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刮板式薄膜光聚合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聚合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生产的刮板式薄膜光聚合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聚合反应通常采用的是釜式反应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反应效率低,人工操作频繁,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等。其根源在于,根据比尔
‑
朗伯(Beer
‑
Lambert)定律,透射光强I=I0×
10
‑
εcl
,其中I0为入射光强,ε为摩尔消光系数,与被透过物中吸光物质的性质和入射光的波长有关;c为该吸光物质的浓度;l为光程长。由该公式可知,透射光的强度随光程长(即透过深度)成指数下降,因此,光在吸光物质(在光聚合物体系中通常主要为光引发剂)中的透过深度是有限的,因此光引发聚合通常只发生在距光照表面的数百微米至数毫米范围内。并且由于聚合是链增长,反应非常快,聚合后黏度发生急剧的增大。釜式搅拌的扩散速率往往无法匹配光聚合速率,从而导致在聚合釜表面极易粘附大量高聚物,进一步降低体系单体转化速率,导致聚合不均匀,光聚合程度低反应速率慢,而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板式薄膜光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4)、光聚合段(6)、引发光源(11)、转动轴(2)和刮板(3),光聚合段(6)包括光聚合段筒体,进料口(4)与光聚合段筒体相通;引发光源(11)用于与光聚合段(6)相对设置以为光聚合段(6)提供引发聚合的光源;转动轴(2)转动位于光聚合段筒体内,刮板(3)固定在转动轴(2)上且位于光聚合段筒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式薄膜光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分布器(5),进料分布器(5)位于光聚合段筒体的入口处,且进料口(4)设置在进料分布器(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式薄膜光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1),转动轴(2)的一端与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式薄膜光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光聚合段(6)还包括光聚合段夹套(6
‑
1),光聚合段筒体位于光聚合段夹套(6
‑
1)内,且光聚合段夹套(6
‑
1)内能够通入换热介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式薄膜光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发光源(11)和光聚合段(6)之间相距5~100cm。6.根据权利要求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