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测定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0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计算机视觉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测定仪,特征是将导管经电子胃镜的活检孔道穿出固定在其顶端内,以表面带有刻度线的透明塑料气囊将导管和活检孔道顶端套封在内,经三通管与电子充气泵和压力传感器相连,压力传感器串行通信接口与计算机串口相连,胃镜视频输出线接计算机视频采集卡。导入食管内胃镜顶端的摄像头记录气囊的形态传输至计算机并同步采集分析气囊压力与食管曲张静脉压陷变化动态图像间的关系,当食管曲张静脉高度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的平台期时,气囊内压等于食管曲张静脉压力,由此测得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计算机视觉取代人工视觉,克服了人工视觉主观误差的不足,可测量出轻、中、重不同程度食管曲张静脉内压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检测仪器
,特别是涉及通过计算机系统识别食管测压气囊的形态与压力改变的食管曲张静脉内压力测定仪。
技术介绍
食管曲张静脉内压力被认为是预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最重要指标,因而日益受到重视。《美国医学杂志》(JAMA,1951;147570~571)首先报道了食管曲张静脉直接穿刺测压法,但静脉穿刺易引起大出血和继发感染。英国《消化道》杂志报道了利用袖带测压原理技术的无创性食管曲张静脉气囊测压法。德国《内镜》杂志介绍了瑞士特尔(Treier)公司利用气囊测压法生产的“食管曲张静脉测压仪”。《中华消化内镜杂志》页介绍了1999年国内利用引进的首台该食管曲张静脉测压仪进行的大量体内外实验结果,证明所测得的食管曲张静脉内压力与临床表现相关性良好,并且对预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有重要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气囊测压法依据气压表测定食管曲张静脉压力,存在人工视觉判断血管压力的主观偏差,尤其对小的曲张静脉测压偏差较大,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管曲张静脉内压力测定仪,通过计算机系统识别食管测压气囊的形态与压力的改变来测定食管曲张静脉压力,以克服现有“食管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视觉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测定仪,将导管经电子胃镜的活检孔道中穿出,一端固定在电子胃镜的活检孔道的顶端内,再以一透明的表面带有刻度线的塑料食管测压气囊将电子胃镜的顶端及导管套在其内并密封固定;其特征在于:在导管的另一末端上接三通管,三通管的一末端与电子充气泵相连接,三通管的另一末端连接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的串行通信接口通过RS232串行总线与计算机的串口相连,同时将电子胃镜的视频输出线接入计算机的视频采集卡插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明付忠谦孔德润谢岳孙斌何兵兵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