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868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0
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涉及泥页岩制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在泥页岩样品外设置将泥页岩样品包裹在内的包裹体、之后在泥页岩样品上穿刺多个贯穿泥页岩样品的贯穿孔;S2、将泥页岩样品烘干,并在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泥页岩制片
,具体为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镜质体反射率能够直观的反映地层热演化程度,中国页岩气储层类型多、有机质成熟度相差大,具有强吸水性、致密性和低硬度性。目前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样主要依据两个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75.2

2015)《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二部分:岩石切片制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DZ/T 5913

2004)《岩石制片方法》。
[0003]因泥页岩页理发育,各类粘土矿物含量高,结构疏松,目前常规岩石切片制作过程切片和研磨等工艺过程导致页岩这一较疏松的岩石样品被破坏。如因遇水和粘土矿物晶格发生物理化学反应,造成样品大面积开裂、化水、崩塌、脱落,造成样品缺失,特别容易导致其页理结构的破坏,且也无法保证制片磨抛对光片样块平整性的要求, 制片成功率极低。如何成功完成疏松样品的制备工作是顺利进行镜质体反射率测量的基础,为避免其破碎导致地质信息的流失,所以应对对样品的胶固、磨抛都要给以高度重视,采取必要措施,改进现在的泥页岩光片制片技术缺陷。
[0004]对于疏松、软烂、机械强度不够的样块(井场钻取样品)或岩屑(井场采的碎粒),现有技术中一般是进行打碎处理的,打碎后进行粘胶固化处理,粘胶制作后,磨抛环节遇水继续散化,制片无法完成。
[0005]对于具有一定强度的样块或采取热胶煮胶的传统手段,该工艺易出现胶水夹层,粘土块中心区域无胶渗透,样块中心部分没有胶结作用(没有胶水和样块完全渗透,均匀胶结后产生的封胶防水作用),没有固化促进其机械强度的作用(磨抛样片都需要一定硬度,可以利用莫氏硬度理解,砂盘和样块互相摩擦,达到精抛效果,需要施加一定压力很多疏松样品直接磨抛,都没有相应的硬度支撑,所以需要改造样品),样块制作完成后,为确定磨抛平面,刀具切开处理时,无胶部分,遇水直接散化,样片制作失败。
[0006]若单独对疏松样块进行打孔处理后进行抽真空灌胶处理(为提高浸胶效率,浸胶效果),实践证明,也极易发生样块承受不住机械振荡或压力,发生崩裂或碎裂(泥页岩干燥初始样品机械强度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8]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用于对块状泥页岩进行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泥页岩样品外设置将泥页岩样品包裹在内的包裹体、之后在泥页岩样品上
穿刺多个贯穿泥页岩样品的贯穿孔;S2、将泥页岩样品烘干,并在5

10℃的温度环境下浸泡在胶水内2

5个小时,之后抽中空,在负压环境下将泥页岩样品在胶水中再次浸泡3

8个小时,使得泥页岩样品进一步浸透泥页岩样品,之后再烘干固化;S3、对步骤S2中胶水完成固化的泥页岩样品进行切割、打磨得到泥页岩切片。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贯穿孔在泥页岩样品的最大侧面上均布、并且之间互不交叉,贯穿孔的直径是0.3

0.6mm,相邻贯穿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5

3c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包裹体采用3D打印树脂材料、并通过3D打印设备绕制在泥页岩样品外。
[0011]进一步地,所述胶水采用环氧树脂胶。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采用包裹体构造及穿孔设备在泥页岩样品外设置包裹体、并穿刺多个贯穿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包裹体构造及穿孔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样品定位及旋转驱动机构,样品定位及旋转驱动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包裹体构造机构,样品定位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样品打孔机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样品定位及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转动杆和活动杆,泥页岩样品夹紧在转动杆和活动杆之间,转动杆和活动杆的相对端设置有沿两端插入泥页岩样品内的U形插针;转动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活动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活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下方的壳体内通过支座安装有直线气缸,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板安装在直线气缸上,所述直线气缸用于驱动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活动杆向前与转动杆配合夹紧样品。
[0015]进一步地,样品封裹机构包括布置在转动杆、活动杆上方的第一左右位移驱动模组,第一左右位移驱动模组上连接有可以沿第一左右位移驱动模组左右位移的连接座,连接座上安装有伸缩端朝下的升降驱动器,升降驱动器的伸缩端通过安装座安装有打印喷头。
[0016]进一步地,样品打孔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底部的第二左右位移驱动模组,第二左右位移驱动模组的滑块上安装有前后位移模组,前后位移模组的滑块上安装有升降驱动器,升降驱动器的伸缩端朝上设置、并连接有位于样品定位机构所定位样品正下方的打孔针。
[0017]进一步地,步骤S2中采用样品浸胶烘干装置对泥页岩样品进行胶水浸泡和烘干,所述样品浸胶烘干装置包括抽真空容器、抽真空装置、储胶箱,所述抽真空容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容器本体以及密封连接有容器本体上的密封盖,抽真空容器内设置有支座,支座上支撑设置有控温加热盘,控温加热盘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样品的硅胶杯;硅胶杯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放置样品的滤网,硅胶杯内的两侧设置有升降驱动器,升降驱动器的尾端通过连接块与硅胶杯的杯壁连接,升降驱动器的伸缩端垂直向下、并与滤网连接;硅胶杯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抽真空容器内、并且热风口向下朝向硅胶杯杯口的热风风机。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先在泥页岩样品外设置包裹体,对疏松样品进行封固,包裹体为3D打印领域所应用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现在普遍被运用的高塑形环保安全材料,针对泥页岩松散粘土块样品而言,非常合适,并可以减小甚至避免泥页岩样品在制片过程中发生破碎的情况发生。
[0019]因为泥页岩是由黏土脱水胶结而成的岩石,并且主要以黏土类矿物(高岭石、水云母等)为主,是一种多孔介质,具有明显的薄层理构造,极易发生自发渗吸,简称自吸原理,因此本专利技术首先在5

10℃的温度环境下浸泡在胶水内2

5个小时,使多孔介质在毛细管力驱动下自发地吸入部分胶水,之后在负压作用下,抽出毛细管内的空气,从而保证胶水充分浸透泥页岩样品。
[0020]包裹体在样品外加热软化紧贴塑形物体缠绕,因其又能快速干固硬化,整体包裹成为包裹体。根据材料特点,包裹体还具备一定的伸缩弹性,与浸泡自吸处理的胶水同为高分子树脂胶,材料特性较为相近,将此两种材料联合运用,胶丝网壳+液体浸胶胶结,将石油地质方向的制片环氧树脂胶结矿物类样品的工艺手段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扩展。
[0021]包裹体可根据泥页岩样品的大小,控制包裹丝网疏密程度,增强包裹力,在进行自吸+抽真空处理过程中,在包裹体的网孔配合下抽真空对胶水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用于对块状泥页岩进行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泥页岩样品外设置将泥页岩样品包裹在内的包裹体、之后在泥页岩样品上穿刺多个贯穿泥页岩样品的贯穿孔;S2、将泥页岩样品烘干,并在5

10℃的温度环境下浸泡在胶水内2

5个小时,之后抽中空,在负压环境下将泥页岩样品在胶水中再次浸泡3

8个小时,使得泥页岩样品进一步浸透泥页岩样品,之后再烘干固化;S3、对步骤S2中胶水完成固化的泥页岩样品进行切割、打磨得到泥页岩切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贯穿孔在泥页岩样品的最大侧面上均布、并且之间互不交叉,贯穿孔的直径是0.3

0.6mm,相邻贯穿孔之间的间距为0.5

3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体采用3D打印树脂材料、并通过3D打印设备绕制在泥页岩样品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采用环氧树脂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包裹体构造及穿孔设备在泥页岩样品外设置包裹体、并穿刺多个贯穿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体构造及穿孔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样品定位及旋转驱动机构,样品定位及旋转驱动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包裹体构造机构,样品定位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样品打孔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疏松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定位及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越龚月李珊高玉巧陈云燕刘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