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立柱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579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5
一种组合式立柱桩,包括第一管桩、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桩端部的连接桩、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桩端部的固定环、以及设置在连接桩端部并用于与所述固定环连接的连接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管桩、连接桩、固定环以及连接环的结构,替代了灌注桩内插钢格构柱的立柱结构,具有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而且固定环以及连接环的结构实现了对第一管桩和连接桩的接头处的加强和保护,提高了连接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保证了竖向荷载传递的顺利进行,避免了断桩的风险。风险。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立柱桩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立柱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开发的增加,地下空间开挖逐渐加深,为保障基坑开挖安全、减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内支撑体系越来越多被工程界所应用。内支撑体系往往是在基坑内设置立柱承担体系自重,增加整体稳定。目前主流的立柱是采用型钢加工的格构式立柱,采用灌注桩内插钢格构柱构成,施工时需先采用钻孔等成孔,而后将现场绑扎好、并与钢格构柱焊接完成的钢筋笼放入成好的孔中,浇灌混凝土,最终形成竖向的立柱桩。上述立柱桩施工需要采购大量的钢材并配置合格的作业工人,单根造价达1

2万元,且随钢材价格波动出现不可预见的成本增长。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4738124U的文件公开了一种应用转换钢柱头的钢筋混凝土内撑支撑结构,包括工程桩、设置在工程桩顶端的转换钢柱头、设置在转换钢柱头上的支撑柱,所述转换钢柱头包括工程桩端板、两根竖向的H钢、设置在H钢上的支撑柱端板。该装置实现了利用转换钢柱头连接预制的工程桩和支撑柱,大大降低了基坑内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立柱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桩(1)、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桩(1)端部的连接桩(2)、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桩(1)端部的固定环(3)、以及设置在连接桩(2)端部并用于与所述固定环(3)连接的连接环(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立柱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桩(2)包括横板(201)、设置在所述横板(201)两端的两个竖板(202)、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竖板(202)上的加强孔(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立柱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包括固定环本体(301)、设置在所述固定环本体(301)下端两侧并用于插入所述第一管桩(1)内的两个加固杆(302)、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环本体(301)上端的固定螺槽(3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立柱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4)包括连接环本体(401)、设置在所述连接环本体(401)上并与所述固定螺槽(303)对应的连接孔(402)、设置在所述连接孔(402)上并与所述固定螺槽(303)连接的固定螺杆(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明英吴颖颖许文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