代谢排出的苯并(a)芘则留在人体内形成生物积累,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0003]食品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环境沉积物或食品加工,由于PAHs具有强亲脂性,使得食用油易受到PAHs的污染。食用油基体复杂,其中的PAHs浓度处于痕量水平,且存在潜在的多种干扰物质,因此对于食用油中PAHs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有较高的要求。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26

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明确规定油脂及其制品中苯并(a)芘的限量值为10μg/kg。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T5009.27

2016,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的规定,食品中苯并(a)芘的检测方法为反相液相色谱法,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根据外标法定量。为了消除基体的干扰,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富集待测组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降低检出限。国标GB/T5009.27

2016中针对不同食品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对于油脂及其制品需经过提取和净化等步骤。目前,国内外报道的食用油中PAHs检测的前处理技术主要有液

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这些前处理方法较为复杂耗时,且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溶剂,成本较高,很难实现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0004]荧光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等优点,在化学,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同步荧光分析法相比于常规荧光分析法,其优势在于窄化峰宽、简化图谱、减小光谱重叠、减小散射光干扰、提高混合物分辨率、提高分析灵敏度等,适用于多组分混合物中痕量物质的检测。恒基体同步荧光法适用于复杂基质中单个分析物的检测,该技术通常与导数技术联用,通过建立合适的扫描路径,能够消除基质背景信号的干扰,显著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0005]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毒性极低,热稳定性好,能溶于水、乙醇、丙醇、苯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物,被誉为“万能溶剂”,不溶于乙炔以外的脂肪烃类化合物。如何避免对食用油样品进行萃取、离心等复杂的前处理操作,实现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荧光定量检测,丞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基于稀释法的食用油中苯并
(a)芘的快速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基于稀释的前处理方法,采用恒基体同步荧光方法消除基体干扰,实现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荧光定量检测,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基体复杂的样品前处理繁琐耗时,测定中目标物选择性不佳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基于稀释法的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样品处理:利用二甲亚砜溶剂稀释、溶解食用油,得到待测溶液;
[0009]2)建立扫描路径:建立恒基体同步荧光扫描路径,用于消除食用油基质的信号干扰,得到苯并(a)芘的荧光信号;
[0010]3)获取荧光强度:对待测溶液进行二阶导数

恒基体同步荧光光谱测绘,读取扫描序列为580

583之间荧光峰的导数荧光强度,得到苯并(a)芘用的荧光强度;
[0011]4)定量检测:利用连续标准加入法对待测溶液中的苯并(a)芘进行定量检测。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取食用油于荧光比色皿中,加入二甲亚砜溶剂稀释食用油至原体积的至少5倍,震荡使食用油溶解,得到待测溶液。前处理仅需在比色皿中直接进行稀释,震荡溶解,无需其他仪器装备,操作简便,溶剂用量少。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震荡时间至少为5秒。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恒基体同步荧光扫描路径为经过苯并(a)芘较强荧光强度区域的一段食用油基质的荧光等高线(如图3所示的路径AB)。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步骤3)中,在沿着建立的路径扫描得到的二阶导数

恒基体同步荧光光谱中,直接读取或采用基线校正法读取扫描序列为580

583之间荧光峰的导数荧光强度。
[0016]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基于直接稀释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荧光比色皿中对食用油样品进行简单的稀释,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无需采用其它的仪器装置,即可直接进行测定,简化了实验步骤,缩短了分析时间,且极大地减少了前处理过程中对试剂的消耗,节约了成本且益于环保;
[0018]2.本专利技术直接采用二甲亚砜作为溶剂,它对苯并(a)芘溶解度高而对脂类物质溶解度低,苯并(a)芘在二甲亚砜中荧光信号强,且用二甲亚砜稀释食用油相比于用其他溶剂稀释产生的基质干扰较小;因此,利用二甲亚砜对苯并(a)芘溶解度高而对脂类物质溶解度低的特点来选择性增敏苯并(a)芘的荧光信号,为后续恒基体同步荧光扫描提供实现基础;
[0019]3.本专利技术利用导数

恒基体同步荧光技术能够克服基质背景干扰的优势,结合二甲亚砜溶剂对苯并(a)芘的选择性增敏协同作用,通过建立合适的扫描路径,实现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荧光定量检测;
[0020]4.本专利技术具有选择性强,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特点,单个样品的定量分析全过程仅需8min,定量结果准确可靠,可实现对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灵敏定量检测。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2]图1为苯并(a)芘标准溶液的三维荧光光谱图;其中,横坐标为激发波长(nm),纵坐
标为发射波长(nm)。
[0023]图2为食用油样品的三维荧光光谱图;其中,横坐标为激发波长(nm),纵坐标为发射波长(nm)。
[0024]图3为苯并(a)芘标准溶液和食用油样品的三维荧光光谱图叠加及恒基体同步荧光扫描路径;其中,横坐标为激发波长(nm),纵坐标为发射波长(nm),粗实线AB为恒基体同步荧光扫描路径,A为扫描路径的起点,B为扫描路径的终点。
[0025]图4为沿着恒基体同步荧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稀释法的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样品处理:利用二甲亚砜溶剂稀释、溶解食用油,得到待测溶液;2)建立扫描路径:建立恒基体同步荧光扫描路径,用于消除食用油基质的信号干扰,得到苯并(a)芘的荧光信号;3)获取荧光强度:对待测溶液进行二阶导数

恒基体同步荧光光谱测绘,读取扫描序列为580

583之间荧光峰的导数荧光强度,得到苯并(a)芘的荧光强度;4)定量检测:利用连续标准加入法对待测溶液中的苯并(a)芘进行定量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稀释法的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取食用油于荧光比色皿中,加入二甲亚砜溶剂稀释食用油至原体积的至少5倍,震荡使食用油溶解,得到待测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稀释法的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荧光定量检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群魏嘉雯郑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