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加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837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建筑材料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加泡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搅拌组件和发泡组件,设置的粉煤灰室将粉煤灰充分搅拌后送入总搅拌室,设置的石粉室将石粉充分搅拌后送入总搅拌室,粉煤灰、石粉和水泥在总搅拌室进行充分搅拌,使得水泥、粉煤灰、石粉的混合物可以充分搅拌均匀;设置的发泡组件分为发泡系统室和泵送系统室,发泡系统室将发泡剂用电机四和搅拌叶四充分发泡,在经过泵送系统室内的输送泵抽出送入总搅拌室和水泥、粉煤灰、石粉的混合物充分搅拌,形成的混合物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将粉煤灰、石粉和发泡分开均匀搅拌,最后送入总搅拌室对水泥、粉煤灰、石粉和发泡进行搅拌可以使混合物内部气孔均匀。混合物内部气孔均匀。混合物内部气孔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加泡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加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泡混凝土,又名泡沫混凝土或轻质混凝土,发泡混凝土是通过发泡机的发泡系统将发泡剂用机械方式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然后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发泡混凝土是以发泡剂、水泥、粉煤灰、石粉等搅拌成有机胶结料的双套连续结构的聚合物、内含均匀气孔;发泡混凝土是用于屋面保温找坡、地面保温垫层、上翻梁基坑填充,墙体浇注等节能材料。
[0003]现有的发泡混凝土搅拌加泡装置在进行搅拌时,无法将水泥、粉煤灰、石粉等充分搅拌均匀,发泡组件在向混合后的水泥、粉煤灰、石粉内部充泡沫时,泡沫也无法均匀的散布在水泥、粉煤灰、石粉的混合物中,造成产生的封闭气孔不均匀,造成发泡剂、水泥、粉煤灰、石粉的混合物质量存在缺陷,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加泡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加泡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搅拌组件和发泡组件;
[0006]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支腿,四个所述支腿竖直设置,四个所述支腿的顶面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设有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支板,两个所述支板竖直设置,两个所述支板的顶面固定设有顶板;
[0007]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总搅拌室、粉煤灰室和石粉室,所述总搅拌室固定设于所述支撑板顶面,所述总搅拌室位于两个所述支板之间,所述总搅拌室外壁固定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端贯穿所述总搅拌室且固定连接搅拌叶一,所述搅拌叶一位于所述总搅拌室内部空间,所述总搅拌室顶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进料口一,所述进料口一连通所述总搅拌室内部空间,所述总搅拌室底面固定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贯穿所述支撑板且连通所述总搅拌室内部空间;
[0008]所述粉煤灰室固定设于所述顶板底面,所述顶板顶面固定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输出端贯穿所述顶板和所述粉煤灰室且固定连接搅拌叶二,所述搅拌叶二位于所述所述粉煤灰室内部空间,所述顶板顶面固定设有设有进料口二,所述进料口二连通所述粉煤灰室内部空间,所述粉煤灰室底面固定设有输料管一,所述输料管一连通所述粉煤灰室和所述总搅拌室内部空间;
[0009]所述石粉室固定设于所述顶板底面,所述顶板顶面固定设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输出端贯穿所述顶板和所述石粉室且固定连接搅拌叶三,所述搅拌叶三位于所述所述石粉
室内部空间,所述顶板顶面固定设有设有进料口三,所述进料口三连通所述石粉室内部空间,所述石粉室底面固定设有输料管二,所述输料管二连通所述石粉室和所述总搅拌室内部空间;
[0010]所述发泡组件包括发泡室,所述发泡室固定设于所述支撑板顶面,所述发泡室位于所述支板外侧,所述发泡室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发泡室分隔成发泡系统室和泵送系统室,所述发泡系统室外壁上固定设有电机四,所述电机四贯穿所述发泡系统室且固定连接搅拌叶四,所述搅拌叶四位于所述发泡系统室内部空间,所述泵送系统室内壁底面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面固定设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两端固定连接抽取管和输送管,所述抽取管连通所述发泡系统室内部空间,所述输送管连通所述总搅拌室内部空间,所述发泡系统室顶面固定设有进料口四,所述发泡系统室靠近顶面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进水管。
[0011]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一、所述搅拌叶二、所述搅拌叶三和所述搅拌叶四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叶一、多个所述搅拌叶二、多个所述搅拌叶三和多个所述搅拌叶四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0012]优选的,所述电机一和所述电机四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机一和多个所述电机四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总搅拌室前侧面上固定设有观察窗一;
[0014]所述粉煤灰室前侧面上固定设有观察窗二;
[0015]所述石粉室前侧面上固定设有观察窗三;
[0016]所述发泡系统室前侧面上固定设有观察窗四。
[0017]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一上固定设有进料阀一;
[0018]所述出料口上固定设有出料阀;
[0019]所述进料口二上固定设有进料阀二;
[0020]所述输料管一上固定设有输料阀一;
[0021]所述进料口三上固定设有进料阀三;
[0022]所述输料管二上固定设有输料阀二;
[0023]所述进料口四上固定设有进料阀四;
[0024]所述进水管上固定设有进水阀。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设置的粉煤灰室将粉煤灰充分搅拌后送入总搅拌室,设置的石粉室将石粉充分搅拌后送入总搅拌室,粉煤灰、石粉和水泥在总搅拌室进行充分搅拌,使得水泥、粉煤灰、石粉的混合物可以充分间板均匀;
[0027]2、设置的发泡组件分为发泡系统室和泵送系统室,发泡系统室将发泡剂用电机四和搅拌叶四充分发泡,在经过泵送系统室内的输送泵抽出送入总搅拌室和水泥、粉煤灰、石粉的混合物充分搅拌,形成的混合物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0031]图中:1、支撑组件;11、支腿;12、支撑板;13、支板;14、顶板;2、搅拌组件;21、总搅拌室;211、电机一;212、搅拌叶一;213、进料口一;214、进料阀一;215、出料口;216、出料阀;217、观察窗一;22、粉煤灰室;221、电机二;222、搅拌叶二;223、进料口二;224、进料阀二;225、输料管一;226、输料阀一;227、观察窗二;23、石粉室;231、电机三;232、搅拌叶三;233、进料口三;234、进料阀三;235、输料管二;236、输料阀二;237、观察窗三;3、发泡组件;31、发泡室;32、隔板;33、发泡系统室;331、电机四;332、搅拌叶四;34、泵送系统室;341、底座;342、输送泵;343、抽取管;344、输送管;35、进料口四;351、进料阀四;36、进水管;361、进水阀;37、观察窗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加泡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搅拌组件2和发泡组件3;
[0034]支撑组件1包括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支腿11,四个支腿11竖直设置,四个支腿11的顶面固定设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顶面固定设有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混凝土搅拌加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搅拌组件(2)和发泡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支腿(11),四个所述支腿(11)竖直设置,四个所述支腿(11)的顶面固定设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面固定设有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支板(13),两个所述支板(13)竖直设置,两个所述支板(13)的顶面固定设有顶板(14);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总搅拌室(21)、粉煤灰室(22)和石粉室(23),所述总搅拌室(21)固定设于所述支撑板(12)顶面,所述总搅拌室(21)位于两个所述支板(13)之间,所述总搅拌室(21)外壁固定设有电机一(211),所述电机一(211)输出端贯穿所述总搅拌室(21)且固定连接搅拌叶一(212),所述搅拌叶一(212)位于所述总搅拌室(21)内部空间,所述总搅拌室(21)顶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进料口一(213),所述进料口一(213)连通所述总搅拌室(21)内部空间,所述总搅拌室(21)底面固定设有出料口(215),所述出料口(215)贯穿所述支撑板(12)且连通所述总搅拌室(21)内部空间;所述粉煤灰室(22)固定设于所述顶板(14)底面,所述顶板(14)顶面固定设有电机二(221),所述电机二(221)输出端贯穿所述顶板(14)和所述粉煤灰室(22)且固定连接搅拌叶二(222),所述搅拌叶二(222)位于所述粉煤灰室(22)内部空间,所述顶板(14)顶面固定设有设有进料口二(223),所述进料口二(223)连通所述粉煤灰室(22)内部空间,所述粉煤灰室(22)底面固定设有输料管一(225),所述输料管一(225)连通所述粉煤灰室(22)和所述总搅拌室(21)内部空间;所述石粉室(23)固定设于所述顶板(14)底面,所述顶板(14)顶面固定设有电机三(231),所述电机三(231)输出端贯穿所述顶板(14)和所述石粉室(23)且固定连接搅拌叶三(232),所述搅拌叶三(232)位于所述石粉室(23)内部空间,所述顶板(14)顶面固定设有设有进料口三(233),所述进料口三(233)连通所述石粉室(23)内部空间,所述石粉室(23)底面固定设有输料管二(235),所述输料管二(235)连通所述石粉室(23)和所述总搅拌室(21)内部空间;所述发泡组件(3)包括发泡室(31),所述发泡室(31)固定设于所述支撑板(12)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松雷晓伟李鑫卫凯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