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室的三维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859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室的三维建模方法,包含步骤S100,根据一栋楼的用电总负载,计算并分配相应数量和种类的配电柜;步骤S200,根据步骤S100获取的配电柜数量,以及配电室面积和配电柜摆放要求通过相应算法自动规划配电柜摆放位置;步骤S300,根据步骤S200获取的配电柜摆放位置对整个配电室进行三维建模,形成可视化界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配电设计CAD图纸的配电室三维建模方法,利用自动规划算法合理分配各类配电柜摆放位置,有效提高配电室设计效率,并通过Blender三维建模构建配电室的三维模型,快速准确地还原真实配电室中的场景、设备及其内部结构,实现了配电室智能化、可视化、自动化管理。自动化管理。自动化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室的三维建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布网
,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室的三维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电力行业带来诸多红利,一直以高效、稳定为目标的电力系统,逐渐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转变,智能电网也成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配电室作为供电系统中的重要元素,承担着降低电压和电能的传输,因此,建设智能配电室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目前,传统配电室发展存在地域分布松散、日常巡检维护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且现有的配电室管理系统大多仍基于二维平面图和表格的数据展示形式,使得配电室运行状态不够直观,无法满足配电室智能化、可视化管理的需要。
[0004]在城市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三维建模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无人值守智能配电室,打破了传统的配电室值班人员驻场巡检和维护的概念,实现无人值守配电室实时监控和数据可视化,是解决传统配电室存在问题的有效手段,基于三维建模技术的智能配电室设计,可以提升系统界面的形象感和感染力,以更直观、可视化的方式为用户呈现配电室运行状态信息,更贴合人的思维方式和视觉惯性,这些特点使配电室运维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室内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为电力大数据分析、决策优化等功能提供可视化平台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室的三维建模方法,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配电室智能化及可视化的需求。
[0006]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室的三维建模方法,所述的智能建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根据一栋楼的用电总负载计算并分配相应数量和类型的配电柜;步骤S200,根据步骤S100获取的配电柜数量,以及配电室面积和配电柜摆放要求通过算法自动规划配电柜摆放位置,将配电柜自动摆入配电室;步骤S300,根据步骤S200获取的配电柜摆放位置对整个配电室进行三维建模,形成可视化界面;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1,通过配电平面设计图中的配电室长度和快读计算出配电房间面积;步骤S202,根据不同配电柜的类型和布置方式计算出所有配电柜的摆放位置,将配电柜合理摆入配电室。
[0007]所述步骤S3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01,根据利用Blender建模平台对配电室中的各个实体对象进行建模,构建配电室的三维模型;
步骤S302,利用ThreeJS建模语言将模型加载到智能配电室平台的模型接口中。
[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室的三维建模方法,包含步骤S100,根据一栋楼的用电总负载计算并分配相应数量和类型的配电柜;步骤S200,根据步骤S100获取的配电柜数量,以及配电室面积和配电柜摆放要求通过相应算法自动规划配电柜摆放位置,将配电柜合理摆入配电室;步骤S300,根据步骤S200获取的配电柜摆放位置对整个配电室进行三维建模,形成可视化界面;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配电平面设计图的配电室三维建模方法,利用自动规划算法合理分配各类配电柜摆放位置,有效提高配电室设计效率,并通过Blender三维建模构建配电室的三维模型,快速准确地还原真实配电室中的场景、设备及其内部结构,实现了配电室智能化、可视化管理。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建模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配电柜摆放规则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配电室自动规划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11]结合附图1~3所述的一种配电室的三维建模方法,是基于配电室自动规划和三维软件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根据一栋楼的用电总负载计算并分配相应数量和类型的配电柜;步骤S200,根据步骤S100获取的配电柜数量,以及配电室面积和配电柜摆放要求通过相应算法自动规划配电柜摆放位置,将配电柜合理摆入配电室;步骤S300,根据步骤S200获取的配电柜摆放位置对整个配电室进行三维建模,形成可视化界面;其中关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配电室自动规划及三维重建方法的详细步骤,下面通过两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所述方法进行说明。
[0012]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配电室的三维建模方法,是基于总用电负荷、配电室面积、配电柜摆放规则的各类配电柜自动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进行步骤S100计算配电柜数量之前还需要对楼栋的用电总负荷进行统计计算,首先根据每个居民房间的用电量计算居民区的用电总负荷,然后加上公共区域用电量得出整栋楼的总负载,接下来进行步骤S100的具体步骤,利用计算得出的总负载计算并分配相应数量和类型的配电柜,此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首先根据整栋楼的用电总负载计算出变压器的容量和数量;步骤1.2,接下来计算所需的高压柜数量和低压柜数量,其中高压柜包括高压进线柜、PT柜、计量柜、隔离柜、高压母联柜等,低压柜包括低压进线柜、馈线柜、所用变柜、低压母联柜等。例如一个10kV配电室中需要4面进线柜、2面PT柜、2面所用变柜、1面隔离柜、1面
母联柜、10面馈线柜。
[0013]步骤2,根据步骤1获取的配电柜数量,以及配电室面积和配电柜摆放要求通过算法自动规划配电柜摆放位置,将配电柜合理摆入配电室,此方法具体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首先根据房间面积、房门位置及摆放规则确定配电柜摆放起点及和摆放排数,其中摆放规则如附图1所示;步骤2.2,从起点开始根据摆放规则依次摆放馈线柜、所用变柜、进线柜、PT柜、进线柜、隔离柜、母联柜。
[0014]步骤3,根据步骤2获取的配电柜摆放位置对整个配电室进行三维建模,形成可视化界面,具体包含以下步骤:步骤3.1,根据步骤2所得配电室摆放位置利用Blender建模平台对配电室中的各个实体对象进行建模,构建配电室的三维模型;步骤3.2,用ThreeJS建模语言将模型加载到智能配电室平台的模型接口中,从而实现前端页面展示,其生成结果图即可。
[0015]本专利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室的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配电柜进行自动规划并建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根据一栋楼用电总负载计算并分配相应数量和类型的配电柜;步骤S200,根据步骤S100获取的配电柜数量,以及配电室面积和配电柜摆放要求通过自动规划算法摆放配电柜位置,将配电柜自动放入配电室;步骤S300,根据步骤S200获取的配电柜摆放位置对整个配电室进行三维建模,形成可视化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室的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的配电柜数量,计算方法为根据一栋楼的用电总负载确定需要多少容量的变压器以及变压器数量,进而确定高压柜、低压柜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室的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李楠崔霄张志锋陈旭光石帅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