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056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水管桩,在分模面两侧的所述透水管桩的桩身外表面分别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透水孔与桩身外表面形成的轮廓为外轮廓,所述外轮廓沿脱模方向在分模面的投影设为外轮廓投影面;所述透水孔与桩身内壁面形成的轮廓为内轮廓,所述内轮廓沿脱模方向在分模面的投影设为内轮廓投影面;所述内轮廓投影面包含在外轮廓投影面内;所述脱模方向垂直于分模面。若干透水孔可在保证桩身强度的情况下,提高桩身透水性能。所述透水孔的内壁具有脱模斜度,所述透水孔位于桩身外表面的尺寸大于透水孔位于桩身内表面的尺寸,这样可以方便脱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保证桩身强度的情况下,可提高桩身透水性能。可提高桩身透水性能。可提高桩身透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管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桩基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水管桩。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透水桩一般使用混凝土桩或碎石桩,既可以发挥桩体承载作用,又可以形成竖向排水通道以加速土体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但现有的透水桩技术仍存在以下不足:
[0003]普通透水混凝土桩和普通碎石桩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也较低,当桩周土体的承载力不足时,桩身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易发生膨胀破坏。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桩,在桩身上均匀排布有透水孔,但该混凝土透水桩生产效率低,透水孔的壁面方向平行与径向,这样不易脱模。这种透水孔的模具不适用快速脱模,需要先将模具内产生透水孔的芯棒抽出,才可以脱模,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水管桩,在保证桩身强度的情况下,可提高桩身透水性能。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6]一种透水管桩,在分模面两侧的所述透水管桩的桩身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透水孔与桩身外表面形成的轮廓为外轮廓,所述外轮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管桩,其特征在于,在分模面两侧的所述透水管桩的桩身(1)设有若干透水孔(2),所述透水孔(2)与桩身(1)外表面形成的轮廓为外轮廓,所述外轮廓沿脱模方向在分模面的投影设为外轮廓投影面;所述透水孔(2)与桩身(1)内壁面形成的轮廓为内轮廓,所述内轮廓沿脱模方向在分模面的投影设为内轮廓投影面;所述内轮廓投影面包含在外轮廓投影面内;所述脱模方向垂直于分模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2)位于桩身(1)外表面的尺寸大于透水孔(2)位于桩身(1)内表面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2)内壁的平面与脱模方向的夹角为5

11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2)内设有过滤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为滤网(3),所述滤网(3)位于透水孔(2)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为透水混凝土(4),所述透水孔(2)内填充透水混凝土(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2)为腰形孔或圆形孔或方形孔或梯形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有透水孔(2)的开孔总面积占桩身(1)外表面面积的12~2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2)位于桩身(1)内相邻的预应力钢筋之间,且所述透水孔(2)位于桩身(1)内任意一段螺距的螺旋箍筋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管桩,其特征在于,分模面任意侧所述桩身(1)外表面设有沿桩身(1)轴向直线排布的若干排透水孔(2),所述透水孔(2)内壁的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专赵伟华伍锐
申请(专利权)人: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