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608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该连接件本体包括压接套筒和连接部,其中,压接套筒,设置沿压接套筒的轴向方向布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端的端侧设置沿压接套筒轴向延伸的容纳孔,容纳孔配置为与待连接导线压接连接;连接部,设置沿压接套筒的轴向方向布置且呈相对布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端面配置为通过锁紧部件与待连接电气元件接触相抵以实现电气连接的接触平面。该电气连接件,能够适应更小的产品空间,且维修时,无需逐一进行焊点解焊操作,仅需将锁紧部件打开,即可轻松将连接部的第二端面与电气元件的电气连接分离,操作十分方便,大大提升了产品内部电气连接的可维修性。接的可维修性。接的可维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连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气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电气连接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高端产品更为明显,比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对产品的要求多是趋于小型化,轻量化,并且功能齐全、可靠性高。因此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良好的电气连接,显得极为重要。航空航天产品,考虑较高的可靠性,内部电气连接的主要方式是使用电连接器,对外接口一般采用航插。但在电连接器选型时,通常会因为产品内部空间有限,而无法选择到合适的电连接器。
[0003]为了解决电连接器选型困难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PCB上直接焊接导线进行电气互联,但是此种工艺方式存在的较多问题,即因焊接过程中因毛细现象,导线未焊接的线芯内会爬锡或助焊剂现象,导致焊点根部位置导线变硬,不能进行折弯,导线的折弯半径变大,导致占用空间较大。并且在维修时需逐一进行焊点解焊,可维修性较差。
[0004]综上所述,如何解决产品内部电气连接方式的可维修性较差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本体(1)包括:压接套筒(11),设置沿所述压接套筒(11)的轴向方向布置的第一端(11a)及第二端(11b),所述第二端(11b)的端侧设置沿所述压接套筒(11)轴向延伸的容纳孔(11c),所述容纳孔(11c)配置为与待连接导线(3)压接连接;连接部(12),设置沿所述压接套筒(11)的轴向方向布置且呈相对布置的第一端面(121)及第二端面(122),所述第一端面(121)与所述第一端(11a)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面(122)配置为通过锁紧部件与待连接电气元件接触相抵以实现电气连接的接触平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件为紧固件,所述第二端面(122)上设置螺纹孔(123),所述待连接电气元件上设置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123)螺纹配合,以使所述接触平面与所述待连接电气元件接触相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待连接电气元件的侧部器件固定连接的定位部件(2),所述定位部件(2)包括平整底面(20)和定位槽(21);所述平整底面(20)配置为在所述定位部件(2)固定至所述侧部器件状态下与所述接触平面共面布置;所述定位槽(21)沿垂直于所述平整底面(20)的方向延伸,且沿所述定位部件(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定位槽(21)的周向槽壁与所述连接部(12)的周向面相适配;所述定位部件(2)朝向所述侧部器件的侧面设置侧向固定孔(22),所述侧向固定孔(22)位于相邻两个定位槽(21)之间,且所述侧向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秋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