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秋荣专利>正文

拉动弯曲式胸腹腔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1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动弯曲式胸腹腔穿刺针,由针芯1、针套管2、引流管3构成,针套管2套装在针芯1的外侧,前端为斜口4,针芯1的针尖部可从针套管2的斜口4中伸出,在针套管2的斜口4的两侧还设引流侧孔5,在针套管2的后端侧壁上设引流管3的接口6,在针套管2内设有拉线7,拉线7沿针套管2的内壁设置,前端穿过针套管2的斜口4底部的通孔埋设在针套管2的斜口4的尖部,并固定,拉线7的后端从针套管2后端侧壁的通孔中伸出,并与拉环8连接。该拉动弯曲式胸腹腔穿刺针,不仅结构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可控制抽吸引流针套管斜口的方向,避免了多次穿刺的痛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穿刺针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拉动弯曲式胸腹腔穿刺针,适用于胸腹腔疾病的治疗。
技术介绍
胸腹腔穿刺是治疗气胸、液气胸、脓气胸等胸腹腔疾病的专用手段,通常采用穿刺引流来实现治疗目的。目前所使用的穿刺针为12号、16号空心针体,前端为斜尖口,使用时,将针体的前端插入胸腹腔内,后端接引流软胶管,在操作过程中,用止血钳夹闭引流软胶管后,沿穿刺点刺入胸腹腔内,需二人操作,这种胸腹腔穿刺针,虽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费低,但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穿刺针的尖部易刺伤胸腹腔内脏器,特别随着抽吸液气体的减少,脏器间距减小,损伤胸腹腔内脏器的可能性就更大;由于怕损伤胸腹腔内脏器,操作者往往在未抽尽时便停止引流,造成引流不彻底;因穿刺点位置不同,特别是胸腔穿刺,位置过高或过低,会导致引流不全,或抽不出来,从而导致多次穿刺抽取,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在腹腔内可因肠管移动而导致抽液不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损伤胸腹腔内脏器,且结构简单、容易操作、能调整抽吸引流位置的拉动弯曲式胸腹腔穿刺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拉动弯曲式胸腹腔穿刺针,由针芯、针套管、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动弯曲式胸腹腔穿刺针,由针芯(1)、针套管(2)、引流管(3)构成,针套管(2)套装在针芯(1)的外侧,前端为斜口(4),针芯(1)的针尖部可从针套管(2)的斜口(4)中伸出,在针套管(2)的斜口(4)的两侧还设引流侧孔(5),在针套管(2)的后端侧壁上设引流管(3)的接口(6),其特征在于在针套管(2)内设有拉线(7),拉线(7)沿针套管(2)的内壁设置,前端穿过针套管(2)的斜口(4)底部的通孔埋设在针套管(2)的斜口(4)的尖部,并固定,拉线(7)的后端从针套管(2)后端侧壁的通孔中伸出,并与拉环(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荣段晓丽马谦
申请(专利权)人:李秋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